分享

你还没买单反吗?想快速全面了解一下先?那么读这篇文章就够了!

 冬荣悦阅 2017-10-05

2006年是单反数码相机重要的一年。

单反相机市场随着索尼、松下、三星等企业的加入,在实现大爆发的同时,也把单反价格进一步拉低,推出了大量5000元以下的单反产品。这无疑为本来预算不高的消费者入手单反相机提供了便捷。单反价格的亲民也使得越来越多对拍照有更高要求的人愿意在这方面上投入更多。但相比于一般的数码相机,单反的操作无疑是复杂的,要拍出高质量的照片并不是单单拥有一部单反就够了,还需要你不断刻苦的去学习相关的摄影知识,研究单反相机本身,包括提高自己的审美和构图能力,否则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拍出没有艺术美感的“糖水片”,贻人笑柄。

你还没买单反吗?想快速全面了解一下先?那么读这篇文章就够了!

佳能Canon

#单反和它的数码兄弟们

单反,英文缩写为SLR,由于现在市场上不怎么生产胶片单反,取而代之的基本都是单反数码相机,因此英文缩写又写做DSLR。

作为数码相机的一种,单反还有其它许多兄弟姐妹。比如家用相机(袖珍傻瓜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还有索尼公司用索尼大法推出的“微单相机”。所谓微单,就是比较小巧、轻便的单反,因此自然是不少女性的首选。微单在结构上与一般单反的不同在于其抛弃了反光镜和棱镜。该机素有“在专业机中最时尚,在时尚机中最专业”之称,综合了单反和卡片机(薄,小)的一些特点,现在正在逐渐成为单反相机未来发展的趋势。

有单反,自然有双反。双反当然就是双镜头,也就是取景和曝光镜头是相互独立的,因此相机机身通常比较大。也因为两个镜头的参数一致,因此所拍即所见,不会出现拍出来的照片比取景时看到的图像差很大的情况。但双反的不足在于,由于两个镜头位置不同,所以拍照时存在视差,而且换镜头比较困难,所以现在已被单反取代了。

与双反概念比较接近的是旁轴相机。这种相机也有两个镜头,但与前者相比区别在于,取景镜头所见和拍摄时的效果并不一样的。

#你真的了解单反吗

购买单反相机,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单反相机是什么,以及它和其他相机有什么区别。单反,全称单镜头反光式取景照相机。顾名思义,就是相机只有一个镜头,但准确的说应该是,取景和拍摄共用一个镜头。景物在进入镜头后经过反光镜反射进入人的视野。而在按下快门的那一霎那,由于反光镜角度的移动,光线没有了反光镜的反射,直接投射到感光片上,与感光片上的感光材料(如CCD,CMOS)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外景的影像。这便是单反拍摄的原理。

你还没买单反吗?想快速全面了解一下先?那么读这篇文章就够了!

单反相机原理

对相机历史没有进行过了解的人,提起数码相机,可能会认为这是21世纪才有的东西,或者最早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产生。但实际上,数码相机出现时间要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早在1975年,柯达就制造出数码相机,虽然那时数码相机的个头很大,和现在也有很大不同,但确确实实是数码相机。

不过,相比较数码相机,单反的出现则更早。1935年,德国就制造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也是在德国,由于徕卡旁轴相机的出现,让相机逐渐走进了便携化时代。虽然现在德国相机被日本全面秒杀,但从历史上看,德国相机制造商对于相机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当今的单反相机市场基本上就是日本的天下。佳能、尼康、索尼、宾得,这些能叫得上名的相机品牌,清一色都是日本产。在这其中,又以佳能和尼康为最。尼康的主要产品就是单反相机,所以在单反领域内,深受摄影爱好者追捧,相比于佳能,其优势在于优良的广角镜头和对焦,很适合拍风景照片。而各种相机都做的佳能则在长焦,色彩方面较优,也收获很好的口碑。半路出家的索尼,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现在已同前两者不相上下,并走起了时尚高端路线,时人称之为“索尼大法好”。

#为什么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

人们常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并不是说单反有多贵,虽然单反确实比一般的傻瓜机要贵出不少。单反烧钱的主要原因在于后期投入。你以为花了几千元预算买到单反就算结束了,却没想到入手单反还只是花钱的开始。

购买单反的人一般都是对于摄影有着更高的要求,否则也没有必要购买单反。而更高的要求就意味着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后续投入。在这方面,单反确实能满足你对它后期继续投入的需求。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单反和普通数码相机不同的地方除了可以手动变焦设定参数外,还在于它的镜头是可换的。刚买到手的相机,如果是一万元以下的中端或低端机,要么是单机(没有配镜头)无法拍照,要么配置的是套头,虽然可以拍照,质量通常不是很好。所以有些人在用了不久之后,就会考虑购买新的镜头。

在购买第二个镜头时,我们通常会考虑焦距和光圈的问题,比如是买长焦镜头还是广角镜头,还是超广角镜头?买长焦就意味着镜头视角不够广,长焦镜头比较适合用于像西藏、新疆这些地方景物的拍摄,因为能把远方的山水拉近放大。也适合在野外远距离拍动物,因为不会惊扰到它们。但这样的镜头镜筒通常比较长,也比较重,还比较贵,更加适合职业拍摄。那么购买广角镜头呢,会怎样?广角镜头有广阔的视角,适合拍摄建筑。但广角镜头由于焦距比较短,景深比较深,在拍摄的时候容易造成景物畸变,景物的边缘会出现膨胀现象(鱼眼镜头)。

因为光圈在镜头上,所以换镜头的时候一并也要考虑光圈。光圈决定在拍摄时能让多少光进来。通常在购买的镜头上有一系列的字母和数字,其中f/后的数字范围就是指光圈值的范围,数字越大,光圈越小,数字越小,光圈越大。大光圈因为进入更多的光线,根据成像原理,会在焦点光线集中于焦点后会再次散开,投影在物体上就形成一个圆,我们称之为弥散圆。这个圆需要在一定的直径大小内才能被人眼鉴别、成像清晰(能保持成像清晰的这段距离就叫做景深)。如果我们把投影的板拿开越远,也就意味着散开的光线距离焦点越远,投影的圆也就会越大,而超过那个直径的圆的部分就会成像模糊。所以大光圈景深浅,是因为成像清晰的那个位置距离焦点近,远了就模糊了。大光圈的好处在于夜晚拍摄时由于吸收的光线多,快门速度快,出相片的速度快。喜欢大光圈的可以考虑入手小痰盂(佳能f/1.8镜头),但不建议买尼康的G型卡口系列镜头(即“狗头”),便宜,但却是低质量的小光圈。

你还没买单反吗?想快速全面了解一下先?那么读这篇文章就够了!

当然,除了焦距和光圈外,有些人喜欢拍一些花花草草,因此镜头的近距离摄影能力也是一大考虑因素。有些人会纠结于拍微距用微距镜、近摄镜好呢还是近摄环(近摄接圈)好,我们在这里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最开始大家用的是微距镜,后来出现了近摄镜和近摄接圈,大家就更多使用后两者。安装近摄镜就相当于给老花眼(原来的镜头)戴老花镜,好看清近处,但色散比较严重,会出现一些不该有的颜色。而近摄环的原理则是增大物距来放大图像,但是拆卸比较麻烦,而且在拆卸过程中有可能会让相机进灰,影响拍摄质量。而且,近摄接环不能调光圈。当然,无论是近摄镜还是近摄环(近摄接圈),价格从几十到几千不等,如果有这方面需求尤其对质量有一定要求的话,无疑需要花上一笔钱。

相比于专业的照相机,手机的照相功能虽然说不上高大上,但在有些方面也能做得不错,比如现在市面上iPhone7和小米note都具有光学防抖功能。所以,除了以上三者以外,有些人还会考虑单反镜头的防抖能力,想换一个防抖的镜头,比如佳能的is或尼康的vr。这些无疑又增加了开销。

除了换镜头外,有些人还会在感光器(画幅)上花钱,相机的画幅大小也能在镜头上的字母数字上看出,分为大、中、全画幅、ASP-C(比全画幅拍出的相片暗些,但更有锐度)、APS画幅,所以全画幅并不是最大的画幅啦,大画幅更贵。不同的画幅适合拍不同的景象,有的适合拍人文纪实照片,有的适合拍人的肖像。当然,因为感光器的重要性——相当于相机的心脏,所以通常换一个感光器要花费的成本比其它部位高得多得多。

说完感光器,我们再来说说曝光。所谓的相机曝光,是由光圈和快门共同控制。同样的进光量,光圈开得大,那么按快门的时间就短,光圈开的小,那么按快门的时间就长。进光量的控制很重要,如果太大,照片就会显得白花花一片,反之则太暗。

有些人喜欢拍夜空星辰,或者大自然的生命律动,那就往往会涉及到长曝光。所谓长曝光是指曝光时间超过一秒。长曝光的操作方法也很简单,将相机调到M档(手动曝光模式,区别于:A(Av)光圈优先曝光、S(Tv)快门优先曝光、P程序自动曝光、Auto),然后调节速控拨盘。但是长曝光怕抖动,所以有这方面拍摄需求的人通常还要附带买一个三脚架。

你还没买单反吗?想快速全面了解一下先?那么读这篇文章就够了!

长时间曝光

你以为这样就好了吗?当然没有。有更高追求的人还要买滤镜镜头、偏振镜(可选择让哪个方向的光线通过,减轻反光,体现质感)。到各处去拍摄,交通费也是一笔巨大支出。有些人单反数码玩腻了,换胶片机玩,还得买胶片,选iso100还是iso200,400……

所以说,“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并非空穴来风,夸张之词。

#相机的未来:无反相机

单反或者说相机的未来在哪里呢?至少近期我们可以看到无反相机是一个发展趋势。所谓无反相机,就是无反光镜相机。因为没有反光镜,所以机身可以做得很小。之前索尼推出的微单就是无反相机的一个类型。

除了机身小化的趋势外,运动相机、全景相机也正在发力崛起。相信未来的相机将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好用。

#结语

单反虽然可以用于拍摄视频,但由于储存卡的容量有限,通常录像不能超过半小时。而且最好不要频繁录制视频,因为录视频意味着长时间曝光,这对相机本身是一种损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