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服清朝就服明朝,朝鲜心里怎么想的?

 hzq114 2017-10-05

中国的明清时代正是朝鲜的李朝时代。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明朝被清朝推翻后,朝鲜李朝虽然表面上每年向清朝纳贡,但在国内却依然延续了明朝崇祯纪年,同时还收留了不少明朝遗民。

一个朝代已经灭亡,但在邻国却依然被虔诚崇祀几百年,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朝鲜为什么就服明朝而不服清朝?而清朝为什么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朝鲜官方文书延续使用的崇祯纪年

明朝的“大造”之恩

在李朝之前,朝鲜还叫高丽。高丽与明朝发生领土纠纷,李成桂奉命率四万军队进攻明朝。而此时驻守辽东的明军,则是一支久经沙场的二十余万人的大军。

虽然高丽国王的命令无法违抗,但李成桂深知此战无疑是以卵击石。深思熟虑之后,他率领四万军队杀回高丽,废黜了高丽王,建立了李朝。

朝鲜李朝的开国之君李成桂

李成桂称王后确立“事大主义”,奏请天子明朝皇帝朱元璋赐国名,于是从此就有了“朝鲜”这个国家。

朱元璋下令,两国以鸭绿江为界,且朝鲜为明朝永不征讨国家。同时朝鲜奉明朝为天朝,并采用明朝的年号纪年,李朝因此认为明对朝鲜有“大造”之恩。

明朝时期地图上的朝鲜

万历的“再造”之恩

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决定进攻朝鲜,进而占领中国,时任朝鲜国王李昖急忙遣使向明万历皇帝求援。

1592年,明朝将军李如松率领明军驰援朝鲜,与日军混战数月先后收复平壤、开城、汉城等城池,将日军逼至朝鲜半岛南部诸道。日军无奈提出议和,再加上丰臣秀吉不久也病死,于是日军从朝鲜撤军。

这次明朝驰援朝鲜,一方面对日军造成毁灭性打击,为朝鲜半岛带来200年的和平,但另一方面这次战争也造成明朝国力的过度消耗,为北方女真等部族崛起提供了可能。

万历皇帝这次毫无保留的“患难与共”,让朝鲜认为是对其的“再造”之恩。此外明朝国力因这次战争显著衰退,为以后王朝覆灭埋下祸根,这种悲壮色彩让朝鲜对明朝尤其有一种负疚感,所以即便在明朝灭亡后依然对其忠心耿耿。

对清朝有天然的文化优越感

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的陈学霖教授认为,清朝的统治在“正统性”上有先天不足,因此就难免遭到国内汉人,以及周边附属国的不服气。

朝鲜认为自己继承的是明朝正统的中华文化,而清朝只不过的是“犬羊夷狄”,因此对于清朝有着天然的文化优越感。

朝鲜李朝孝宗忠宣大王李淏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朝鲜将派往明朝的使臣称为“朝天使”,而将派往清朝的使臣则称为“燕行使”,同时明朝时的《朝天录》也变成了清朝时的《燕行录》。从“天”到“燕”,一字道尽朝鲜对清朝文化的看不起。

清朝时在北京的朝鲜人

虽然惧于清朝的强大实力,而不得不臣服并每年按时纳贡,但朝鲜对内却依然保留了明朝的崇祯纪年,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甚至拒绝使用清政府赐予的谥号。

而清政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同时,不断对朝鲜恩威并施,从减免岁贡到优礼朝鲜国王与使臣,才渐渐使两国情感趋于和缓。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