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探寻传说中的土地

 太阳当空照917 2017-10-05

1.英国人与荷兰人在太平洋的冒险
从德雷克以来,英国人与荷兰人深入东太平洋的航行少之又少,其 结果是几乎整个环太平洋美洲地区都是没有争议的西班牙领十.。除了 在合恩角附近进行过一些劫掠外,例如1615年勒美尔和斯考滕之旅, 荷兰人似乎满足于将其注意力集中在东印度群岛,而且在17世纪初若 干令人失望的沿新荷兰海岸的冒险之后,他们没有表现出对深入太平 洋任何部分的兴趣。虽然他们是第一批有记录的勘察新荷兰的欧洲 人,但他们的结论显然是这看来是块贫瘠而恶劣的土地,与传说中“南方大陆”无关。荷兰探险家威廉·扬茨(Willem Jansz)佐证了这一负面 判断,他在1605年乘坐“达菲肯号”沿约克角半岛的西部海 岸航行,此后在1623年分别由航海家卡森兹(Cartsensz)和梅利松 (Meliszoon)乘坐“佩拉号”(Pern)和“阿纳姆号”在相同地区进行的探险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几乎到达太平洋和澳大利亚富饶的东海岸,但他们过早因失望而返航。
正如后文将讨论的,埃布尔·塔斯曼(Abel Tasman)在1642年对 范·迪门地和史坦顿地(新西兰)所作的不利评估加深了荷兰人的失 望。1722年,在受雇于荷兰西印度公司期间,在“非洲战舰”上的雅各 布·罗格文看到了复活节岛,如此命名此岛,因为他在那年的复活节日 发现了它。但罗格文对存在一块巨大的南方大陆心存疑虑,对看到南 太平洋东部有陆地的更早报告不屑一顾。
“绕行合恩角”的危险:英国寻找更安全的路线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西班牙在东太平洋的优势地位日益受到 英国的挑战。海盗和私掠者是勇敢踏上“绕行合恩角”那漫长而危险的 旅程的第一批英国人。无论他们利用的是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还 是勒美尔海峡,猛烈的逆风减慢了他们的进展。辽阔的大海往往使抢
风西行的船只伤痕累累,而且是舰船损伤及其船员死伤惨重的主要原 因。有时船只真的被顺着其航线吹回,就像在弗朗西斯·德雷克的“金鹿号”身上所发生的那样,因此,在一年的某些时候,“绕行合恩角”有时 耗费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虽然英国冒险家到达太平洋时,船只往往 严重受损,而且漏水,但由于西班牙的敌意,他们往往找不到安全的地 方修理其船只。在这段充满风暴的通道中继续驾驶伤船经常导致随后 英国舰队在太平洋内损失船只和人员。
因此,在1704年,对灾难即将来临的预感导致亚历山大·塞尔柯克要求把他放逐在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上,他在那里作为孤独的流放者度过了近五年的时间。此前他是严重漏水的英国私掠船 “五港同盟号”)上的水手。事实证明塞尔柯克的恐惧有根有据,因为那艘船确实在南美海岸沉没了,船上的那些人不是淹死 了,就是被西班牙人监禁起来了。当伍兹·罗杰斯指挥下的英国私掠 船“公爵号”及其姐妹船“公爵夫人号”将其救出时,他的故事就此为人所知。塞尔柯克所在的岛屿当时叫马斯阿铁拉岛。后来,当他的奇遇成为虚构故事,丹尼尔·笛福的 著名小说使其永存之后,这个岛屿更名为鲁宾逊克鲁索岛(1966 年——译者注)。
尽管如此,此后英国人有更多的灾难之旅。在1741年,海军准将 乔治·安森指挥的六艘战舰因坏血病和经过风暴猛烈的南部海域而损 失了大批船员。当安森剩下的船只抵达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时,最初 配备的1 961人已经有620人死亡(Lewis 1977: 143)。
多年来在恶劣天气下绕行合恩角的严酷考验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在向太平洋航行的众多船只上出现法纪丧失和叛乱。例如,在巴塔 哥尼亚的沿岸,无论是费迪南德·麦哲伦还是弗朗西斯·德茁克都拌败 了叛乱,要么放逐要么处死为首分子。在这个遥远而危险的地区,舰船 官员或其经受长期磨难的船员从来不敢对哗变的威胁掉以轻心。由于 受英国海军部的官僚主义拖累,威廉·布莱被迫在冬季试图绕行合恩 角,他不得不返回并采取更漫长但更安全的路线,经过好望角向东,到塔希提岛寻找囟包果树种。正如随后所讨论的,有可能是因为他企图 绕行合恩角的时间太长,加上他迫使其船员吃他们认为低劣的食物,造 成英ra军舰“邦蒂”离开塔希提岛之后发生哗变
随着更多的英国船只为了发现在“南海”的富有而肥沃的大陆而进 入太平洋,加上与印度和东亚的贸易增加,英国开始感到寻找更安全而且更短的海上航线的迫切必要性。在18世纪里,“绕行合恩角”与致命 危险是同义词,造成为太平洋航行而招募船员极其困难,尤其是在英国 港口。在绕行合恩角之前,必须修理船只并再度补给,而英国感到由英 国航海家在16世纪末看到的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会是通 往太平洋的航线上一个关键的停泊点,直到能够找到一条更短的路线, 它或许会经过北极区。因此,在1764年英国派海军准将约翰·“坏天气 杰克”·拜伦(John “Foul Weather Jack” Byron)乘坐“海隊号”勘察和 吞并福克兰群岛,将其作为英ra的一个分站。
传说中的南方大陆:英国的错觉
连18世纪中叶苏格兰“陆地”理论家亚历山大·道尔林普(一作达 伦蒲)凑巧在伦敦的一家书店发现了西班牙传言中秘而不宣的“阿里亚 斯纪啭”的一份抄本时,它在不经意间刺激英国人进一步侵入西班牙控 制的太平洋地域。这本书的发现春来使道尔林普更加坚信在太平洋的 东南部确实存在着一片辽阔的大陆,它有可能富裕而肥沃。他勤勉地 收集航海者“观察”陆地的报告,将这些报告与海员日志中有关某块陆 地附近的观察“证据”结合起来,例如鸟群、洋流和飘浮的船只残骸。加 上从16世纪迪耶普(Dieppe)地图中得到的真伪不明的信息,道尔林普 在1767年出版了一本巨著,题为《1764年之前在南太平洋取得发现的 记述》。这本书号称基于事实,影响了当时地理学家和领航员的思路, 直到詹姆斯·库克的航行表明这些“发现”的根据是过度的想象和一厢 情愿的见解,没有更大的意义。
与荷兰人不同,在与西班牙敌对的阶段内,受到可能搜取航行在智 利和墨西哥之间的水域或横渡太平洋到马尼拉的财宝船的诱惑,英国人坚持在太平洋内进行他们的劫掠。但他们也是早先英国探险家的错误信息的牺牲品。例如,在1687年经过合恩角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路 途中,乘坐“单身汉的快乐号”(\ )的海盗爱德华·戴 维斯相信他在西面看到了陆地,但没有靠近它。在该时期的海图中记 录了这次观察,赋予其“戴维斯之地”的名称,以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这 块陆地。
同样,围绕那块南方大陆的存在与否,18世纪英国深入太平洋的 每一次新探险只不过起到了加剧困惑和捉摸不定的作用。随意的导航和制图加重了这种普遍的困惑,而海员不能计算经度起到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因此,英国海军部极其希望约翰·拜伦在1764年的航行能够 解开这个谜团。他从福克兰群岛向西航行,感到他肯定瞥见了南太平 洋中的一块辽阔的大陆,但无法追随这些模糊的观察。事实证明,拜伦 在其探索中既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那块南方大陆,也没有找到同样模糊 的从亚洲的太平洋海岸到北海的那条东北通道,这令英国失望。拜伦 取得了价值相对小的发现,因为他不幸选择了使其横渡空旷的北太平 洋的路线。
得知法国和西班牙正在准备对太平洋进行新的探险,受此刺激, 1768年英国海军部派出塞缪尔·瓦利斯,给他的命令是勘测太平洋 并搜寻那块“南方大陆”。他乘坐整修一新的“海豚号”,由乘坐“燕子号”的菲利普·卡特里特陪同。在这次探险的航程中,瓦利斯报告从 南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最佳路线不是通过变幻莫测的麦哲伦海峡, 而是通过更为开阔的勒美尔海峡。虽然瓦利斯和卡特里特未能找到 南方的大陆,但在1769年瓦利斯确实发现了一个有显著吸引力的有 居民的群岛,它俘获了欧洲的想象力。那当然就是社会群岛以及说 波利尼西亚语的塔希提人民。利用在第四章里讨论的改进技术测量 经度,瓦利斯能够向詹姆斯·库克提供准确的经度和纬度测量,避免 耗时费力地搜寻塔希提岛。在旅程中库克观察了金星凌日。与此同 时,卡特里特因坏天气与瓦利斯分手,发现了一个小岛,他以其海军 候补少尉罗伯特·皮特凯恩的名字为之命名。他在其海图上不准确 地记录了小岛的位置,后来的事实表明那是“邦蒂号”哗变人员的好运,他们意外地再次发现了这个岛屿,并藏在那里逃避追逐他们的英国海军。
拜伦、瓦利斯和卡特里特的航行是即将展开的更多探险的前 兆:在“邦蒂号”哗变者的路线上,像詹姆斯·库克、威廉·布莱、乔 治·温哥华和爱德华·爱德华兹这样的名人炙手可热,他们作为太平洋的探险家,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声望。总而言之,在1765年到 1793年之间,15艘英国舰船在太平洋探险、发现、占有领土或开发 利用太平洋岛屿的资源。对其中许多人来说,一个重要的目标是 发现“南方大陆”。

2.追逐海市蜃楼:占有“未知的南方大陆”的竞赛

很容易想象,随着一艘又一艘舰船回来,带着“看到”的含糊报告, 却没有存在一块辽阔的南方陆地的坚实证据,欧洲所感到的沮丧。事 实上,甚至在欧洲人对太平洋领域作为一个大洋半球有任何概念之前, 许多航海家纷纷号称自己是第-个发现那块传说中的南方大陆的人, 并对其提出主权要求。自公元前4世纪起,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作家猜 想,必定存在那块大陆才能“平衡”北半球的巨大的大陆块。如前所述, 埃及一希腊的制图师克罗狄斯·托勒密在公元150年猜想,在南方的温 带有一块辽阔的大陆,它会使任何拥有它的欧洲国家非常富裕。16世 纪主要的地图绘制者充分相信它的存在,将其轮廓画在他们的世界地 图上。赫拉尔杜斯·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 —作杰勒德斯或杰勒 杜斯,发明了以其名命名的地图投影法)和亚伯拉罕·奥特柳斯 (Abraham Ortelius,他绘制了世界上第一批公开出版的地图,题为“寰宇概观”用这块大陆的轮廓装饰其世界 地图,他们称之为“尚无从得知的南方大陆”。贾科莫·加斯托迪在 1550年制作的一幅地图把称为“未知的火之陆”的大陆块几乎塞满亚 洲和美洲大陆之间的太平洋中北部区域。1642年,荷兰航海家亚伯· 塔斯曼在离开范迪门地之后,当他看到他称为史坦顿地的新西兰时,他 猜想他到达了传说中的南方大陆的西海岸,相信这与位于阿根廷东南 部有着那个名字的嶙峋的岩石露头有关。塔斯曼是有记录的第一个在太平洋西南部探险的欧洲人。
1657年,在其题为《地球志》的一书中,彼得·黑林完美叙述了这块 南方大陆存在的越来越多的证据,雄辩地呼吁为寻找这片陆地而进一 步在太平洋航行。然而,如果他们知道太平洋的真实情况,欧洲各各国可能在18世纪花费发起众多伟大的探险之旅所需的巨额资金,那些航 行戳破了“南方大陆”的谜团。但强有力的人物联合起来,轻描淡写处 理先前的失败,宣称发现“南方大陆”只是个时间问题,发现它的人会获 得声誉和名望,并且使派他去的国家富裕。
因此,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欧洲的航海大国不断派出探险队搜寻传 说中的那块南方大陆,其中许多人带回诱人的片断信息指出了它的大 致位置和范围。从这些早期尝试逐渐浮现的情景可以断定,如果存在 这块未知大陆,它必定四周是海,与所有已知大陆块分离。在英国,由 坎贝尔、卡兰德和道尔林普为首的“陆地学派”走得如此之远,以至于宣 称“南方大陆”在塔希提岛的西南面,在“割礼角”(布维岛,由法国探险 家让-巴普蒂斯特·布维在非洲南部看到)、新西兰的西海岸布海岬,还 有戴维斯地(Davis Land)的蜃景——它为此必须是这个样子。一劳永 逸地驱散“南方大陆”的谜团还有待詹姆斯·库克。
戳穿谣言:库克的第一和第二次航行
在詹姆斯·库克之前,由于海图不可靠,在太平洋南部和中部的发 现和占有的价值令人怀疑:有关太平洋港口的实际知识存在着巨大的 差距,并且缺乏足够准确而可靠的手段支持为可能占有该地制作的海 图。常见的情况是,在漫长的太平洋航行期间,看到特定海岸或岛屿的 时间点也影响到所完成的详细海图的准确性和数量。这是因为在海上 航行数月或数年之后,船只往往漏水,迫切需要修理;船员人数减少,幸 存者因病而疲惫不堪;食物供给越来越少,实行严格定量;在漫长航行 终了之际,船员普遍思乡心切;这一切不利于对看似不毛之地的新领土 进行深入勘察。因此,英国探险家威廉·丹皮尔是第一批访问新几内 亚和新不列颠加泽尔半岛部分地区的欧洲人之一,他在1700年经过这 个地区时显然处于无精打采的心理状态,仅仅凭主观印象勾勒海岸线以为记录,用圣乔治湾这样的名称给其一些地方取名®。
1767年菲利普·卡特雷特再度访问这个地点,他绘制航海图时很 78
仔细,认识到后者的特征是海峡,而不是一处海湾。虽然人们或许可以 原谅制图误差和不严格的测量方法,但不能原谅的是一些探险家添枝 加叶以及在其航海图上用编造出来的观察数据和“发现”之类来弄虚作 假的习性,他们其实根本不曾进行那些观察并得到那些“发现”。在其 曰志里,詹姆斯·库克对先前的制图师和航海探险家的这种不负责任 的做法表示反对:
我知道他们(先前的航海探险家)画下了他们从未看到过的海 岸线,标注了他们从未测量过的水深,总之,他们如此在乎他们的 业绩,以至于在“勘察、计划等”的标题下以假乱真。这些事情迟早 会造成恶劣的后果,不可能不使其所有工作声名狼藉。
引自 Baker 2002: 153
库克充分意识到他的三次航行(如第5幅地图所示)的永久遗产不 会仅仅是新陆地和海洋的发现与描述。对库克——还有英国海军 部——来说,同样重要的是制作精确的航海图;测试新的航海仪器和技术,例如利用月球的角度和精密计时器(天文钟)取得准确的经度测量;
找寻在英国及其太平洋地区的贸易伙伴之间的更短的海上航线;代表 英国君主建立殖民地的行动。库克知道,所有这一切是大英帝国向太 平洋扩张的先决条件。
库克第一次到太平洋的航行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个目标表面上 是对某类天体食——金星凌日——进行经验观察,它是公开宣布的。
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1769年6月3日预言了这次金星凌日。这种事件每243年才发生四次。但是,除非认为这是纯粹的科学事业,否则 就有必要指出,计划在刚发现的塔希提岛进行的这次金星凌日持续时 间的经验记录有一个非常实际的目标。它是在全世界不同地点对同一 事件进行的观察之一,旨在取得精确的金黾凌日的当地时间,准确测量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太阳的直径,皇家天文学家内维尔·马斯基 林会藉此汇编航海数据。以后领航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简化计算经度 的费力而耗时的数学过程。因此,对于遥远大洋上的准确航行和发现 岛屿与贸易路线的精确制图来说,这种测量至关重要。英国海军部如 此看重这一点以至于它向发明计算经度的可靠方法的任何人提供两万 英镑的奖金——在当时那可是一大笔钱。不幸的是,库克及其天文学 家助手査尔斯·格林因某种视错觉而沮丧不已,库克说那是太阳周围 的某种大气或光环,在金星接近日面边缘的时候,它看起来混同于金星的阴影,阻碍了对金星凌日耗时的准确度最。这就使人怀疑马斯基林 方法的最终准确性,这种情况令这位皇家天文学家极其不快,同时赋予 新近发展起来的使用精密计时器确定经度的另一种方法甚至更加重要 的意义。
因此,库克未能实现两大目标的第一个。但英国海军部还给过他 一套命令,这是秘密的。随着他离开塔希提岛,库克打开信封,得知海 军部要求他验证陆地理论界的推测:在南太平洋中炜度地区,在塔希 提岛和新西兰之间存在一块辽阔的大陆。这些命令要求他行进到南纬 40度,向西航行,直到他抵达陆地(从塔斯曼的日记中得知新西兰的西 海岸处于这一纬度上)。
库克向西到新西兰的航行使其经过亚历山大·道尔林普宣称存在 的那块大陆的推测位置。作为曾为东印度公司工作过的有影响力的科 学家,道尔林普游说英国海军部,试图替代库克领导前往塔希提岛的这 次探险。然而,库克是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而道尔林普是平民,因此, 英国海军部拒绝了他的请求。库克因此忍受了这位心怀怨恨的对头的 长期敌意和不公正的批评。但对库克来说,当他能够证明道尔林普的 “南方人陆”是一派胡言时,那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报复。库克日志的内 容表明,从缺乏通常在辽阔的大陆块附近可以找到的洋流來看,就沿着 他到新西兰的指定路线上看不到陆地的情况而言,显然在世界的这个 部分不存在辽阔的大陆。英国也因这个(负面的)发现而走出两难境 地:它已经在欧洲和美洲殖民地卷入了冲突,如果库克发现了这样一 块新大陆,英国就会面临保卫它并向新增的殖民地提供资助的严重 压力。
在其第二次(其实还有第三次)航行屮,库克的日志条目表明在南 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除已经发现的澳大利亚大陆之外 的辽阔大陆块。因此,他成功地戳破了“南方大陆”的谎言。但他在第 二次航行的口志表明,他怀疑在南极附近存在一块大陆,那时他第一次 穿越南极圈。1775年2月6 口,星期一,他在H志条目里宣称:“我坚信在南极附近有大块陆地,它是覆盖这片'南方大洋’的大多数冰块的来源。”(库克的日志,1775年2月6曰,星期一,引0 Grenfell Price 1971: 184)正如第5幅地图所证实的,在解决“南方大陆”存在与否这 个问题上,库克的航行表现出他尽心尽力和百折不挠的品性。在他的 勤勉搜寻中,库克三次穿越南极圈,1774年1月30日到达塔希提岛以 南,南纬71度10分。他非常接近于发现南极洲,只是因为它周围有危 险的大块浮冰而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