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赋值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湖南衡阳县人 2017-10-06

考试通研究院陈飞老师

在公考行测中,数量关系部分的工程问题一直是最基本题型之一,更是考试的热点之一,所以对于工程问题的求解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在解工程类问题时结合赋值法,会是题目更快速的得到解答。

我们知道,工程问题的核心公式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其中当一个量已知,而另外两个量未知时,我们可以结合题目采用特值法,提高解题效率。

当题干中含有若干个主体完成整个工程所需时间,可以设工作总量为“时间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题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5天,乙单独做需要10天,请问甲乙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

A.5 B.6 C.7D.8

【解析】设工作总量为15和10的最小公倍数30,则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分别为2和3。因此,甲乙合作的效率为2+3=5,则所求时间为30÷5=6天,故本题选择C。

【例题2】一项工程,甲一人做完需30天,甲、乙合作完成需18天,乙、丙合作完成需15天,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该工程需:

A.12天 B.10天 C.8天 D.9天

【解析】根据题干“甲一人做完需30天”以及“乙、丙合作完成需15天”,可设工作总量为30和15的最小公倍数30,则甲的工作效率为1,乙、丙效率之和为2,所以甲、乙、丙三人的效率和为3。因此,所求天数为30÷3=10天,故本题选择B。

通过上面的联系,相信大家掌握了在知道了若干个主体在工作时间已知时如何解题,那么大家下面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是只知道各自的效率的比例关系的话,如何解答相关问题呢,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