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效应想必很多人都听所过,乌鸦个人认为这是股界和投资界的第一大效应。郁金香本身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却有很多人群对它充满着恐惧。郁金香本无罪,人们利用它达到自己的私利就会是一场大灾难。今天只讲郁金香效应的始末,不谈当下。 郁金香效应(经济学术语),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荷兰的“郁金香效应”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泡沫经济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人们绝难想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第一起重大投机狂潮是由一种小小的郁金香引发的。这一投机事件是荷兰由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走向衰落而被载入史册的,它也是迄今为止证券交易中极为罕见的一例。经济学上的特有的名词'郁金香效应'或者“郁金香现象”便由此而出! 1593年,一位新任命的来自维也纳的植物学教授把一批在土耳其栽培的郁金香带到荷兰的莱顿。教授精湛的栽培技术使这些郁金香球茎异常漂亮,一时成为莱顿上层社会谈论的焦点。 起初,球茎商人只是大量囤积以期价格上涨抛出,随着投机行为的发展,一大批投机者趁机大炒郁金香。一时间,郁金香迅速膨胀为虚幻的价值符号,令千万人为之疯狂。郁金香球茎的价格开始猛涨,价格越高,购买者越多。欧洲各国的投机商纷纷拥集荷兰,加入了这一投机狂潮。 新鲜事物疯长到一花一别墅。1636年,郁金香竟然达到了与一辆马车、几匹马等值的地步。就连长在地里肉眼看不见的球茎都几经转手交易。1637年,一种叫'Switser'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一个月里上涨了485%!一年时间里,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 郁金香一度都成为了工资的代替。 一时间,郁金香成了烫手山芋,无人再敢接手。此后郁金香的价格一泻千里,暴跌不止。荷兰政府发出声明阻止下跌,让市民停止抛售,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星期后,一根郁金香的价格几乎一文不值,——其售价不过是一只普通洋葱的售价。 千万人为之悲泣。一夜之间多少人成为不名分文的穷光蛋,富有的商人变成了乞丐,一些大贵族也陷入无法挽救的破产境地。 人们彻底绝望了!从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极而泣之人,而如今又在为乍然降临的一贫如洗仰天悲哭了。宛如一场恶梦,醒来之时,用手拼命掐自己的脸蛋才发觉现实就在梦中。身心疲乏的荷兰人每天用呆滞的目光盯着手里郁金香球茎,反省着梦里的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