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节,文化认同中的家国情怀

 指间飞歌 2017-10-07

中秋节,文化认同中的家国情怀

为什么那么多人费尽千辛万苦也要赶回故乡?团圆。哪怕回不了家,盼团圆也是中秋节的主题。无论花好月圆人长久的期许,还是家和万事兴的表达,传递的情愫无不如此。

又是一年中秋到。恰逢三秋之半,最是月圆之时,中秋节,这个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被赋予了独特意味,至今为人深爱。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小时候,我们是从月饼中认识中秋节的,那是舌尖上的中秋。那时,月饼很大,大如圆月;那时的月饼,种类单调,屈指可数……可我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吃出了对中秋佳节的满心期盼,吃出了贫瘠生活的有滋有味,也吃出了孩提之年的单纯快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我们从故事中认识中秋节。从嫦娥奔月,到吴刚伐桂,再到玉兔捣药……每到中秋,祖母总会从故事箱里拿出这些故事,百讲不厌,我们百听不烦。繁星点点,月明如镜,那古老的故事滋润了多少孩童的记忆。

后来,我们从诗词里认识中秋节。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壮阔,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从“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的羁旅之思,到“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的人生况味……诗词里的中秋,道尽百般情思。

再后来,当我们长大成人,辞亲赴远,或读书,或工作。中秋节就是绵绵乡愁,就是难以言状的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多少人在共鸣中一洒热泪;“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有多少游子在唏嘘中更加思念亲人。

中秋节,阖家团圆的佳节。为什么那么多人费尽千辛万苦也要赶回故乡?团圆。哪怕回不了家,盼团圆也是中秋节的主题。无论花好月圆人长久的期许,还是家和万事兴的表达,传递的情愫无不如此。特别在今天,在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父母子女天各一方的场景越来越多,中秋节团圆更显得凝重。当空巢老人感叹“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时,一篇文章、一声呼唤,让不少人在今年中秋节前义无反顾地回到父母身边。从这个角度上看,中秋节是一个极有人情味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节日。

如今,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多了一种文化责任。早在2006年,中秋节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月、赏月、拜月……传统习俗在今人重温中更有生命力,万家灯火在习俗流转中更有文化自信。

2008年,中秋节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休假一天。法定休假,让中秋节更受举国上下认同,并在认同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文化意象,长期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如今仍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文化底色,甚至已是融入我们文化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十一长假中,既有国庆节又有中秋节。双节聚一起,让十一长假更多了家国情怀,也让国人更深切感受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臧克家曾在诗中充满豪情地赞美道:“您是聚光的明镜,把人民的期望集中;您在创造崭新的历史,把优秀的传统继承……”在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感中,也许我们的梦想就延伸在这最炽烈的家国情怀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