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一战为中国增加92万方领土,让27国拜倒在地,却背负千古骂名!

 山地之仔 2017-10-07


中国历史上,被后世推崇备至的人不少,如春秋战国时的屈原,盛世唐朝的开创者李世民,为民伸冤的包拯,甚至于尽管杀戮无数,但却演绎出从乞丐到皇帝蜕变这一成功励志故事的朱元璋,以及虽然开创大清盛世但也让中国从此落后于西方的康熙、乾隆大帝。

这些人在历史的传承中,仿佛是完美无瑕的英雄、偶像,他们也都有过错,但却被历史定性为“好人”。同样有一些人,他们犯下了大错,被定性为“罪人”,死后还要接受千秋万代的骂名。

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是贪图享乐、残害百姓“暴君”,“昏君”“好色之徒”、“不孝之子”。自隋朝开始到现在,已经被骂了足足1400多年。

但隋朝虽然二世而亡,开凿大运河、修驰道、筑长城、征高丽等,使百姓苦不堪言。但若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隋朝却为后世几百年创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隋炀帝曾经有次西巡,当然,他南巡的次数更多,但历史上帝王出巡,一般都是东巡、南巡,隋炀帝为什么要西巡?我们都知道古代西部发展落后,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带,社会治安管理也不太好,他去西边可没什么好享受的。

没错,他确实不是去游玩的,他西巡是要去征服吐谷浑打通西域通道。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藏族人民称之为阿柴。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的一个古代国家,面积92万平方公里。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一带。

隋朝时期,吐谷浑势力较强,不仅阻碍了中原人们和西域各国的同上贸易,还经常向中央王朝发动攻势。隋炀帝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心亲自统兵10万余人前去征服,隋军在覆袁川大败了吐谷浑,可汗伏允率数十骑逃走。至此,吐谷浑伏允西奔党项,其地皆空,今青海大部,南疆和甘南川西北一带地方,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92万平方公里土地皆为隋有。

此战同时震慑了西域各国,战后隋炀帝出祁连山扁都口,到河西走廊,接见高昌王及西域27国使者,沟通同各国之间的关系,然后高高兴兴回京城了。

曾经有人评价他: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我认为这个评价最为中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