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历史之汉匈战争和匈奴帝国的悲歌

 好了明理 2017-10-07

公元前140 年,汉景帝的儿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出现,匈奴帝国的好日子渐渐远去了。

汉武帝即位之初就宣布谨守两国之间的故约,维持和匈奴的和亲以及兄弟关系,汉朝照样在和亲的时候送上礼品,照样在边关开放市场。其实,这种乖巧的示好,是不是刘彻的本意,因为当时主政的还不完全是武帝自己,而是太皇太后——他的奶奶、汉文帝的老婆。

太皇太后也许是跟着文帝过了太多提心吊胆的日子,犯了匈奴恐惧症,她对于刚即位的武帝,总是要对匈奴动武的想法,总是多方压制。当然,老人家的谨慎,也有她的道理的。

因为当时的匈奴,实力还很强,在位的军臣单于,也是一代英主,当时的大漠草原和西域,全在匈奴的控制之下,太皇太后认为真的要开战的话汉帝国没什么太大的胜算。

不过,老奶奶忘记了汉朝经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老百姓的生活都好起来了,汉家也有几十万骑兵。此涨彼消,对付几十年没有多大进步的匈奴,应该还是有胜算的。

不过,中国人都讲孝顺,汉武帝对自己的奶奶,也不好当面反对唱对台戏。所以,武帝初年还是像以前那样维持着和匈奴的关系。

汉武帝即位的第六年,太皇太后去世了。

在此之前,汉武帝于(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已经秘密着手,开始了其北伐匈奴的第一步战略。那就是派张骞出使西域,前去寻找联系那个被匈奴灭国、被迫西迁的民族——月氏。

张骞的出使,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汉朝和匈奴的关系自此开始逆转,汉朝开始了积极扩张的时期,匈奴则从战略进攻,变为战略防守。

不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真正的转折点,要算是“马邑之谋”。马邑是个给汉匈两国都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就是在那里,冒顿单于在白登山下围困汉高祖刘邦七天七夜。汉武帝对于曾祖父在这里留下的屈辱,至今难忘。

所以,没等张骞的消息回来,他就果断地主动出击了。当时马邑有个叫聂壹的富商,和匈奴人经常有生意往来。

有一天,聂壹弄来两个死囚的人头,把它们高高悬挂在马邑城门上,然后告诉附近活动的匈奴间谍说,他已把马邑的首长杀死,请匈奴大军乘虚占领马邑城。

军臣单于中计,亲率10万骑兵,从武州塞(山西左云)入境。军臣单于走了100多里,却只看到满山遍野的牛羊,没有看到一个放牧的人。军臣单于就纳闷了:唉,汉朝人都跑哪里去了!军臣单于没有继续进军,而是俘虏了一名当地官员,这才知道汉军已经在马邑设下的埋伏,军臣单于果断下令撤退。几十万汉军在马邑一无所获。

马邑,使得匈奴帝国和汉朝彻底撕破脸皮,汉匈双方开始了长期的战争,双方一时之间都没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是汉军夺回“河套之地”(今鄂尔多斯草原)。

公元前 126 年,在位 35 年的军臣单于去世,他的弟弟伊稚斜打败太子自立为单于。这次政变,使匈奴单于家族内部开始陷入无休此的纷争之中,始终没有恢复过来。汉武帝在位的54年里,匈奴先后更换了7个单于。

盛极一时的匈奴帝国,就这样一边是内政的持续震荡,一边继续与南方的汉朝进行长年的战争。

就在这个时候,长期滞留在匈奴的张骞,趁着匈奴帝国大乱,无人注意,逃出匈奴,终于在阔别祖国13 年后,回到长安。

汉武帝封他博望侯的爵位。张骞受到如此丰厚的奖赏,可见武帝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张骞的西行对于中国的未来所具有的巨大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张骞将整个西域的情况,带回中国。因此,在以后的近百年里,汉帝国能够向西发展,最终控制了整个西域。

匈奴纷乱的同时,汉朝却出现了许多至今青史留名的名将,其中最著名的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卫青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每次大战,霍去病总是一马当先。年轻敢闯,并非霍去病的唯一优势,而是他在汉武帝的支持下采用了新的战术,霍去病放弃了以笨重的战车和重甲的步兵,利用灵活机动的轻甲骑兵作为战斗的主力。加上汉朝的先进工艺,造的武器比匈奴好得多。

命运的天平开始向汉朝倾斜了。

公元前 121 年,年仅19岁的霍去病率领轻骑兵,出陇西,过焉支山(今天的甘肃境内),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纵横干余里,俘杀匈奴 18000 余。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同年夏天,霍去病率数万骑兵,再出陇西,行军2000里,过居延(泽名,今内蒙古境内,甘肃酒泉以北),进攻祁连山,俘杀匈奴 3万余人,其中包括单于的母亲、妻子、儿子、相国将军等 63人。

这一战,迫使匈奴不得不退守到焉支山以北。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人,发出了:“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悲歌

公元前 121 年,在汉军的持续打击下匈奴帝国在位的伊稚斜单于,决心为失去母亲、妻子、儿女的耻辱,兴兵报复汉朝。

公元前119 年,汉军大举北伐匈奴。汉军一部由霍去病统帅,进攻匈奴帝国的东部,深入 2000 余里,擒杀匈奴兵 7万余人;另一部由霍去病的舅舅、大将军卫青率领,与匈奴单于的主力军团相持于沙漠。卫青使用疑兵战术,以两翼环绕流动于单于周围,大败匈奴主力。这一场战役对于匈奴人是最大的打击,此后许多年,匈奴帝国的活动范围,只得局限于大漠之北,即今天的外蒙古一带。

汉朝也为这次决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辛苦培育多年的骑兵几乎损失殆尽,出征时14万军马,回来时不满3万,再也没有大举用兵的能力。

西汉与匈奴的争霸战争自此基本上告一段落。

此后二十年,两国关系极少出现重大变化。汉武帝在大败匈奴之后开始向中国的南方发展。

公元前110 年灭南越(今天的广东和广西),不久降服东南的东越(今天的福建)和西南的滇王。

公元前108 年,又征服朝鲜王国。

公元前110 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安西四郡,以此为根据地,汉朝开始深入西域。此后,又西征楼兰、车师,

控制西域的交通枢纽。公元前104年,汉将李广利率军远征大宛,立亲汉派为王。

这次胜利之后,整个西域,处于汉朝的控制之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