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棉湖说客 | 念想永昌古庙前的那棵大榕树

 风吟楼 2017-10-07

念想大榕树

古色古香的永昌古庙面朝云湖,古庙前不远处,有小镇仅存的古寨门——永昌门。走出古寨门,右边耸立着一棵高大茂盛的大榕树,从远处观望,它好似一把巨大的绿色雨伞。

大榕树前面是云湖,湖上有曲折盘卧的古石板桥,榕树前面的小路通往古桥,小路两旁有麻石阶,可走近湖畔戏水。



△图片为李维逸先生摄于上世纪7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云湖的湖水还算洁净,每逢夏季,镇上不少人喜欢到那儿游泳。一些会游泳而且水性比较好的人,喜欢站在石桥头的涵道上面,然后纵身跃入水中,那飞溅的水花与欢呼声融在一起。

那时,父亲长期被单位派驻汕头工作,每个月会返回单位处理工作事务。夏季,父亲返回家乡时,忙完工作,会带上哥哥和我到云湖游泳。与我同龄的少年大都会游泳,但是我还不会游泳,刚下水,心慌胆怯,紧紧牵着父亲的手不敢放松。在浅水区,父亲教我怎样憋气、耳朵进水怎样处理……游累了,我上岸,走到大榕树下歇息。


△图为作者在2010年的国庆期间拍摄的


这棵大榕树有多少年了,是哪年种下的?没有谁知道。粗壮的树干,要两三人手拉手才能合围。这把绿色的“大雨伞”遮荫蔽日,消融暑气,茂盛的树权枝横叶展,在树下享受和风吹拂,纳凉避暑,感觉十分爽!

在潮汕地区,人们喜欢将榕树称为“神树”,并赋予它独特的民俗文化意义。在潮汕语音中,“神”与“成”两字的读音相同,“成”字表示“成功、获得”,因此,“神树”便蕴含了“成功、收获”的意义。这种民俗文化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每年春节期间,有一些地方的百姓会折神树树叶,与竹子的枝叶绑在一起,挂在家门口,取这两种植物的语音,希望新年家门纳福,有“成(神)有得(竹)”。



那个时候我并不理解这种民俗文化的意义,只是每逢见到有人攀爬上这棵大榕树折枝杈时,感觉有点纳闷,心里想这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大榕树结有树籽,像黑豆那样大小,经常掉到地上,聚集在树下的小朋友捡起树籽,当“子弹”扔着玩,玩出一身汗,便沿着麻石台阶走到湖里打水战。

大榕树像一个慷慨的人,只是默默地无私付出,付出绿荫、付出吉祥,静听孩子的欢声笑语,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与小镇的人们平和相处,从不祈求任何回报。


△2015年7月份永昌古庙前的古榕树倒塌场景


历经岁月的风雨沧桑,大榕树日渐苍老,根部躯干遭受雨淋虫蛀,2015年夏季一个下午,这棵大榕树承受不了岁月的摧残,轰然倒下,残枝败叶散落一地。人们甚感意外,一直以来习惯于它悄无声息的奉献,没有留意它病入膏肓,直到失去了它,惋惜的声音才一阵阵泛起……那年国庆节,我回家乡棉湖,特地去永昌门,见到大榕树只剩下树头残留在那儿,昔日枝繁叶茂的英姿荡然无存!一抹淡淡的惜别之情,泛起、荡漾。

2016年,我回棉湖过春节,到永昌古庙祈福,这次见到一棵新植的榕树耸立于原大榕树的位置——似与失联的老朋友重逢,感觉亲切。


△2015年12月份永昌古庙前重新栽种榕树


失去的旧时风景已不可重返,唯有心中的绿色希望滋养心灵,在永昌门外栽下不只是一棵榕树,而是对宜人美景的重塑,更是对和美生活的殷切追求。



作者:林毓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