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增城农村自建房设计

 含萬樓樓主 2017-10-07

2012-10-16


年初的时候做了一个梅州客家人的农村自建房设计,自我感觉不错,客户和同事也都认同,但是完成图纸之后慢慢开始有些不安,担心自己的设计对整个客家村落是否是一种积极的影响,也许我们的现代风格太霸道了? 



尽管我们想了一些办法使得建筑能够充分地融入环境,但主要针对的是山体这个自然环境,对于其他已经存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客家老屋,就没有那么多的尊重,采取的是一些西方建筑师惯常采取的“拉开距离、强烈对比”的态度。我对这个决定始终不是十分地确定,只是目前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总不能让我们设计一个修旧如旧的假古董放在那里吧……就算看上去和其他建筑协调了,那5年后大家都拆了重建,你又跟谁协调去?明年竣工的时候我一定要去现场看看,亲自感觉一下,才能最后做出判断。


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安,贯穿我所有项目的设计过程,使我很是折磨。后来,我忽然想起一位老友的话,说:如履薄冰的态度,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于是心里释然了许多。


最近,另一个客家人的自建房设计也完成了,地点位于增城,看到现场图片的时候,使我想起了深圳的客家村落。



下面是现场的照片,这四座房子并不是一家人,而是分属于三家人,却能够保持几乎相同甚至对称的格局,如果没有相互尊重的风气,是不可能实现的。



下面这是深圳的客家村落,现在已经被政府征用,改成了版画基地,招募一群画家在里面创作,试图打造一个文化产业园区。







客家人的村子真的很有一些值得咀嚼的味道,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村民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礼让,或者有传统的宗法制度在起作用,所以即使没有整体规划设计的存在,你也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些村落的布局是很有规矩的,没有人会过分地强调自己,大家都充分地尊重已经存在的历史和事实,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试图融入整个氛围。经过数百年的自然生长和人们的自我约束,这些村落看上去既有浑然天成的随机和灵动,也有人为的规矩。


为什么人们觉得乌镇、丽江这样的古村、古城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




我猜测,人们是看到了高度成熟的农业社会在人际关系、生产关系和文化表达等等各个层面都自然流露的成熟之美。如果我们的黄粱美梦不被铁蹄惊扰,就这么梦下去,也未必是件坏事。


然而事实是我们都已醒来多时,痛定思痛之后,新的征程已经上路,此时再勉强地来个回笼觉,怕是真的不合时宜。


因此,在新的客家自建住宅的设计中,我还是采取了与传统对立的态度,也可能因为我仍旧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所以也继续在不安中,如履薄冰地工作下去。

好在我们的方案,比起邻居们自己发明的现代建筑看上去要好一点。




邻居的新房子是这样的:



这是我今年以来最朴实的设计,没有任何用多余的元素,所有东西都是有功能才有形象的,没有坡屋顶,没有琉璃瓦,没有巨大的悬挑,没有大面积的玻璃,没有挑空的大厅。业主也喜欢这种风格,简单实用,柱子上下对齐,洗手间也上下对齐,尽量不搞花哨的东西。这也就是基本建筑了。




业主没有太多的钱投入这座房子,我也正好希望能继续探索一下一座房子最基本的做法能够基本到什么程度。当然这个设计远远不是我理想中最基本的设计,还可以更简化,更精炼,更出彩。但是这次尝试对于我的基本建筑这个设计方向,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