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药制剂国际化盈利之道: 争夺定价权,拓展国际市场(PPT 文字实录)

 Jeffjunsu 2017-10-08




演讲开场语


主讲人-王征野:

非常感谢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医药国际化这个大的话题,有一点诚惶诚恐,因为前面的曹博士和沈博士都是海归,都是业界的大咖,他们在国际化的领域里面非常有经验。博瑞还是一个后起之秀,我们还是一家中小型的公司,很多方面还要向两位大咖学习。

 

刚才已经介绍了,我是医学背景,在外资企业负责销售和Marketing,我的背景是市场出来,08年进入博瑞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产品立项、销售和商务策略的制定。 



简单介绍一下博瑞: 博瑞是以高端仿制药为核心业务的一家公司。从技术研发开始向下游延伸,涉及到中间体、到原料,到制剂,公司80%的收入来自海外,其中70%以上来自欧美。

 

今天的话题是 “争夺定价权、拓展国际市场”。国际化是一个话题,我认为真正国际化是去海外市场赚取美元,如果是不挣钱的国际化,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是耍流氓。当然每个公司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都有一个学习和铺垫的阶段,可能一开始没有赚到很多钱,如果是作为进入一个行业学习的铺垫,是可以理解的。

 

今天讲四个议题:第一,医药行业为什么拓展国际市场;第二,国际化的几种模式;第三是国际市场的特点;第四,如何抢夺产品定价权,重点讲一下如何抢夺产品定价权。这一块刚刚沈博士也讲了早、难、特,我会针对具体案例来讲。


第一部分 

医药行业为什么要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医药行业是高度依赖内需市场的行业,观察过去七八年的医药行业走势(见PPT)可以发现,行业已经从高速增长进入低速增长,因为市场和政策的调控原因,预计未来至少五年还是低速成长,也就是整个市场的天花板比较低,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结构性调整,而在调整过程中强者恒强,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有资金、有团队、有渠道、有品牌,会占有一定的优势。整个行业洗牌的过程,是一些优秀的上市公司高速成长的过程,也是一批新兴公司快速崛起的机会。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优秀的企业继续高速成长。总体而言,医药行业进入低速状态。我们也看到,如果把中国的医保增速也画一个曲线,从2010年到现在,与医药工业整体收入走势相似。医药工业高度依赖医保支付,今后医保不可能继续高速增长,到海外市场寻求商机也就成为寻求高速增长的医药企业的一个途径。

 

整个行业的洗牌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政府从2015年开始就出台了很多文件,从研发端开始,涉及生产和流通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研发环节审批制度发生改革,一面药品重新分类,加快审批,让新产品更快进入市场,加速新陈代谢,一方面对存量市场,提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要求。临床研究环节,也加强了临床实验基地的核查。生产环节加强了生产监管和飞行检查,工艺核查。安检、环保等方面监管大力加强,甚至一票否决,最近石家庄整体都限产、停产就是案例,整体来说会对供给侧造成很大影响。过去改革多数在供给侧,近两年改革力度更大了,医药工业基本上已经是市场机制运行。另一端,从支付端看,真正的改革不大,但是未来两三年里面支付方的改革会非常大,医保目录的调整,医保支付价,医保控费等一面制约了行业的发展速度,一面也在优化行业的结构。总体而言,支付方还是一个行政性的因素更多。

 

在中国的医药出口当中,占整体医药供应比例非常低,大概不到10%,所以医药国际化以前是伪命题,是比较小板块,而且这个板块涉及的面比较大,涉及中间体,原料药,化药制剂,中药,生化药,植物提取等,总体而言附加值低,甚至一半以上是原料中间体,真正制剂的出口少之又少。

 

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医药出口的增速是下降的,2015--2016年后医药出口整体甚至略有下降,主要是占据份额比较大的50%以上的原料中间体出口量增价减,最后总体是小幅度回落。但是我们发现一个很好的趋势,本土企业的制剂出口在大幅度的调增。这是一个新兴的力量,虽然目前看体量还是很小,但是发展很快。

 

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制剂出口金额(见PPT)有32亿美金,整体增幅是8.4%,但是其中50%是所谓的原料加工,也就是外企原研公司进口原料药,在中国加工成制剂再返销到全球各地去,这是加工出口。而真正国内做制剂的本土公司做制剂然后出口的只有16亿美元,真正出口欧美市场的只有5.5亿美元,绝对量很小,但是有23%的成长,如果看2016年的数据,这个绝对值已经翻番,超过10亿美元,依旧保持快速成长,这是行业调整,迎接国际化过程中最令人欣慰的迹象。

 

反过来看,全球医药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这个数据前面两位博士刚刚已有所介绍。中国的市场是绿色板块的市场(见PPT),在全球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全球主要市场的德国、美国和日本,整体仿制药市场都有4%--7%的增长,发展比较健康。简而言之,国际仿制药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另外,国内政策改变以后,国内的标准和市场都在逐渐跟国际接轨。也就是说,今天你不出去国际化,未来中国市场也会逐渐跟国际化接轨。以前中国医药不接轨国际化是因为中国标准低,随便做可以轻松挣到快钱,企业没有动力挑战国际市场。随着新的行业政策出台,中国的质量标准,质量体系要求等未来和国际是接轨的,与其如此,为什么不先走出来看看。

 

拓展国际市场中有几方面驱动因素:第一,有一些大企业已经在国内做到非常大的份额,类似恒瑞等,需要新生的蓝海市场,需要拓展国际市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二,也有一些企业通过中美双报来保护国内市场的价格,第三,还有像华海这样原来是原料药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到制剂来提升产品附加值。第四,有些企业是把国际化作为一个发展战略看待,期待在国际化金成中提升运营效率,组建国际化团队,超越竞争对手。第五,也有些公司国际化的动因是做市值管理,第六,有些公司通过国际收购,买一些公司来做资产的保值等,优化资产配置。


第二部分

国际化的几种模式

国际化有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资本推动型,就是有钱,就是买、买、买的,看到好的资产、好的研发团队、好的项目、好的工厂、好的销售渠道、好的销售公司都买下来,作为海外的布局。

 

第二种是沈博士讲的代工模式,原料的代工、制剂的代工,国内有做的比较好的公司,像博腾、九州,双城成是做冻干注射剂业务的。

 

第三种是比较大的未来的主力军,产品驱动型的模式。类似华海、绿叶、恒瑞,这里面还包括联亚。

 

第四种是混合模式。前面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任取两项或者三项都有,比如说恒瑞现在是产品驱动型的,也有些国内的公司产能设计较大,目前国际化初始阶段市场拓展跟不上产能,采用接受委托代工的模式,分摊费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也是可取的,其实主要是看怎么把效率做得更高。但我个人对加工贸易型的模式不太看好,中国的各项成本长期看都在上涨,成本没有竞争优势


第三部分

国际市场的特点

国际市场刚才两位博士讲得非常多,我从市场角度来考虑。

 

最大的不同是市场的不同,这个市场不同包括:

 

第一是疾病谱不同。欧美市场是经济发达市场,亚非拉是发展中市场,中国是处于中间,疾病谱和用药品类的变化正在向欧美靠齐。二十年前,中国市场是以抗生素为主要产品,成长很快。如今肿瘤和糖尿病是最热的话题,目前,中国虽然抗生素还是最大的品类,只是增长相对较慢,而肿瘤、糖尿病等等一些慢病,用药体量在快速成长。在欧美国家,中枢神经系统、老年病比较多,寿命更长,所以帕金森、精神领域的产品比较多。

 

第二是国际市场竞争者多,价格变动快,是价格驱动、价格充分竞争的市场,跟我们国内高额促销回扣的模式不同。

 

第三是渠道不同,经过多年发展以后,欧洲、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渠道是被高度垄断的。

 

第四是定价模式不同,我们国内是价格定的越高越好,留足足够的空间切分给医院和医生,国外则是直接的价格竞争,价格越低越占据竞争优势,直接让利给病人。

 

第五是市场渗透不同,国内一个新产品上市以后涉及到招标、进医院、开科内会等等,可能招一次标需要五、六年,新产品市场导入非常慢,起量也非常慢,比较复杂。而国际市场渗透率比较高,仿制药上市,一般第一年已经基本覆盖,两年实现完全覆盖。没有行政性的条条框框。

 

第六是市场利益者不同,在国际市场上面,药品最终的受益方是病人,在中国来说目前是病人 医生 医院,利益链上的环节比较多。

 

以上都是市场环节的不同。

 

生产质量环节方面,首先是质量体系不同,其次是质量标准不同,中国是按照中国的药典,国外是按照 ICH Q7的要求,一个是国内标准,一个是国际标准,有很大的落差。研发注册环节,研发标准不同,注册法规不同,注册的途径也不同。

 

整体而言,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有巨大的差别。这个差别体现在上述的各个环节中。没有认识到这个差别,就做国际化,只能是看中一个点,而不是整体的理解这个事情。中外之间的差别是系统性的差别。

 

举一个例子,我们来比较两个市场的不同。2015年全球前十位的单产品(见PPT),国外我们看到它的适应症,比较多的是自身免疫、肿瘤、糖尿病这类的产品。这和他们的疾病谱是相符合的。在国外基本上是一些单抗,刚才有人提问是不是以后是大分子统一市场、一统江湖?我并不这么简单的理解,主要原因是单抗单价卖得比较贵,数量来看并不是特别大,新的研究表明,我们对于所谓精准医疗,靶向治疗的认识还处于浅表的阶段,虽然它是一个趋势,但是并不可能完全取代小分子。我们看中国2014年的数据,2015年的跟它相差不会太大。这里面真正的治疗药物,这十个当中主要是3个,一个是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和布地奈德,其他的产品几乎都是安慰剂,这样的产品依靠高额的促销迅速占据中国市场很大的份额,就是所谓的中国神药,这样的产品可以国际化吗?显然他们在国际市场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

 

以美国为例,三大渠道商基本垄断了美国的渠道,渠道的话语权很大。

 

中国和印度相比,一个是DMF,一个是ANDA,总体而言,申报数量和已经注册的数量不在一个数量级,主要原因是印度很早就是拓展国际市场,相比中国有先发优势,这个先发优势大概有十五年左右,同时印度的英文口语交流非常方便,这是印度医药工业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未来,我个人的看法,也和沈博士一样,个人觉得中国医药工业以后去超越印度,只是时间的问题。为什么呢?我有几个例子和切身的感受,印度的合作伙伴要买一个制备液相,印度买不到,需要到中国进口,中国在国内就买得到。印度的公司要卖冻干机,印度没有,进口的是中国的厂家产品。中国工业整体的门类是非常齐备的,中国工业的基础比印度好,中国的人才团队这几年随着大量的海归回来,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在迅速提升。

 

之前中国医药行业为什么落后印度?主要是不重视国际市场。就像前面讲的,中国真正出口的是什么东西?维生素C、维生素B,这些东西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化工品。真正制剂这一领域涉及到很多法规和质量体系,这一块中国的医药主力以前是没有做的。刚才沈博士说恒瑞也是2006年才开始做国际化布局和准备的,他们已经是国内比较早有国际化视野的公司。最近这几年国际化才在业内热闹起来,一些行业的优秀公司开始涉足这个领域,用各种模式试水,因此我相信中国医药工业是可以超越印度的。

 

这张图说明在美国市场仿制药价格是快速下跌的(见PPT),第一条实线是口服的这条线,口服药价格第一年会降到66%,第二年74%,第三年77%,第四年78%,三四年以后到80%。这是一个平均的,各个产品的竞争性不同会有差异。整体所有的药综合在一起是上面的虚线,下降的幅度和斜率比口服药缓一点,主要原因是因为口服药竞争非常激烈。我们也反过来讲,如果有一条平均曲线是在这个上面,那应该是有一些产品的曲线比平均线还要再高一些,我想有这样的曲线的产品就是我们要追求的产品,也就是说,它的价格下降较缓,毛利又较高,这是我们都想达到的。


第四部分

如何抢夺产品定价权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怎么抢夺产品的定价权。

 

我们觉得产品定价权从四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产品的选择。选什么样的产品呢?选难、特、新的产品。

 

第二,提早布局。如果这个产品不是那么难、特、新,或者即使难、特、新,也要提早布局。以求获得理想的市场地位和价格,早期上市,锁定合作伙伴。

 

第三,实施专利战略,用专利打破产品生命周期,提前上市抢占仿制药市场。

 

第四,通过更加灵活的商业模式让产品尽快上市,让价值链延伸到下一个环节,和合作伙伴分享收益,至于怎么来做,完全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公司战略选择切入点。

 

 

首先,我们谈谈“产品的选择”。

 

美国市场,我们会选择相对比较稀缺的产品,

 

第一大类是呼吸系统的吸入制剂,这个领域的技术难度很大,有给药的装置的问题,这是工程问题,也有药物粒径的问题,这是药学的问题,有些问题不是医药公司擅长的有机合成和制剂技术,还包含了工程问题,某种程度上有跨界的问题,谁先做了跨界的事情,把这个做好了,这个蛋糕就是谁的。

 

第二,同样的道理,妇科的例子也是这样,黄体酮是很多女性有先兆流产都用,每天打一次,打一个月,这个黄体酮是油针,打下去非常痛,肌肉注射之后局部不吸收,会有一个硬的小结节,非常痛,很多人不愿意打。这种产品怎么做?国外做成一个环,阴道给药,这要做大量临床研究,要花很多钱,这个门槛比较高,国外有公司Teva现在在做这个事情,一旦做成这个问题,相信任何一个可以支付的女性肯定都不愿意打30天很痛的这个针。这个市场非常大。

 

第三,眼科给药跟呼吸科的药比较类似,眼科的药也涉及到渗透压以外,还需要符合FDA要求的生产线,在生产药品的同时和眼药水装置一起生产罐装了,这跟传统做药科学的知识不完全一样,因为知道的人少,所以开发这个产品的人少,投入的资金相对比较大,做的就更少。但是一旦进去,这个产品获批,就会非常的赚钱。

 

第四,粉针改水针,美国的医院希望拿来就用,药厂生产好以后,医院拿过来直接注射就好了,减少配置的成本和可能存在的污染,这是非常受欢迎的。

 

第五,技术壁垒高的产品。所谓技术壁垒高有几种,一种是原料很难合成、很难发酵,制剂处方工艺很难开发,稳定性很难做到。高毒性高活性的产品怎么做好系统,保护生产线人员不受污染,每一个都成为技术壁垒。

 

第六,特殊制剂,比如说肾透析的产品和配套的产品,还有介入治疗的产品,怎么用有效的药物既能把血管封住,又能把药物输入进去。当然还包括特殊的生产设备的产品,比方说热熔挤出设备等等。

 

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是刚刚讲的磺达肝癸钠,这个产品只有原研和Dr.Reddy两家上市,专利过期很多年,但是合成难度大,市场一直没有新进者。博瑞的磺达注射剂计划在美国上市。刚才恒瑞的沈总说他们的磺达也要去美国上市了,美国市场非常大,如果未来竞争的是中国公司,谁输谁赢都没有什么关系。

 

第二个是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这个产品原料药需要发酵半合成,有技术难度。制剂要做成冻干,这个产品非常不稳定,需要零下70度储藏,这个产品在欧洲市场4亿美金,专利明年到期,每年成长15%。我们公司就和欧洲的一家公司合作,共同申报了这个产品,已经被欧洲批准通过,2017年4月份,也就是明年专利到期了就可以上市销售。在这个产品上面,竞争对手遇到了问题,产品上市可能比我们晚半年,这半年对我非常有价值,我们可以抢占定价权,抢占市场。

 

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酒石酸美托洛尔,这个在市场上叫倍他洛克,100毫克的价格大概是0.22美元/片,50毫克是0.17美元/片,25毫克是0.15美元/片。这个产品一般是一天两次。后面有开发了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现在这个产品含原研在内有五家获得批准上市,真正上市销售的有三家,原研年销售7亿美金,整个市场接近10亿美元,这个产品我们和合作伙伴合作,已经通过USFDA现场核查,2017年在美国准备上市。这个产品没有专利问题,但是有技术know how问题,这个产品可以掰开了吃,如果是传统缓释片一掰就完了,这个产品比较特殊,是微丸包衣后压片,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但是流化床要定制,也就是在技术和工程方面是直接相关,做整个的BE也不太容易。这个产品在美国上市就会获得非常好的回报,五六千万美金一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已经把这个价格算到了专利药的20%左右的价格来做压力测试。

 

再看几个业内比较清楚的产品案例,一个是艾日布林,乳腺癌方面的一线用药,美国市场销售4亿美金,合成步骤长,药学研究复杂,没有仿制药上市。我们已经开发了原料药,即将申报DMF。这个产品是合成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把这个做好了,公司的技术能力就不用做广告了。第二个产品是纳米静脉注射铁剂,包括了超顺磁氧化铁和羧基麦芽糖铁,市场超过5亿美元,我们已经完成开发,在非法规国家进入临床实验。这个产品要上市需要到2019年。

 

 

下面我们说说第二点,“早期介入提前布局”。

 

我们的一个产品,至少提前5-10年卡位,我们从小试到中试,到验证,然后提交注册文件,通过现场考核,然后等待批准,一般国外公司至少提前专利到期2-3年以上就把所有的上述工作都完成了,有些需要更早,需要提前5年以上,因为很担心流程当中出任何问题要给自己留机动预备时间,所以一般提前5-10年是必须的,早一点的提前10年。我们第一个产品明年会上市,因为我们对产品立项研发比较早。

 

举两个案例,第一个是吡美莫司,这个产品2015年申报了DMF,全球有三家,我们博瑞和大药厂合作挑战专利,而且和他分享市场,分享制剂的收益,这个ANDA权利是他的。因为博瑞是一个小公司,面临大的诉讼费用我们不愿意承担,而且打官司我们不太熟,我们希望它帮我们一起来做。这家公司后来大厂收购了,我们现在成了主要供应商,这个产品开发非常早。

 

第二个产品是沙格列汀,这个产品2021年化合物专利到期,我们2012年到2013年开发中间体和原料药,离专利到期还有10年,可以说这个专利到期以后我就是他们的主要供应商。虽然这是一个原料的问题,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整个项目的流程会非常长,需要提前非常早的时间来介入。否则等到这个产品上市以后,现在这15家药厂已经被我们锁定了,任何产品的厂家跟他们联系最多是第二供应商,可能连第二供应商也轮不上了,也就是主要客户已经被我们抓住了。

 

 

下面是第三点,“实施专利战略”。

 

通过专利战略,来缩短原研药的生命周期。我们看到原研药在上市的时候一定有一个化合物专利,但是为了产品周期会部分不断开发晶型专利、药用盐专利、工艺专利、制剂专利、用法用量专利,主要是为了延长生命周期。原研一个产品的时候有很多不确定性,做到一期临床、二期临床的时候专利可能过了很久,等到上市可能有五年、八年,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开发后续的晶型,药用盐和制剂专利来延长生命周期。如果我们比较早的介入的话,有可能在晶型专利上获得一些突破,我们也拿到一些新的晶型或者新的药用盐,也可以开发新的专利,如果我们晚了,竞争对手就来了,我们就没有办法在化合物专利过期以后极早的进入。

 

举几个例子,比如恩替卡韦,2014年施贵宝在美国销售恩替卡韦3.28亿美元,39美元/片。2014年Teva无效恩替卡韦专利,享受180天独占期,定价20美元/片,我们提供非侵权的中间体,绑定了Teva,这是我们专利战略带来的机会。目前中间体出口的价格比国内原料药的价格还要高。



再讲两个原料药的案例,第一个是原研的晶型专利案例,原研的非达米星,主要是病人的伪膜性肠炎,化合物专利过期了,但是晶型专利2027年到期,因为我们做得早,把这个晶型占住了,如果我们做的晚就可能被别人专利掉了,我们做得早就有了新的晶型。因为有了这个新的晶型,我们就和美国的合作伙伴Teva和P4挑战专利,我们有较大的机会赢得这个官司,现在已经引发现场考核,我们等待这个产品首仿上市



第二个产品是泊沙康唑,这个制剂在美国销售4亿美元,晶型专利2019年到期,博瑞生物成功开发了泊沙康唑新晶型,原研已经放弃专利诉讼了,这个产品2017年上市。

 

我们看到一个米卡芬净冻干粉针,是一个冻干产品,需要用冻干机,冻干的产品一般稳定性不够,所以做冻干。第一个,在生活过程中,冻干相对水针来说有瓶颈。第二是临床使用过程中要把冻干粉配成注射液,又有很多的不方便和潜在被污染的风险,所以美国市场非常的欢迎水针,我们开发了水针,授权合作伙伴,现在在申报505B2。这个产品是因为跟米卡芬净药用上一样,安全上一样,但是提供了一个便利性,这对于市场的使用者的推广和接受来讲相对比较简单。美国一家大公司正在谈签约了,他们就愿意做这个事情。

 

综上所述,我们在超级抗生素这个里面建立了一个产品群,比如说抗伤口感染我们有了卡泊芬净,还有泊沙康唑,还有新型的抗真菌感染药,伪膜性肠炎我们有非达米星,我们还有达巴万星奥利万星,还有长效的抗真菌的一类新药,这几个形成了产品组合。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商业策略这个问题。

 

在早期介入以后,还是需要通过一些灵活的商业合作的策略,第一个是找到非常好的合作伙伴,第二是快速的让它上市。

 

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恩替卡韦,我们整个产业链是从高级中间体到原料药厂商、到制剂、到销售商、到渠道商这几个环节。恩替卡韦中间体,我们和国际市场几个主要客户形成战略联盟,成为主要供应商,获得比较高的定价。

 

第二是泊沙康唑原料药,因为是新晶型,使得原料药可以提早上市,获得市场先机,也获得较高定价,因为有这一点优势,就有助于锁定优质客户。

 

第三是卡泊芬净,我们从起始物料中间体到原料药,都做得很好,但是我们没有注射剂,在中国选择注射剂的合作可能并不大,因为有信任的问题,所以我们选择欧洲、印度、美国的工厂帮助我们做代工。作为原料药的企业,让制剂厂商代工,主要原因是我有话语权,我这个产品利润够高,我可以分钱给他。卡泊芬净就是通过欧洲的CMO帮助我生产,这个权益我和欧洲合作伙伴一人一半。最后就是制剂分成。

 

还有,静脉注射铁剂艾日布林注射液,我们会把这些产品自己做到最后的注射剂,然后寻找销售代理,现在全球前十位的公司都在跟我们谈,我们的合作模式是里程碑收款 销售分成,掏一千万美金或者两千万美金,根据合作不同的产品来定,销售比例可能占60%以上,这就是所谓定价权。

 

整个国际的拓展,需要长期的投入,包括cGMP的体系建设,维护费和场地费,以场地费为例,原料药厂和制剂厂达到5.9万美元/年和27万美元/年,2-3年检查一次,维护费比较高。另外,DMF和ANDA注册费用,每年要投入非常多资金在里面,这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这个投入不只是投入在研发上面,也投入在团队上面,最后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这是为什么我们从08年起步一直做到现在为止都在做布局,今年大概收入3000多万美金,80%是海外的收入,但是这3000万美金是一个种子,明年有些种子开始出芽,未来五年里面,我们每年有一到两个产品在欧美上市,每年的收益会有大约在7000万美金左右,每年会增长。前期布局会使公司后面五年进入快速成长期,博瑞公司在明年也会进行IPO的申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