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秋,诗词、散文、小说里这么写过……

 虔诚的信念 2017-10-08

人有离合,月有圆缺

天象与人事有时能够对应

而有时也不能

譬如中秋月圆之时

相思的人不能相见

相见的人终要分别

质朴的童年早已逝去

盛象的衰败将露端倪

又有人聚人散,冷笛声起

而或杯空杯满,苦衷事息

……

我一直觉得

这些文人笔下的故事,想必是

在中秋月最圆最圆的一瞬间

从其光晕里偷来了一点儿

一点儿不属于人间的诗意吧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一剪梅·中秋元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中秋

余光中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月?

刀锋过处,落在我们两旁

中间是南海千年的风浪

寂寞是我的白昼惊短

悠悠是苦你的夜长

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

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

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

你像夜会渐渐丰满

从此夜长,梦恐怕会加多

单枕是梦的起站和终站

该你凌波而偏偏东来呢

或是我乘风去西南

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

姮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

且将你的,用海云遮住

让我夜深后来翻寻

附记:今年九月十三日,秋分巧与中秋相合。这样的巧合,上次是一九四三年,那时我还是个小孩,混沌未开,更不知道未来的太太在何方。中秋为家人团圆之夕,秋分为阴阳一割之日,乃兼而有之,真是美丽的矛盾了。

中秋的月亮(节选)

周作人

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

月亮在天文中本是一种怪物,忽圆忽缺,诸多变异,潮水受它的呼唤,古人又相信其与女人生活有关。更奇的是与精神病者也有微妙的关系,拉丁文便称此病曰月光病,仿佛与日射病可以对比似的。这说法现代医家当然是不承认了,但是我还有点相信,不是说其间隔发作的类似,实在觉得月亮有其可怕的一面,患怔忡的人见了会生影响,正是可能的事罢。好多年前夜间从东城口家来,路上望见在昏黑的天上,挂着一钩深黄的残月,看去很是凄惨,我想我们现代都市人尚且如此感觉,古时原始生活的人当更如何?住在岩窟之下,遇见这种情景,听着豺狼嗥叫,夜鸟飞鸣,大约没有什么好的心情,--不,即使并无这些禽兽骚扰,单是那月亮的威吓也就够了,它简直是一个妖怪。

等到月亮渐渐的圆了起来,它的形相也渐和善了,望前后的三天光景几乎是一位富翁的脸,难怪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喜悦,可是总是有一股冷气,无论如何还是去不掉的。只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东坡这句词很能写出明月的精神来。总之我于赏月无甚趣味,因为对于自然还是畏过于爱,自己不敢相信已能克服了自然,所以有些文明人的享乐是于我颇少缘分的。中秋的意义,在我个人看来,吃月饼之重要殆过于看月亮,而还账又过于吃月饼,然则我诚犹未免为乡人也。

月迹(节选)

贾平凹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 '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节选)

曹雪芹

且说贾母这里命将围屏撤去,两席并作一席。众媳妇另行擦桌整果,更杯洗箸,陈设一番。贾母等都添了衣,盥漱吃茶,方又坐下,团团围绕。贾母看时,宝钗姊妹二人不在坐内,知他家去圆月。且李纨凤姐二人又病。少了这四个人,便觉冷清了好些。贾母因笑道:'往年你老爷们不在家,咱们都是请过姨太太来,大家赏月,却十分热闹,忽一时想起你老爷来,又不免想到母子夫妻儿女不能一处,也都没兴。及至今年,你老爷来了,正该大家团圆取乐,又不便请他们娘儿们来说笑说笑。况且他们今年又添了两口人,也难撂下他们,跑到这里来。偏又把凤丫头病了。有他一个人说说笑笑,还抵得十个人的空儿。--可见天下事总难十全!'说毕,不觉长叹一声,随命拿大杯来斟热酒。王夫人笑道:'今日得母子团圆,自比往年有趣;往年娘儿们虽多,终不似今年骨肉齐全的好。'贾母笑道:'正是为此,所以我才高兴拿大杯来吃酒。你们也换大杯才是。'

邢夫人等只得换上大杯来。因夜深体乏,且不能胜酒,未免都有些倦意。无奈贾母兴犹未阑,只得陪饮。贾母又命将毡毯铺在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命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

这里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烦心顿释,万虑齐除。肃然危坐,默然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于是遂又斟上暖酒来。贾母笑道:'果然好听么?'众人笑道:'实在好听。我们也想不到这样。须得老太太带领着,我们也得开些心儿。'贾母道:'这还不大好,须得拣那曲谱越慢的吹来越好听!'便命斟一大杯酒,送给吹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细细的吹一套来。媳妇们答应了。

说着,鸳鸯拿巾兜与大斗篷来,说:'夜深了,恐露水下了,风吹了头,坐坐也该歇了。'贾母道:'偏今儿高兴,你又来催。难道我醉了不成?偏要坐到天亮!'因命再斟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只听桂花阴里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然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各人随心想向,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说话解释,又命换酒止笛。尤氏笑说道:'我也就学了一个笑话,说给老太太解闷儿。'贾母勉强笑道:'这样更好,快说来我听。'尤氏乃说道:'一家子养了四个儿子:大儿子只一个眼睛;二儿子只一个耳朵;三儿子只一个鼻子眼;四儿子倒都齐全,偏又是个哑吧。'

正说到这里,只见席上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轻轻叫请。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白闭闭眼养神。你们只管说,我听着呢。'王夫人等道:'夜已深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了,明日再赏。十六月色也好。'贾母道:'什么时候?'王夫人笑道:'已交四更,他们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一人在此。贾母笑道:'也罢。你们也熬不惯,况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尚还等着。你也去罢,我们散了。'说着,便起身,吃了一口清茶,便坐竹椅小轿,两个婆子搭起,众人围随出园去了,不在话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字整理:郭磊峰

排版:郭磊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