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荆州】(三)荆州三观

 Winfred吴 2017-10-08
荆州三观是个组团打包的国保,分别是太晖观、玄妙观和开元观。
看人家的游记,他们都是2012年以前去的,
玄妙观和开元观都很旧,很有沧桑感。
而现在,玄妙观修得太新了,与九老仙都一起打包,门票由原来的5元上涨到35元,
卖票的说,因为新开张,给的还是优惠价,原价60元。
开元观这次没看到,正在维修,看那临街的山门,确实太破旧了,
但修得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太晖观】太晖观的底版是朱元璋12子湘王朱柏建造的王宫,宋元时曾有草殿,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十二子,受封于江陵的湘王朱柏,由于笃信神仙,“善道家言”,遂于此量地造林,营建新殿,至次年落成,经占卜,得未济卦之六五,于是命名为“太晖观”,建造时有了盘龙柱、铜瓦等,有僭越之嫌。即将竣工时被人告发,湘王恐惧,于是将王宫改为道观。后因私印钞票获罪,遂闭宫门随全家尽焚。崇祯八年曾重修,有“遍数琳宫,独此雄甲荆楚”的美誉。




观内没有游客,只有两个泥瓦工在忙碌。

    朝圣门、祖师殿,建在条石砌成的高台上,台高八点二米,正面和两侧共有石梯三道。登朝圣门,得爬三十二级石阶梯。台阶很高很陡。三个观都是这样的特点,天门都建在高台上,让屋宇从平面拉伸到了立体。




青石栏板上雕刻的人物故事图案。






祖师殿的青石廊柱,其中6根透雕蟠龙,呼之欲出。

祖师殿四周,设有两米多高的围墙,围墙上镶嵌大小五百灵官,千姿百态。




    太晖观坐北朝南,前为山门,两旁建有钟鼓楼,进而为前后排列的四大天王庙、玉皇亭、观音殿。观音殿两侧有东西两大宫。东大宫后有娘娘殿、圣母殿;西大宫后有王母殿。

太晖观西侧的朱柏衣冠冢,明湘献王墓。

   《明史》载:柏“性嗜学,读书每至夜分”;喜谈兵,膂力过人,善亏矢刀槊,驰马若飞;“尤善道家言,自号紫虚子。建文初,有告柏反者,帝遣使即讯。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谥曰戾。永乐初,改谥献,置祠官守其园”

    湘献王畏罪自焚不久即平反昭雪,其衣冠冢位于太晖观西侧将台中学内,1956年被湖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2月因遭盗墓分子炸盗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646件。该墓为砖石结构,由前、中、后三室外加四个耳室组成,墓室南北长11.35米,东西宽8.8米,墓室内高4米,前室外顶仿硬山式殿堂建筑,青色“金砖”铺面,绿色琉璃瓦盖脊,两端筒瓦瓦当上装饰有五爪龙图案,墓室结构奇特别致,建筑工艺精湛,与太晖观交相映衬,共同构成湘献王地上地下两个王宫。

这些肯定是后来新修的。


    坐26路小巴在这个“太晖观”站下车,进入右边的小路,经过湘献王墓,即到了太晖观的山门。马路边这一垛垛的不知是什么?咱不懂农活。

   【玄妙观玄妙观始建于唐,现为明清建构。由山门、元碑、明万历玉皇阁、三天门和玄武阁等组成。玉皇阁三重飞檐,是玄妙观里最高的建筑。玄妙观观名曾多次变更。公元1009年,宋真宗下诏更名为天庆观,公元1297年,元成宗恢复为玄妙观,公元1339年,元顺帝赐题“九老仙都宫”,至清代为避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之讳,改名为元妙观,今名玄妙观。


    玉皇阁右侧方立有一高大的石碑“九老仙都宫记”碑和赑屃。此碑立于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34),是江汉平原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碑刻,碑文记述当时的玄妙观主持道人唐洞云被元顺帝封为八仙后的之第九仙。碑文为元代著名学士欧阳元撰写、元代书法大家危素手书,其史料及艺术值均弥足珍贵。也是荆州现存最早的碑刻。




    如今能够看到的只剩三重建筑,前为玉皇阁,中为三天门,后为崇台之上的紫皇宝殿,这些建筑均为明万历12年(公元1584年)重建。






九仙宫内的九老仙。


玄妙观修整一新后,旁边建了个长生街,专门做餐饮生意。



    【开元观】开元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故名开元观,唐后间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建。开元观位于荆州古城内,与荆州博物馆毗邻,而且博物馆的兴建曾占用了开元观部分地皮。如今的开元观与博物馆同处一个院落,与博物馆相邻的山门已经封闭,参观开元观得从博物馆大门进入。

这是临街的山门。

    开元观坐北朝南,占地约5000平方米,站在山门处沿中轴线朝北望去,依次是山门、雷神殿、三清殿、天门、祖师殿,除山门外殿宇保存尚好。

正在修葺,用蓝色围栏挡了起来,什么都看不到。
修葺的公司为杭州的一家古建公司。


我的相关日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