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善待学生无非“三种类型”,你是哪种?

 好兔爱教育 2017-10-08

教师善待学生大体有三种原因:源于爱心,出于同理心,基于责任心;教师对学生的善待也可相应分为三种类型:尽情地善待,尽心地善待,尽责地善待。


吴康宁:教师善待学生的三种类型


教育实践所需遵循的原则中有些已成基本常识,近乎于不言自明。譬如,“教师应当善待学生”即属此类,谁不知道善待学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首要前提呢?当然,知道不一定做到,在如今心浮气躁的功利化社会里,善待学生的教师到底能占多大比例呢?答案恐怕不乐观。


不过,笔者这里关注的倒不是善待学生的教师到底能占多大比例的问题,而是想探讨一下教师究竟是因为什么样的缘故才去善待学生的,分析一下教师对学生的“善待”本身是否也有一些不同类型。


就笔者长年观察来看,教师之所以会“善待”学生,大体有三种原因。与之相应,教师对学生的“善待”便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原因是教师怀有“爱心”。


确实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真的是爱儿童、爱学生,那是发自内心的爱、深深的爱;他们自觉地扮演着爱的天使的角色,仿佛自己就是为了爱儿童、爱学生而降临人间,自己的天职就是呵护人类未来,帮助学生成长。爱儿童、爱学生已经沁入他们的心灵、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的一种人生价值、一种精神品质,成为他们的情感所在、力量所在、智慧所在。


怀有爱心的教师必定会善待学生。他们对学生百般疼惜、千般呵护,呕心指导、沥血帮助。因为有爱心的强大支撑,他们对学生的善待可见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没有附加条件,不求任何回报;二是能够持之以恒,几十年如一日;三是经得起遭遇不公、受到委屈、生存窘迫等任何外部不利因素的考验,无怨无悔;四是他们对学生的善待有时甚至会超过对子女的善待。这种源于爱心而对学生的善待,可称之为“尽情地善待”。


第二种原因是教师具有“同理心”。


具有同理心的教师虽然并未打算扮演爱的天使的角色,但他们敬畏“天地良心”;他们常态性地对他人有恻隐之心,对弱小者、年幼者有相助之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他们理解他人时强调的前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也勿强施于人是他们要求他人时奉行的准则,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是他们同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常常采取的应对策略。


所有这些,都使得具有同理心的教师同样会善待学生,他们对学生的善待同样也发自内心,而不是外界施压的结果。在同理心的驱使下,他们会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他们对学生的善待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会用心尊重学生,因为他们知道学生和自己一样,应当享有人的尊严和公民权利;二是他们会耐心帮助学生,因为他们知道学生和自己不同,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之中,经历着成长的烦恼;三是他们会细心区分学生,因为他们知道学生之间千差万异,不可众人一法。这种出于同理心而对学生的善待,可称之为“尽心地善待”。


第三种原因是教师持有“责任心”。


这里所说的责任心倒未必全都是“为社会贡献人才,为国家培养栋梁”这种“使命担当”意义上的,而是也包括遵守职业规范、践行工作要求这种“职责履行”意义上的,它所凸显的就不是上述第一种“爱心”所展现的“高尚的精神境界”了,也不是上述 第二种“同理心”所呈现的“良善的心灵底色”了,而是教师的“起码的职业素质”。


因此,持有责任心的教师也会善待学生。他们不会去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学生,而是会努力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他们不会对学生无理苛求、敷衍了事或误人子弟,而是会尽力做到实事求是、认真指导、诲人不倦。这里可能也有爱心或同理心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有关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工作守则中有相应的明确倡导和明令禁止,他们不想犯规,不想失责,不想因此而产生负疚感。这种基于责任心而对学生的善待,或可称之为“尽责地善待”。


编辑:校长会(xiaozhangclub)

来源:无索味。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