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常鲜花电商逐步受青睐,然而前景会是一片蓝海吗?

 中意唐 2017-10-08


前不久,第三方数据机构艾媒咨询发布了一份《2017Q1中国鲜花电商市场研究报告》:2017年上半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达51.4亿元,2019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00亿元。其中独立鲜花电商平台占比达11.5%,日常鲜花市场体量将超过300亿,且还在呈增长趋势



实,鲜花电商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不过,以“礼品鲜花”为主要产品的传统鲜花电商,因为销售瓶颈和人们长期以往的消费习惯,使得销售市场一直不景气,存在感比较弱。


事实上,在2015年荷兰花卉协会公布的数据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日常鲜花消费在整个市场占据高比例,荷兰和英国甚至超过礼品鲜花,分别达到60%、57%。而中国的日常鲜花消费占比,仅仅只有5%。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以装饰性和观赏性为主的鲜花大都是以礼品的形式出现在婚庆喜宴、乔迁开业、周年纪念等特殊节日和场合中。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会为这种情怀消费买单。


随着消费升级,海外的消费观念日渐被国人所肯定、接受并趋同,一种从“礼品鲜花”产品中细分出来的“日常鲜花”开始冒出笋尖。


于是,以日常鲜花订阅为主要模式的鲜花电商井喷式出现,比如Flowerplus花+、爱尚鲜花、花店时间、roseonly、泰笛鲜花等。


近两年,日常鲜花消费市场逐渐被打开。然而,前景广阔却又伴随着诸多痛点的日常鲜花电商,谁能从市场激烈的博弈中存活下来?如今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日常鲜花电商行业的前景,是一片蓝海,还是背后布满荆棘的烧钱之路?


日常鲜花电商的生存现状


有机遇就有挑战,这是永恒不变的市场规律。爬上了风口的企业,将面临的是更大的风力级别。


挑战之下,有的企业能够稳住脚跟,有的企业却似乎奄奄一息。


Flowerplus花+

2015年初,拥有丰富创业经验的王柯,把眼光转向了国内日常鲜花消费市场,借着互联网造势的他,成立了Flowerplus花+鲜花电商品牌。


“用鲜花点亮生活”。——Flowerplus花+


Flowerplus花+的核心产品是日常鲜花订阅,从最初的两种产品拓展至现在的数十种,并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合细分出多个系列,意图“培育人们日常用花、赏花的消费习惯”。


Flowerplus花+目前的运营模式主要是“线上订阅+产地直销+增值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企业根据消费者按月订购的套餐,为他们进行个性化订制,同时采取每周送一次产品的形式,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Flowerplus花+首创的“包月套餐、一周一花形式深受25~38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喜爱。


供应链是鲜花电商行业关键环节。Flowerplus花+采用买断或合作的花源供应方式,在全国自营6000亩的花田,同时与国外的鲜花产地合作创建了种植基地,意图严格把控采购和种植源头。


除此之外,王柯表示他十分重视鲜花预处理环节,经过一年多得时间,探索研制出了一条32道工序的自动化处理流水线,目前正实行全程冷链运输,再采用“C2F”(Customer -to-Factory)反向定制,利用自营花田或合作花田,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产品,降低损耗成本。



在物流配送环节方面,Flowerplus花+采用集中配送、路由跟踪的方式,整合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各地建立配送点和自提点,48小时内送达用户手中,旨在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度。


根据Flowerplus花+方面发布的数据,经过两年的探索,Flowerplus花+已经吸引了400多万用户,月发货量超过200万,单月销售额最高时过亿,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超过4亿人民币,前几个月完成上亿元的融资,目前已实现盈利。



再来看一个陷于囧途的鲜花电商:


爱尚鲜花

“最痛苦的应该是去年(2016年)。”爱尚鲜花创始人邹小峰谈及创业之路时说道。



2007年到2017年,爱尚鲜花的十年之旅并不顺畅。“刷单门”事件还未散去,2016年的财报就无情放出爱尚鲜花净亏损额为5659多万元的数据。


作为诸多鲜花电商中只有两家挂牌新三板之一的“爱尚鲜花”,为何深陷囧途,至今还未“翻身”?


十年前,爱尚鲜花成立,率先采用O2O垂直电商模式,“先送花后收款的”方式让爱尚鲜花在第一年就赚得一桶金,后续也迎来了达晨创投、浙商资管、鼎峰资本等投资机构的融资。


但是,供应链的复杂体系,产业特有的专业要求、物流系统的不完善,让爱尚鲜花一路过来遇到了很多的大坑。


随着鲜花电商市场的逐角越来越激烈,爱尚鲜花还陷入价格战。邹小峰曾在业务方面做了大量的终端运费补贴和低价促销活动,试图利用低价竞争的手段获取用户,结果却造成较大的亏损。


同时,爱尚鲜花在挂牌新三板时自爆从2013至2015年,在淘宝网、京东等一些电商平台连续刷单26万笔,累计产生3000万元虚假收入。


挂牌之后,爱尚鲜花并没有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依旧按照以往的模式运营。


当时的爱尚鲜花,并没有抓住行业关键,在控制上游成本、打造供应链上存在诸多短板,导致关键环节十分脆弱,产品损耗率大,成本损失较多。


近一年,在市场的冲击下,爱尚鲜花才开始转型,目前已整合了12000多家线下花店,通过建立一站式采购平台,实行按月订制、基地直采、同城速递,实现下单后两小时鲜花送至消费者手中。



改造产品、降低成本、整合供应链,爱尚鲜花在近日发布的《业绩与业务发展交流会会议纪要》中提到,将在2017年第三季度开启定增计划,实现净利润500万元以上,2018年实现2000万元以上。


不过该数据受到外界的广泛质疑,不仅仅是企业的大坑难补,更是因为鲜花电商行业面临的诸多痛点,并不是一纸计划书就能解决的。


鲜花电商之行业痛点

消费习惯未成形

根据最近速途研究院《2017 Q1鲜花电商行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鲜花市场销售额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而鲜花电商交易规模则不过346亿元人民币。


消费者购买鲜花这一类生鲜产品时,对比电商平台,他们更习惯亲自挑选购买,所以线下实体店依旧紧握着大部分流量。


更主要的是,鲜花作为一种装饰、观赏的生鲜,并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虽然国人的思想与国外日渐趋,但其过程是缓慢而且很难有质的改变的,所以新客户比较难获得。


品质要求难达到

既然是专注于装饰和观赏的产品,用户的要求也相应的比较高。


而鲜花属于不易保存的生鲜类,又是“娇嫩”的农产品,对土壤、空气、水源的要求极高,面对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控的环境因素,造成的损害不言而喻。加上鲜花有自身独特的花期,容易造成供需不匹配的局面。


如果鲜花预处理环节出现任何一个纰漏,都会大大降低鲜花的品质,那么最后呈现出的产品必然达不到用户的满意度。


物流配送是难题


物流配送难题可谓是鲜花电商发展道路上最难解决的制约因素。


冷链保鲜、短时间运送、折损率高......


一位入局鲜花电商不久的创始人透露“从源头寻找花材并非难事,如何将鲜花运至仓库,再完好无损地送到消费者手中才是最头疼的问题。


鲜花电商都深知这一点,打造相契合的物流配送系统,意味着将投入较多的资金,由此增加的成本让本来损耗率就大的流程更难收获效益。



 鲜花电商行业虽然门槛不高,但要在供应链上独具优势,在上、中、下游中打通壁垒,从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绝非易事!


但无论如何,以Flowerplus花+、“花点时间”、“爱尚鲜花”、“泰笛鲜花”等等为代表的日常鲜花电商,正在颠覆传统鲜花销售模式,日常鲜花消费习惯正在渗透人们的生活。


鲜花电商道路的背后大概布满了荆棘,前景也还是一片不成形的蓝海。未来他们将如何发展,或许还需要更多的考量与等待。


文:F君

来源:全球IT观察(itguancha5),已获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