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材施教”为何如此困难?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7-10-09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很伟大,很正确,但极容易落空。在我国,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然而真能做到的并不多,今日之教育在这一点上也并没有多大进步,甚至还退步了,我们学校里盛行的是与因材施教恰恰相反的做法——“一刀切”。

为什么因材施教就这么难呢?

你去问老师,他马上就会告诉你:“一个班这么多学生,哪有条件因材施教?”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你若去看看那些“小班教学”(一个班30几人,20几人),差不多也还是那种教法,甚至那些所谓“一对一”的辅导,也不过是听众减少到只剩一个而已。最有趣的是,你若观察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独生子女,你会发现,他的教育,也往往没有顾及孩子个性。人数这么少,怎么还是不能因材施教?所以,用学生人数多来解释无法因材施教,说服力是很差的,这其实只是个借口而已,把自己给骗了。

     因材施教如此困难,有更重要的原因。以愚之见,其原因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缺乏正确的理念,一个是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

    你别看大家口头上都赞成因材施教,实际从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校长到教师,大家内心深处信奉的却都是类似行为主义的教育哲学。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美国心理学家)有一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我们的教师不常常说学生是“一张白纸”吗?这意思和华生一样,就是说,学生成什么人,决定于我怎样塑造他。显然,这是教育万能论。既然教育是万能的,我还有什么必要“因材施教”?我管你什么材!我让你成什么才你就成什么才。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不依教育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材”,正像“因地制宜”的前提是承认有那么一个客观存在的“地方”一样。教育者一般是不愿承认这个东西的,因为教育万能的思想把一切功劳归于教育,能满足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包括虚荣心),而且采用这种假设方便统一管理,省脑筋。可惜科学研究的成果在不断打破这种主观主义。孩子生下来就是不同的,长到6岁,个性的框架就差不多已经形成,认为学生是一张白纸,误差非常之大。但要纠正这种根深蒂固的习惯思维,我们得准备做艰苦的工作。要说服教师和家长,使他们心服口服地承认一个古老的真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当然,其间一定会有人指责这是在提倡“遗传决定论”。我们确实要小心陷入“遗传决定论”,但是在教育界,“遗传决定论”很难成为主要危险,因为“遗传决定论”贬低教育的作用,教师本能地就会抵制。倒是打着反对“遗传决定论”的旗号张扬“教育万能论”,在教育界更有市场。据我观察,多数教师只是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严重受挫时才会对“教育万能论”提出质疑,但不久就“好了疮疤忘了疼”,面有喜色地听你夸大教育的威力了。

    

     我们再说因材施教难以实行的第二个原因。即使教师真的转变了观念,从灵魂深处承认学生个性有差别,能力有大小,也往往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什么?因为他缺乏一套“诊断”的专业技术,无法识别和判定哪个学生属于什么“材”。这种专业技术,据我所知,师范院校是不讲的,教师培训也不讲,校长们也不提,于是因材施教与否就全靠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悟性了。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有不少,比如早期记忆和梦的研究,性格“内向外向”的区别,智商的测定,多元智能理论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企图发现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差别。确实,找出差别才谈得到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比如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上课爱发言是优点,不爱发言是缺点,遇到某学生成绩甚佳却不爱发言,往往以为憾事。其实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不爱发言只能算是特点,不能轻易说成是缺点。很多寡言的人思想并不肤浅,他们可能是把哇啦哇啦说话的时间用来思考了。这有什么不好?非让他们发言,尤其是为图课堂热闹让他们做低质量的发言,对他们可能反而是一种伤害。

 

所以,研究和普及个性诊断的专业知识,乃是当务之急。有一个小学生,攻击性很强,经常打同学。我询问了一下他的早期记忆。他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和小伙伴抓虫子,抓住一个捏死一个,心中很快乐。我对他的班主任说:“你看这个孩子,他能从杀生中得到快乐,这是他的一种个性,早期记忆往往能反映一个人性格的本质方面。这种孩子,你光对他讲打人不对,讲应该团结友爱,是很难解决问题的,你应该想办法让他参加一些带有攻击性而又无害的游戏,或者让他在网上去杀生,或者让他参与灭鼠活动,释放他的攻击性,满足他的攻击欲,才可能减少其攻击性。”后来这位班主任告诉我,他们几个老师考察了几个班的攻击性最强的学生的早期记忆,竟然发现这些孩子早期记忆中都有攻击性内容。这就可见,有些攻击性与个性有关,单单从道德角度加以谴责,算不上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再比如,有些孩子天生的性紧张现象比别人严重,这种学生你骂他“流氓”是没有用的,你得想办法或转移或安全释放或升华他的性紧张。再比如,有些高分生成绩下降是必然的,因为他的领先本来就是暂时的,遇到这种情况,责备他不够刻苦,给他家长打电话告状,就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他需要的是安慰,需要的是重新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前些日子我在一个教师培训班上讲这个道理,一位老师质疑道:“您这不是把学生看死了,给他贴标签吗?”非也。我不是把他看死了,而且是竭力把他看清楚一些。看清楚以后采取的措施,其实是对学生最有利的。否则,你抱着盲目的期望,想迫使学生做他实际上做不到的事情,只能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不是有些高分生突然变成厌学生甚至问题生吗?赶着鸭子上架,鸭子上不去,崩溃了。当然,这种个性诊断技术也有可能被歪曲、被简单化、粗俗化,搞成一些标签,胡乱往学生身上贴,就像有些教师动辄说学生“多动症”一样。出这种毛病并不是因为专业知识太多了,而是因为专业知识太肤浅了,他并不会诊断。

 

我和我的团队目前进行的研究,就是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给每人建立一个“心灵档案”(如同一个“心灵体检表”)。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摸清每个学生究竟是什么“材”,然后再决定如何因他的“材”而施教。这是无法回避的工作。我们再也不能蒙在鼓里教书了,再也不能主观地塑造学生了。目前我们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进行几项心理测验,比如画全家福,画五项图,早期记忆分析,词语联想等等。这些测验办法其实很容易掌握,困难在于解读。解读如果过分,会造成新的盲目,解读如果变成教条,会真的成为标签,但你又不能说解读没有规律可循。这是很艰难的工作,但是总要有人做。我们愿意尽自己一份力量,使因材施教的口号能够落实一些,不致作为可望不可即的事情,一直停留在口头上。

 

案例:班里有几个很有个性的男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聪明,绝对的聪明;调皮,准确地说是调皮捣蛋的要命;上课喜欢走神,只要老师不提醒,思想绝对飞出了大气层;思维敏捷,尽管经常走神,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往往最早举手,而且见解独特,发言精彩;写字慢,相当的慢,还很潦草,每次课堂作业我都要催促再催促甚至厉声呵斥或者不时过去“监视”方能勉强完成,如果我稍有忽略,课堂作业绝对不会完成而且经常是一节课结束时他们还只字未动,我说得一点都不夸张,其中一位特别好动,上我们自己班级老师的课还好,我们了解他的个性所以会更多的关注他提醒他,可逢到考试就遭殃了,监考老师当然不会只盯着他一个人,所以他就在考场尽情地玩耍,到老师提醒要交卷了,他才会匆忙写几个字答几个题,可早迟了,所以,成绩也就经常是一塌糊涂。没办法,去年升级考试时,他妈妈专门让爸爸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监考”,随时用眼睛提醒他……

我更是经常被他们搞晕。

有时候实在被他们搞得很无奈,我就开玩笑称他们几个是我们班的“爱迪生”。我经常给他们讲“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我告诉他们老师很欣赏他们的聪明他们的敏锐他们的与众不同以及他们的不听讲依然能发表精彩的见解……可是,我更是想告诉他们,“爱迪生”虽然长大后成了世界的“爱迪生”,但那是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爱迪生在课堂上喜欢琢磨其他的事,例如他想:既然摩擦动物的毛可以生电,那么,如果把电线接在猫身上,再用力摩擦猫的毛是不是可以发电?老师最烦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的学生,于是他经常呵斥爱迪生,爱迪生的学习成绩成了全班倒数第一。更让老师恼怒的是,爱迪生还爱冷不防地问些令人难以回答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为此老师跟他妈妈说这个学生跟不上学习,令她将孩子领走。而她的妈妈真的就把他带回家自己教育,而且从此,爱迪生的母亲就当起儿子的家庭教师。对于儿子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让儿子去看书。当她发现儿子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后,就给儿子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她还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改造成儿子的小小实验室。就这样,在这个不怕被问"为什么"的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没有在学校读过几年书,却搞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因为他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和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每当班里这几个“最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犯错误时,每当上课发现他们又盯着窗外走神时,每当他们交来潦草的几乎无法辨认的作业或者根本无法按时完成作业时,我都忍不住想去惩罚他们,可惩罚他们的同时我的内心又进行着一场斗争:我知道,他们很聪明,也许他们也像爱迪生一样,小脑瓜总是装满了"为什么",只是从小他们身边的亲人或老师就习惯对孩子那些异想天开、稀奇古怪的问题不加理会,或者轻易否定,包括我,这个自认为很受孩子欢迎很爱孩子的老师,一样的经常对他们进行各种约束,我的这些约束也许就抹杀了他们的天性,也许一个“爱迪生”真的就从此被埋没……

可是,回过头来,我又从另一个角度引导他们:爱迪生固然伟大,他的母亲也非同凡响,可我们不是爱迪生,我们也没有他母亲那样的家长,我们生在中国,坐在一个将近70个孩子的大教室里接受集体教育,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教育法规,我们必须接受一定的纪律约束,否则,老师的集体授课无法正常进行,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当然,这样的理论是有些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可现实中的因材施教有太大的限制。

面对这几个孩子,我常常惶恐和内疚,为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因材施教”,我也跟他们的家长进行过沟通,虽然并不奢望出现一个“爱迪生的母亲”,可差别之大更加巨了我的担忧,家庭教育,真的,真的是一个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

可惜,我们从来就只重视学校教育,大多数的家长都只认定考高分上大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大家都拼了命的把孩子往这条路上挤,即使头破血流,即使两败俱伤,但还是“革命更有后来人”!大家都说这是孩子一辈子的时,谁都不会轻易拿自己家孩子当实验品,包括我自己!可是,如果真的认识到“教育是孩子一辈子的事”的话,也许我们就会换一种思维了!

我们的国家人口众多,这是现实,尤其是学校教育,要想实现公平教育太难太难,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所以,身为人父母的我们真的应该对孩子对社会对国家有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孩子才会有“大好前途”!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不协调发展正是制约当前教育进步的一大因素,可惜,大家的眼睛都只盯着学校,太累,不是我们累,是“学校教育”背负的责任太重!

作为一个小小老师,我知道,认真地对待、细心地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这对培养孩子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使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不至于泯灭,从小就能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爱迪生一生的成就就是对此非常好的佐证。尽管我做得很不好,但我还是不停地在提醒自己和身边的朋友:
    当你遇到"为什么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为什么地球是球型而不是个正方体?"这样的问题时,不要头痛,更不要厌烦,耐心一点,认真一些,甚至鼓励孩子多问问题,说不定你也能培养出一个发明家、科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