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侯瑞鹤丨乖,是孩子对自我感受的损伤

 咨询师曹丽君 2017-10-09


回复“目录”查看更多精选文章


文丨侯瑞鹤(微信号:zitengqinzi)


对于中国的父母和老师来说,“是否乖”是判定孩子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是否乖”的判定依据就是这些大人们制定的各种规则。但父母或者老师在制定这些规则时,更多的是基于自己的喜好或者便利,却很少考虑这些规则对孩子的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


于是,现实的世界就上演着这样诡异的景象,一方面大人们哀号着自己遇到的各种“潜规则”,另一方面却得意的制定种种“明规则”统治着自己的孩子。


成人常说的话或者通过言行传递出来的信念,通常会变成孩子的人生信条,如果这些信条非常僵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言行和情绪,我们称之为规条。顾名思义,规条即意味着限制、不自由、僵化、不灵活等。


儿童通常会把这些规条作为指导和评价自己行为的标准,然后依据自己是否匹配这些规条来获得对自我的感觉和体验。匹配时自我感觉良好,不匹配时自我感觉不好,从而产生焦虑和压力。成年后亦是如此。


除此之外,我们还不自觉地拿自己的规条去评价他人的行为,如果他人的行为符合我们的规条,此行为就不会激起我们的负面情绪反应。反之,则容易激起我们的负面情绪体验。


孩子很容易成为坏规条的维护者


可可(化名)是一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在家吃饭时,他很安静,父母边吃边聊,忽然,可可有些生气,并非常严厉地说:“吃饭时不许说话,再说话就扣你的分,把分扣完后就把你送到别的班”。


可可突如其来的愤怒和脱口而出的言语,一下子把爸爸妈妈震住了。幼儿园老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把一个孩子变成了所谓规矩的宪兵?其实,从可可的这番话里,可以做出以下解读:


一是可可在幼儿园吃饭时最初可能是想说话的,但他因为老师设立的规则而被迫选择不说话。


二是可可在离开幼儿园后吃饭时仍然选择不说话,这样做通常有两个价值:要么是想得到认可,要么是想逃避惩罚。(上升到规条了)。


三是可可自己不说话时,看到别人说话,他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四是可可变成了他最初痛恨的规则的维护者。


五是他不是真的不想说话,而是已经把想说话的感受压抑下来了,但这股能量还在,只是改头换面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了,即看见他人吃饭时说话容易激起很强的情绪反应。


六是如果时间久远了,可可也不认识自己改头换面的感受了,而是对自己的这种情绪反应不能理解,感到莫名其妙。这时他能动用的通常是理性的自我调节,他可能会对自己说:“干吗管别人吃饭时是否说话,管好自己就行了”。然而,效果往往甚微。


七是经过调节失效后,他可能会获得一个二级的评价性情绪,即为什么“我会对别人吃饭时说话不爽”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我这个人咋这样不宽容等”。这个情绪往往容易导致更深的不接纳。


这样的类似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修炼一生,才有较小的可能“六十耳顺”,实属不易。


别让特定的规则僵化成泛化的规条


规则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情境、场合或时间等所设立的,为了群体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一些准则或要求。规条则带有负面意义,指把某一特定的规则不加选择地自动化地运用到其他情境的标准和要求。


吃饭时不许说话,显然是幼儿园这一特殊情境下的进餐要求,如果不加区分地应用到幼儿园之外的其他场合,并且是唯一的判断标准时,就变成了规条。


规则是适用特定情境或范围的,因此通常在意识层面上可以觉察;而规条常常来自于幼年,因此其多是自动化的,较难发现,通常会导致一系列生活事件或情绪的困扰。


帮助孩子理解设立规则的意义,孩子就不容易泛化成规条


两三岁以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加,语言能力的增强,孩子能够理解并且遵守一些规则了。学习遵守规则也是儿童正常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功课。然而,如果只是告诉孩子一些禁止的词汇,孩子只是知道了“自己什么不能做”,成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可以理解规则的意义,事实上,儿童一般并不能对规则设立的意义自动获得正确的理解,并且常常会出现理解偏差,影响以后的生活。


成人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帮助孩子理解规则设立的意义。比如,面对可可的反应,父母可以尝试从可可的视角去理解规则的意义。可以先确认:“你在幼儿园吃饭时是不是不可以说话,如果说话了,老师说会扣分,扣完了还可能被送到另一个班去吗?”可可通常会肯定父母所说的话。


然后父母引导孩子想象并理解,幼儿园只有一两个老师,但小朋友有很多,如果吃饭时大家不停地说话,那会出现什么情形呢?会不会很乱呢?因此,在幼儿园吃饭时,老师不让大家说话,是为了管理和维持秩序的需要。而在家里,总共有几个人?孩子通常会数出来。相比较幼儿园而言,家里的人很少,一边吃饭一边说话,就不会像在幼儿园那样产生混乱。因此,在家里你觉得吃饭的时候可以说话吗?如果孩子还坚持说不,父母可以温柔并自信地告诉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有不同的规则,在家里吃饭时可以说话,因为人少,不会像幼儿园那样产生混乱。


一旦孩子理解了规则的意义,他就不再受限于此规则,就会变得灵活,他不再压抑,在家吃饭时可以说话,他的内心是平和状态。别人吃饭时说话,于他而言,已经不再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了,自然也不会激起情绪反应。


遵守规则是为了共同利益,而不是出于恐惧


就像上文中的可可一样,他之所以遵守老师在幼儿园吃饭时设立的规则,几乎可以断定,是出于扣完分后被送到其它班级的恐惧。


如果孩子在别处获得一个以恐惧来迫使自己就范的规则,父母在帮助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之后,要进一步帮助孩子看到,我们之所以遵守一个规则,通常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理解到自由是相对的,规则却可以带给大家安全感和更好的满足每个人的利益。


比如,滑滑梯的规则是一个个轮流玩,这个规则保证大家都可以玩上,而不是谁更强壮、谁先抢到谁才能玩。如果没有规则,谁都担心自己会轮不上,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


如果理解到规则对自己的意义,儿童就更可能遵守规则,并且可能迁移到其他相应的情境中。如果这个情境没有领导者设立规则,他就更可能承担建立新规则的责任,确保大家共同的利益。这是一个领导者所具备的重要品质。


如果儿童是出于恐惧遵守规则,比如“谁不排队轮流玩,大家就不要和他做朋友。” 儿童可能会内化这个规则,并迁移到新的相似情境中,只是在这个情境中,即使他人不排队轮流玩,他也会要求自己排队,因为只有他排队时,他才可能体验到积极的自我感觉,感受到自己这样做才能被接纳。


然而,如果他看到别人不排队并且未受到相应的惩罚时,他就可能被激起负面的情绪体验。但他自己是不屑于不排队的。反过来,如果他人未排队并且受到惩罚了,他就可能感受到痛快的幸灾乐祸情绪。


可见,遵守规则是出于维护共同利益的孩子,遇到新情境更可能作为领导者建立新的规则。出于恐惧而选择遵守规则的孩子,遇到新情境时更可能限在自己的情绪枷锁中,他的所作所为,对他人的期待都是被情绪所驱动,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让孩子学习信任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只靠外设的规则做选择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规则和标准可以指引我们做正确的选择,如果说有一个正确的话,那么只有感受可以把我们引导到相对正确的选择上。当然,前提是我们能够真正信任自己的感受。


婴儿本身是最自在的、感受性最强的状态,随着外在规则的不断增加,儿童逐渐难以信任自己的感受,而仰仗大人的规则和标准来做选择。一个连自己的感受都不能信任的人,不可能拥有真实的自信。


现实生活中,父母喜欢帮助孩子设立各种规则,甚至孩子是否吃饱饭了这样最靠个人的感受做决定的事情,都是父母根据吃的多少、吃够标准没有来决定。


在强大的成人面前,孩子越来越无法信赖自己的感受,他们十分偏好规则和标准,并且也喜欢用所谓对的标准和规则来判断他人。然而,生活中的选择并非像数学题一样有一个解的,常常是多种价值相互冲突,靠外在规则和标准做一个确定的对的选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要想让孩子信赖自己的感受,就要帮助孩子学习信任自己的感受。比如,从新生儿开始,哺乳要按需哺乳,婴儿会自行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吃饱了,什么时候需要吃奶,而不是严格地按照几个小时喂一次奶的所谓科学育儿标准。再长大些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因为这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你不知道你需不需要吃,而我知道”。两三岁时,孩子语言发达了,行为上也自由了,有些不涉及到安全的事情,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一个玩具他想怎么玩他是可以选择的;孩子洗过手,问成人:“我洗干净了吗?”,成人不要急于给答案,可以尝试回应:“你觉得呢?”如果干净就OK了,如果你觉得不干净就再洗洗。


另外,就是接纳孩子所产生的一切情绪,而不是告诉孩子,开心才好,生气不对等。生气、难过和开心一样,都是我们情绪的一部分。我们要接纳的是孩子有权利也有资格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只是,他的行为或许不被接受。接纳情绪并不代表接纳行为,这两者是分开的。记住:情绪永远是被接纳的。


一个孩子的情绪越是被接纳,他的内心就会越平和,越不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干扰,感受性和觉察力就会越强,因此,他就越容易跟随自己的内心做相对正确的选择。


常常因为别人不遵守某些规则而愤怒的人,往往内心深处是最想打破规则,但又没有勇气和胆量去那样做的人。


相应地,如果你很容易因为孩子做某些事情(无关是非的事情)而生气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反思一下,这件事情是不是你最想做,但又恐惧去做的事情。


如果你没有反思,直接用严厉的规则来要求孩子,如果孩子顺从了,他就压抑了自己,以后也见不得他的孩子去做这样的事情,这就是一个规条的代际遗传。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