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是块福地

 昵称1297235 2017-10-09
 經過許多風風雨雨,香港迎來了回歸20週年的日子.市民的生活也有了許多變化.不過大致上都還可以.看來香港真是块福地.

童年時受到的教育港澳是個資本主義社會,居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現實生活中,生活在那裡的舅父親戚生活似乎比我們好,寄回來的照片,他們的家居雖然細小,但有電話,冰箱,出入有汽車,六十年代初經濟困難時期,舅父常常給我們寄來麵粉食油,幫我家度過困難日子.不過舅父阿姨從未回來,寄來的信也只是簡單報報平安.內心覺得那個地方充滿神秘.偶然聽父母說起舊事,年輕時來往香港很方便,時常在週末去了星期天回來.

懂事以後知道一名鄰居曾在60年逃亡香港失敗,被押解回來勞動教養出來,在街道做做散工沒有正式工作,一家生活全賴他母親在香港做傭人寄錢回來維持.偶爾和他聊天說逃亡到了邊境看到那裡一片燈火明亮,對那個地方更感神秘.

文革停課,很懷念讀書的日子,也從舅父信中知道表弟妹在香港不受運動影響.可以繼續學業.而且準備中學以後到加拿大.美國和英國讀大學,更是羨慕.

68年我們兄弟全都綴學,而且要到偏遠地方當知青,不準留城.那時姐姐也當了兩年知青,知道農村的貧窮與艱難.掙錢連自己生活都不夠.我們不想長期依賴父母生活.唯有希望移居香港改變處境,其實那時對香港也不是很認識.只是希望來到香港能掙口飯吃有一個新的開始及洗滌出身不好的烙印.

來到香港,很多事情都使我們大吃一驚,一些久違了的風俗習俗文化傳統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英國人倒是很尊重中國人的風俗.這裡的信仰自由.什麼樣的教派都有,再不是只準一種思想的存在,過度的自由令我們迷失了自己,我對一切信仰都失去了興趣,對任何的政治宣傳也失去了興趣.我只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貧窮的處境.過度的自由也使自己必須對自己負責,不開工就沒有飯吃,沒有錢交租.晚上不去讀書就不能増加自己謀生的本領,不識英文就好像半個文盲,找不到好一些的工作.這裡一切都沒人管你,連父母也不在身邊.對於一個只有二十歲,身上只有一身破舊衣服和幾块錢還有成長的環境與這裡完全不一樣的年輕人來說.現實環境無疑是很殘酷的.幸好那三年的知青生活鍛鍊了我的堅強.特別是那段逃亡和被收容的日子更令我學會了人怎樣在極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怎樣面對失敗.

香港不是一個天堂,香港也不是一個地獄,香港只是一個讓人有機會發揮自己能力的地方.要創造好的生活.一定是靠自己的努力.捱過許多艱難,我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環境,加上女兒的努力,終於漸漸地追上來了.不過比起土生土長的表弟表妹,我們吃了很多苦頭,兩代人的努力畢竟比不上三代人的努力,雖然還有一些差距,不過可喜的終於追近了許多.

香港回歸以後,隨著政治及經濟環境的轉變,工業逐漸北移.香港逐漸失去經濟優勢.一些政客利用英國人留下的包袱,利用香港政府的軟弱,以爭取"民主"及"公平"社會為籍口,引進大批沒有工作能力的新移民,然後又利用這些窮人作籌碼,逼政府大泒免費午餐,從而消耗香港資源,而真正努力工作的香港納稅人卻得不到福利,加上現在現在大集團壟斷.更令香港社會日益分化.各階層的矛盾日益加深.普通人謀生亦日益艱難.

我常常懷念七八十年代的香港,那時候雖然也是謀生艱難,可是社會比較和諧,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較融洽.大多人願意努力工作去謀取生活.不像現在,最有錢的人和最窮的人說話的聲音最大.得到的利益最多.

我不知道將來的香港是否仍然是一個福地,只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人不用再像我們一樣離鄉背井,外出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