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威汉代医简临床应用

 学中医书馆 2017-10-09

【中医杂谈】—【微课堂】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及临床运用(二) 第十八期讲座

2017-05-12 张延昌 中医杂谈

中医杂谈,等你一起来谈中医,谈学习,谈养生,谈经验,谈行医故事!

导引

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病,学以致用,以解不善治之病,今天带大家继续来学习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注解及临床运用,让大家从实践中得到提高。


方二

【医简释文】治伤寒遂风方付子三分蜀椒三分泽舄五分乌喙三分细辛五分?五分凡五物皆冶 [6]合方寸匕酒饮日三饮[7]。



【方名】治伤寒逐风方

【组成】附子三分,蜀椒三分,泽泻五分,乌喙三分 ,细辛五分,术五分。

【用法】将以上六种药物炮制加工为散剂,每服1方寸匕(约1克),用酒送服,日服三次。

【功效】温通经络,逐风散寒,除湿止痛。

【主治】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 ,遇寒则痛剧,畏寒怕冷,证属风寒湿阻者。

【方解】《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其中寒邪是导致痹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关节疼痛,遇寒加重,得温则减,无不由寒邪作怪。且“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乃中医治疗之大法。是方针对以上病因和治法,由温经祛寒、逐风除湿、活血止痛、补益肝肾的药物组成,立足于非大热不能祛大寒,阳光温煦,阴霾自消之意。


方中附子、川乌、细辛、蜀椒均为味辛性温之品,功在温经祛寒,逐风除湿,通络止痛,合用以散久蕴之寒湿,通久郁之阻滞。


方中附子、乌头一浮一沉,一刚一柔,二药同用,通十二经,走里达表。《本草汇言》又有“细辛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之说。


蜀椒,《本草纲目》认为为纯阳之品,除湿治风寒湿痹效佳。白术甘温,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张元素有 “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之赞。


泽泻一味,功在利水渗湿消肿。全方共奏温经祛寒、逐风除湿之功。


古人云:“酒为百药之长”。酒性温热,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之功。


武威汉代医简中有多处使用酒类,说明古代治病用酒实为多见。(注:本人近20年来主要从事中医风湿病专业,对该方的注解偏重于风湿病,该方的使用范围并不限于此)





【药物品种考证】

付(附)子(6、8、17、42、57、71、81、86甲、88甲、88乙、89甲)


来源于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子根的加工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本草经集注》乌头与附子同根。《本草纲目》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


根据以上本草所载附子与乌头的原植物应为同一种,即主根称为乌头,侧根称为附子。


关于附子的产地,《名医别录》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据考证,犍为和广汉即今四川省犍为县和广汉市,目前仍为附子产地之一,其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


《本草图经》龙州乌头图和《本草纲目》所附乌头,附子图均为本种。


附子为乌头的子根侧根,传统以其附乌头而生故称,即《彰明附子记》所谓“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均系栽培。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临床用名有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子)。


附子入药,较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该书将其列为下品。谓:“味辛,温。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 ,金创,破徵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步行。


《名医别录》:味甘,大热,有大毒。主治脚疼冷弱 ,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附子的功用作了系统的总结,谓其能“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须 ,塞耳治聋。”


至清初,汪昂·《本草备要》将其功效概况为“补肾命火,逐风寒湿。”《本草从新》则概括其主治为“治痘疮灰白,开发沉寒痼冷之证。”


至清代,本草学对附子的功用之认识已较全面。现代对该药的认识更为深入,而且在用于急救方面的研究颇多,其剂型也有所发展。

 



《证类本草》附子、乌头、乌喙、天雄、侧子,五物同出异名。似乌鸟头者为乌头,俗名川乌;两歧相合如乌之嘴者为乌喙;细长至三四寸者为天雄;附根而生者为附子;小者为侧子。


补虚多用附子,风家多用天雄、川乌。东垣云∶附子有大毒。阳中阳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本手少阳三焦、命门药也。


能治六腑沉寒,五脏痼冷。主中寒及伤寒阴症阴毒,四肢厥冷,心腹疼痛,烦躁迷闷不省,风寒咳逆邪气 ,霍乱转筋,下痢赤白,脾胃虚冷,脾胀翻胃呕逆,久泻不止,头痛头风。


坚筋骨,治偏风半身不遂及寒湿痿拘挛,腰脊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步,诸痹瘫痪,痰涎。得白术,治肾寒湿;得干姜,补中回阳。为百药之长,通行诸经,引用效最速。

 






白附子与黑附子的区别

白附子

  白附子是独角莲的块茎,功效主要以祛风为主,可散寒治疗头痛。而白附片主要是提升阳气,可治疗阳虚,这两种药材不可混用。

 

黑附子

  黑附子是盐附子和甘草、黑豆一起炮制而成。在功效方面,和盐附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种炮制方法主要是为了降低生附子的毒性,和盐附子比较,黑附子加入了甘草和黑豆,可以减少对肝肾的损害。

  

白附子与附子勿混淆

  白附子与附子是不同科属的药品,其性味与功效亦不相同,不可相互混淆。《本朝纲目》云:“白附子乃阳明经药,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也。”

  

这两种药物使用时千万不可混淆,尤其附子的毒性较大,一旦错误和超剂量使用,患者轻可引起神经系统的许多症状,重则可引起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衰竭而死亡。

 



乌药与乌头区别

发布时间:2016-11-21   来源:中华康网   

乌药和乌头,众所周知,对这两种都是知道的,但是对于这两种的了解却很少,并且,很多人把这两种会混淆,那么,乌药和乌头有什么区别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乌药和乌头区别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冶风痹,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肢寒易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主产四川、陕西。云南、贵州、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甘肃等省有栽培。


乌头株高60-150厘米。侧根常数个,侧生于主根四周 。栽培品种的侧根(即称附子)通常1-2个,倒卵圆形至倒卵形。茎直立。叶互生。总状花序,花大,蓝紫色。


乌药,中药名。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


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午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 ,有清凉感。


主要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 ,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但是气血虚而内热者,虽有气滞,亦当慎用。

 



蜀椒(3、6、11、17、31、57、79、86甲、89甲)

原名秦椒、蜀椒。《日用本草》称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


花椒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北等地;青椒主产于东北及江苏、广东等地。野生或栽培。


原植物生于阳光充足、温暖肥沃处。喜温暖湿润气候 ,喜阳光,不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以石灰岩发育的碱性土壤最宜生长。


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临床用名有花椒、川(蜀)椒、炒花椒。


本品以檓、大椒之名始载于《尔雅》。《神农本草经 》收载“秦椒”为中品,“蜀椒”为下品。


《名医别录》秦椒生太山川谷及秦岭上或琅琊,八月 、九月采实。又在“蜀椒”条下云:生武都川谷及巴郡。八月采实,阴干。


按“太山”,即山东泰山;“秦岭”即指今陕西秦岭;“巴郡”即古之渝州,相当于今重庆地区。《本草经集注》秦椒,今从西来,形似椒而大,色黄黑,味亦颇有椒气,或呼为大椒。


其“蜀椒”条下云:出蜀都北部,人家种之。皮肉厚 ,腹里白,气味浓。《新修本草》秦椒树、叶及茎、子都似蜀椒,但味短实细,蓝田南、秦岭间大有也。


《本草纲目》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今处处可种 ,最易蕃衍。其叶对生,尖而有刺。四月生细花。五月结实,生青熟红,大于蜀椒,其目亦不及蜀椒目光黑也。


其“蜀椒”条下称:蜀椒肉厚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人,故谓之椒目。综上所述诸家本草所述秦椒和蜀椒的产地,形态特征,其原植物均系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


本种分布广泛,大多为栽培种,因产地不同而形态、品质各有一定差异。为现今花椒主流品种之一。


在《神农本草经》中,本品分为蜀椒、秦椒两种,《范子计然》载“蜀椒,出武都”,“秦椒,出陇西天水。”


《本草衍义》解释秦椒为“此秦地所实者,故言秦椒,”《尔雅》称之为大椒。蜀椒又名巴椒,以其出古时武都及巴郡故称,《太平圣惠方》称之为川椒。


《本草纲目》将二者合为一条,总称蜀椒,并言“秦椒,花椒也。始产于秦,今处处可种,最易蕃衍。……生青熟红,大于蜀椒,其目亦不及蜀椒目光黑也”。


本品异名还有:南椒(《雷公炮炙论》),汗椒(《名医别录》),陆拨(唐·《药性论》),汉椒(《日华子本草》),点椒(《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将秦椒列为中品,谓其“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又将蜀椒列为下品 ,载其“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陶弘景总结《神农本草经》以后约300年中医药学家的用药经验,在《名医别录》中扩大其主治范围,在秦椒条下增入“主治喉痹,吐逆,疝瘕,去老血,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


在蜀椒条下增入“主除五脏六腑寒冷,伤寒,温疟,大风,汗不出,心腹留饮,宿食,肠澼下利,洩精,女子字乳余疾。散风邪,瘕结,水肿,黄疸,鬼疰,蛊毒,杀虫鱼毒,久服开腠理,通血脉”,“调关节,耐寒暑,可作膏药。”


唐·《药性论》又增加治“女人月闭不通”,“产后恶血痢”,“疗腹中冷痛”,治“头风下泪,腰脚不遂 ,虚损留结,破血,下诸石水”,“除齿痛”。


《日华子本草》在功效上有所发展,提出本品能“壮阳”,“暖腰膝、缩小便”。《本草纲目》对历代本草记述进行总结而概括为“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能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至此,对本品的认识已臻完善。


《本草纲目》:椒,纯阳之物,乃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之药。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禀南方之阳 ,受西方之阴,故能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


一妇年七十余,病泻五年,百药不效。予以感应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子、茴香 、枣肉为丸服,遂瘳。


后又每因怒食举发,服之即止,此除湿消食,温脾补肾验也。吴猛真人《服椒诀》云:椒禀五行之气而生 ,口青、皮红、花黄、膜白、子黑、其气馨香,其性下行,能使火热不达,不致上薰,芳草之中,功皆不及。时珍窃谓:椒红丸虽云补肾,不分水火,未免误人。


大抵此方性脾胃及命门虚寒有湿郁者相宜。若肺胃素热者,大宜远之。故丹溪云:椒属火,有下达之能。服之既久,则火自水中生,故世人服椒者,无不被其毒也。


又《上清诀》云:“凡人吃饭伤饱,觉气上冲,心胸痞闷者,以水吞生椒一、二十颗即散,取其能通三焦 ,引正气,下恶气,消宿食也。


戴原礼云:凡人呕吐、服药不纳者,必有蛔在膈间,蛔闻药则动,动则药出而蛔不出,但于呕吐药中,加炒川椒十粒,良,盖蛔见椒则头伏也。


观此,仲景治蛔厥乌梅丸中用蜀椒,亦此义也。许叔微云:大凡肾气上逆,须以川椒引之归经则安。”





泽泻(6)

来源于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plantago-aquaticaL.varorientaleSamuels的干燥块茎。


泽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生汝南池泽,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


《本草图经》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佳,春生苗,多在浅水种,叶似牛舌草,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今人秋末采,暴干。并附有3幅泽泻图。以上所述及附图均于今泽泻科泽泻相符。


泽泻均系栽培。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原植物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幼苗喜荫蔽 ,成株喜阳光,怕冷。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小便、清湿热。临床用名有泽泻、盐泽泻 、炒泽泻。


因泽泻能利水为泻,如沼泽水之泻去,而得此名,即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谓“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本品的异名有:水泻、鹄泻(《神农本草经》) ,及泻(《名医别录》),天鹅蛋、天秃(《药材资料汇编》)。


本品入药历史悠久,在《神农本草经》将该药列为上品,谓其“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补充谓“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康·《药性论》谓其“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宜通水道。”二者较为准确地表达了本品的功用。


宋·《日华子本草》又谓其“主头痛,耳虚鸣,筋骨挛缩,小肠止尿血。”宋·寇宗奭《本草衍义》指出其功效的特点,谓“其功优长于行水。”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进一步解释其功效,谓“除湿之圣药也,沉而降,阴也。其用有四:入肾经一也,去旧水,养新水二也,利小便三也,消肿疮(明·徐彦纯《本草发挥》作水肿)四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元·李杲又谓“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再补充其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的主要作用。


甘淡微咸。入膀胱,利小便,泻肾经之火邪,功专利湿行水。治消渴痰饮,呕吐泻痢,肿胀水痞,脚气疝痛,淋沥阴汗,阴间有汗。


尿血泄精,既利水而又止泄精,何也?此乃湿热为病 ,不为虚滑者言也。虚滑则当用补涩之药。湿热之病,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


又能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耳鸣目昏。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土乃得令,而清气上行。


故《本经》列这上品,云聪耳明目,而六味丸用之,今人多以昏目疑之。多服昏目,小便过利,而肾水虚故也。眼中有水属膀胱,过利则水涸而火生。


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奭(shi)谓其接引桂附入肾经。李时珍曰:非接引也,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也 。


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阖一辟 ,此乃玄妙,后人不知此苓、丹皮,皆肾经药,桂附右肾命门之药,何待接引乎?


《本草经解》:泽泻性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


其主风寒湿痹者,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则血闭而肌肉麻木也,泽泻味甘益脾,脾湿去则血行而肌肉活 ,则痹症疗矣。

 



细辛(6、8、55、77)

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北细辛)


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Kitag汉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var.seoulenseNakai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Miq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于上品。


以后,历代本草对其形性、产地等均有进一步的记述 。如《吴普本草》细辛如葵叶,赤黑,一根一叶相连。


《名医别录》生华阴山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陶弘景指出:“今用东阳、临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华阴、高丽者。用之去头节。”


《本草图经》细辛生华山山谷,今处处有之,然他处所出者,不及华州者真……今人多以杜蘅当之。《本草纲目》叶似小葵,柔茎细根,直而色紫,味极辛者 ,细辛也。


上述本草所云以华山、华阴、华州细辛为真为佳者,均指陕西华阴及其附近地区的细辛,按其形性与产地分析,当为马兜铃科细辛。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前两者习称“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华细辛主产于陕西等地。


原植物喜生于林下坡地或山沟阴湿而肥沃的地上,喜冷凉、阴湿环境,耐严寒,忌强光与干旱。味辛,性温。归肺、肾经。


功效散寒解、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开闭。临床生用,名称细辛。


细辛的根密生,细小,直径约1mm,气香而强烈,味辛,有麻舌烧灼感,而得此名。


即苏颂《图经本草》所谓:“根细而味极辛,故名” 。本品的异名有:小辛(《神农本草经》),细草(《吴普本草》),少辛(《本草纲目》),独叶草、金盆草(《中药材手册》)等。


古代之细辛,只以其根入药,如《吴普本草》、《名医别录》都记载“二、八月采根”。《雷公炮灸论》还有拣去叶的修治要求。


细辛入药的历史悠久,在出土的《居延汉简方》、《神农本草经》列于上品,谓“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较准确地记录了本品的主要主治范围。


其后,《名医别录》加以补充,言其还能“温中下气 ,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鼻,风痫巅痰……汗不出,血不行”;又谓“患口臭者,含之多效。”唐代《药性论》增入疗“恶风”、“去皮肤湿痒”、“除齿痛”。


宋代《本草衍义》认为 “ 治头面风痛 ,不可缺此 。 ”《本草纲目》言其“治口舌生疮”;并引张元素“治少阴头痛如神”,“散水气以去内寒”,“风寒咳嗽上气”,“虚寒呕哕”均宜用之。


李中梓《本草通玄》还谓主“痰厥气壅”。明清以来本草,逐渐总结了本品散寒、解表、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诸功效。

 



术(6、8、9)

来源于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的干燥根茎。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无苍术,白术之分,后来才逐渐分开。《本草经集注》术乃有两种 ,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 。


《本草图经》今白术生抗、越、舒、宣州高山岗上 ……凡古方云术者,乃白术也。《本草崇厚》赤白二种,《神农本草经》未分,而汉时仲祖汤方,始有赤术,白术之分。


《本草纲目》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临床用名有白术、炒白术、土白术。


白术入药历史悠久,《尔雅》就有“术,山蓟”的记载,其异名还有:术(《神农本草经》),山娄、山连(《名医别录》),山芥、天蓟(《吴普本草》),吃力伽(《日华子本草》),冬白术(《得配本草》)等。


《神农本草经》将该药列为上品,谓其“主风寒湿痹 ,死肌,痉,疽,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在此基础上,《名医别录》又总结了“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唐代《药性论》提出本品可“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驻颜去”;“止呕逆”,并主治“水肿胀满”,“腹内冷痛”、“吐泻不往及胃气虚”、“冷痢”。


白术和苍术,古时不分,《神农本草经》将“术”列为上品,而不分白术、苍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梁·陶弘景按其形态、药材性状及使用方法,将术分归白 、赤两种[据徐国钧考证,此两种确与今日白术、苍术相吻合(药学学报,1956,(3):314)],但功用未分。


至宋·寇宗奭(shi)《本草衍义》才明确将白术、苍术分开。金人张元素对白术、苍术的功能主治加以论述 ,才使二术分用,并沿袭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