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胖子y4ae3p4e1u 2017-10-09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的戴云山麓,盛产优质的瓷土。德化白瓷胎釉中的氧化铁含量特别低,而氧化钾含量高,烧造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德化白瓷胎质致密,釉色洁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且光滑如玉,给人以玲珑剔透之感。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明 白釉溥及鱼人款坐岩观音像

高23、宽16厘米。观音头戴风帽,发梳高髻,顶有化佛。面庞长圆,神态慈祥。身披广袖长衣,袒胸饰莲花璎珞,腕戴玉镯,右手扶膝,右腿屈起,左腿盘掩,跣足呈跏趺状坐于镂空岩石之上。里外施白釉,身中空。背上部钤“何朝水”篆书葫芦形印章款,下钤“溥及鱼人”四字篆书方章款。

明代烧造的白釉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晶莹如玉,被誉称为“中国白”、“象牙白”。清代除烧白瓷外,还烧制青花与彩绘瓷器。德化窑产品精美,人物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特色鲜明。德化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中一项重要的收藏,不仅有清宫旧藏的德化精品,还有一部分收购入藏的。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明 白釉渡海观音像

高45.2、宽12.7厘米。观音头梳双层螺式高髻,插如意花簪。弓形眉,双目微启,嘴角略带笑意,面容端庄恬静。身披广袖长衣,袒胸饰璎珞,腕戴玉镯,双手前伸,左手轻提衣角。下着长裙,跣足立于波涛之上。胎体厚重。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乳白泛灰。

德化窑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较高,胎体细密,透光度好,釉色纯净。以白色为基调,摒弃彩饰,更强化了作品不同凡响的超尘境界,使其在明代众多佛教题材作品中,独具风韵。福建德化在明代晚期出现了以何朝宗为首的一批瓷塑艺术工匠。这件作品背后印有“何朝水”、“溥及鱼人”款,说明此像为何朝水的作品。何朝水是当时具有很高成就的艺术工匠。他的作品质感突出,注重神情刻画,具有超凡绝俗的气质。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明 白釉何朝宗款渡海观音像

高48、宽14厘米。观音头披风帽,顶有化佛。长圆脸,五官端庄恬静。腕戴玉镯,双手交于腹前,跣足立于波涛之上。釉色厚润,衣纹自然流畅。背后钤“何朝宗”三字篆书葫芦形印章款,款下刻楷书“奉佛弟子张胤清拜塑”。此件观音与何朝宗其他作品相比略显粗犷,或是一件受朋友之托的应景之作。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明 白釉观音像

高25.4、宽14.5厘米。观音螺发,插簪子,面部丰满,双目微闭,两耳垂肩,神态端庄。罩大披肩,披肩下为袈裟衣。坦襟露胸,胸前戴莲花璎珞。腕戴镯,左手持经卷,右手挽念珠,跣足盘坐。

此观音造型、神态自然庄重,超凡脱俗。线条洗练流畅,衣带飘拂洒脱,有随风飘动之势。洁白的釉色,更增添了观音像的神圣感。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清 白釉骑狮观音像

高19、宽13.7厘米。观音头戴风帽,长圆脸,弓形眉,眼睛微睁,神态怡然。身穿袈裟,下着长裙,袒胸佩戴项饰,手足不外露,呈跏趺状坐狮子座上。狮子卧于岩石之上,卷尾吐舌,一副乖巧安静的神态。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白中泛青。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清 白釉坐岩观音像

高19.7、宽14.7厘米。观音头披观音兜,佩戴如意形发饰。长圆脸,双目低垂,眼窝圆形,口鼻娇小端庄。双手拢右膝,衣纹自然流畅,左腿盘掩。镂空岩石座低平,上放经书一册,身中空,里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清 白釉观音像

高19.8、宽18厘米。观音头戴风帽,发髻高挽并涂黑彩,发丝根根毕现。脸长圆,弯眉细目,鼻梁挺直,樱桃小口,面相端庄宁静。身披广袖长衣,袒胸饰璎珞,腹部中间衣带交结。右手扶膝,左手自然垂放。左腿屈掩,跣左足跏趺状坐于蒲团之上。身中空,胎体厚重坚致。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底面有后加封闭空心用的锦布。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清 白釉童子拜观音像

高26.5、宽13厘米。观音长圆脸,弓形眉,双目微睁,神态怡然。右臂搭在右膝上,左手执长颈莲蕾,跣足游戏坐姿。莲蓬座出于波涛滚滚的江水之中,座腰雕刻莲花和荷叶。观音的左侧,江水卷起一叶莲蕾状小舟,有童子站立其上,双手合十,神态凝重,头微侧向,呈礼拜状。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白中泛黄。

这种头戴观音兜或者身披披风的观音造像以及弓形眉与下脸睑组成的圆形图案,无疑是晚明时期观音造像常见的式样。由于唐代以后,汉地造像逐渐衰落,而晚明时期以石叟和何朝宗为代表的匠师们在造像方面却取得了较高成就,所以这一时期的造像对后世影响很大。目前看来,有清一代的汉地观音造像几乎都多少受到了这一时期造像风格的影响。此像釉色泛黄,观音形象处理仍据明代遗风,然童子拜观音题材更多见于清代德化窑制品中。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明 白釉关羽像

高31.6、宽11.5厘米。关羽身着官府,头戴风帽,面庞宽阔丰满,两眉微皱,双眼微眯,正视前方,嘴角微抿,八字须,端坐石凳之上,给人以不怒自威之感。

三国大将关羽一生忠义双全,历来为世人所崇敬。儒家旌其忠义,列为武圣;道教以其神勇双全武功绝伦,表旌为三界伏魔协天大天尊;佛教将其尊为护法伽蓝尊者。在民众观念中,关公是战神、保护神、驱邪神、武财神和义气神,地位较高,故此关羽是德化窑瓷塑艺术的常见题材之一,其面孔塑造多神态威严,具有降妖伏魔之法力。

德化窑瓷塑造像精品赏析(上)

清 白釉关羽像

高26、宽13.7厘米。关羽头包巾,束巾缯带垂肩,卧蚕眉,丹凤眼,脸颊及唇周围有几处洞孔。内穿铠甲,外着长袍,腰系玉带,足蹬靴,一派威风凛凛的气概。汉族一般讲究宽袖大袍,关羽作为武将,作战打仗需要手臂活动方便,故特意在袖口处制作束襻,可将宽大袖口别进袖口之中。此像为前后模制,合模后局部再进行精雕细琢。

关羽以美髯飘逸而著称,此像嘴唇及下颌部位所留小孔洞即可用来安装长髯。德化窑人物塑像多以真毛为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