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诡辩

 波士可多啦 2017-10-09
关于诡辩
           
    在论辩中,熟练地掌握各种技巧,会有助于辩者更好地去辩护和反驳。然而,也有一种技巧是听起来理所当然,但又令人感觉到有点欺骗的逻辑推理存在,它就是诡辩。
    几个学生请教苏格拉底:“什么是诡辩?”
    苏格拉底说:“有一天,我家来了两个客人,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我请两位客人洗澡,你们说,他们中间谁会洗澡?”
    学生说:“当然是脏人。”
    苏格拉底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没有这种习惯。”
    “对,是干净人洗澡。”学生明白了。
    “不对,是脏人,因为只有脏人才需要洗澡。”苏格拉底又说。
    “对,是脏人洗澡。”学生说。
    “错了,两个人都洗了。你看,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脏人需要洗澡,当然是两个人都洗了。”苏格拉底又说。
    “有道理,两个人都洗了。”学生说。
    “不,恰恰相反,两个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又不必洗澡。”苏格拉底说,“那到底谁洗了?”
    学生糊涂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诡辩。”
    诡辩是论辩中进行正常推理的大敌,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欺骗的说话方式。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把自己的意思转达给他人时,在说服他人时,往往都有诡辩介入,如果把这种诡辩全盘否定了,就等于否定了人的正常精神活动。
     如来我还有一天寿命,那天我要做你女友。
     我还有一天的命吗?……没有。
     所以,很可惜。我今生仍然不是你的女友。
    如果我有翅膀,我要从天堂飞下来看你。我有翅膀吗?……没有。
     所以,很遗憾。我从此无法再看到你。
    如果把整个浴缸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
    整个浴缸的水全都倒得出吗?!可以。所以,是的。我爱你……
    这是著名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女主角轻舞飞扬在离开人世前,写下的最后的诗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首缠绵悱侧的诗打动。但是,如果完全从逻辑学的角度去分析,稍有逻辑知识的人都会看出,这些话之间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然而,温情故事主宰了一切,谁又会去苛求字面上的因果关系呢?
   这正是判断诡辩的难度。
   要能分辨诡辩并具有对诡辩的驳斥能力, 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智慧及逻辑知识。要研究口才艺术中的实用论辩术,就不能回避诡辩,虽然对一般人来说,它的名声不太好,但就整个人类的精神活动而言,诡辩是不可或缺的。


    诡辩,源于希腊文,最初是一个褒义词,是由技巧、智慧一词演化而来的。古希腊的哲学,就是跟诡辩同时发展的。诡辩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是和智者派联系在一起的,公元前5世纪前后, 在希腊的雅典及其它一些城邦,陆续出现了一批自称为智者的人,也就是能够使人具有聪明才智的智慧教师,诡辩者是掌握技巧、具有智慧的人,也就是“智者”。他们反对把美德看成天赋的,认为通过教育和努力,人人都可以形成美德。正是从这种人性可塑的观点出发,智者们专门教人怎样培养美德,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怎样练就能言善辩的本领,好在政治活动中出人头地,智者们在早期曾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用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话讲,他们“把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然而,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智者”已堕落为名副其实的诡辩派, 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说法,就是靠一种“似是而非的智慧”赚钱。随着“智者”们常常在论辩中玩奇辞、沾怪说,诡辩的名声越来越臭,逐渐引申为“为了欺诈而作的虚假论证。”
    在中文里,诡辩一词最早见于《管子》,在《管子·法楚》中有“行辟而坚、言诡而辩”之说。这里的“诡”者,欺诈也。“言诡而辩”也就是诡辩之义。在《淮南子·齐俗篇》中有“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智,多为诡辩,久稽而不决,无益于治”的议论,也是说的诡辩。在《史记·屈原贾生传》、《汉书·赵光彭祖传》等书中也出现了诡辩一词。古希腊的智者派和中国古代的名家,都是在诡辩家自成一派的时代中,靠辩舌成功的代表。中国古有名辩逻辑,唐代传入印度因明,近代又引进了西方逻辑,成为世界三大逻辑的汇合点。黑格尔在《小逻辑》里说:
    “一说到诡辩我们总以为这只是一种歪曲正义和真理,从一种谬妄的观点去表述事物的思想方式。但这并不是诡辩的直接的倾向。诡辩派原来的观点不是别的,只是一种‘合理化论辩’的观点。”
    这是针对古希腊人说的,对中国的名家来讲,同样适合。
    一、从智者到诡辩
    智者们之所以遭到人们厌弃,被称为诡辩论者,一方面是由于字源上的原因,从古希腊、拉丁文到英文,大智者、博学者和诡辩论者在字源上都是同一个字:Sophist。 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智者派奉行的“求胜不求真”的论辩原则造成的。智者派在传授论辩方法和论辩原则时,只求论辩胜利,至于论辩内容符不符合实际,都没关系。因此,他们常常教人运用虚假论据,强词夺理地去战胜对手。在早期智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提出的一些命题中,就包含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等诡辩的倾向。在后期智者派即青年智者派中,有的人确实走上了诡辩的道路,提出了一些典型的诡辩命题。黑格尔在分析人们对智者派诋毁的原因时指出:
   “说到智者们与一般人看法的关系,他们是既为健康常识所诋毁,也同样为道德所诋毁,因为:(1)他们的理论学说主张任何事物都不存在, 这应当是一种胡说;(2)在实践方面,则把一切原则和法律推翻了。”
    智者不是一个固定的学派,他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学说,之所以把他们称为诡辩论者,是因为他们的论辩具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
    在欧洲历史上,早就有人给诡辩下了许多定义。两千多年前的亚里斯多德把诡辩定义为“似是而非”的推理;黑格尔把诡辩看成是一种“从根据出发的抽象的推理”,这位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唯心主义大哲学家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说:
   “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象真的一样。”
    黑格尔强调指出,辩证法与诡辩有着根本性质的不同,切不可把辩证法与“单纯的诡辩相混淆。诡辩的本质在于孤立起来看事物,把本身片面的、抽象的规定,认为是可靠的,只要这样的规定能够带来个人当时特殊情形下的利益。”在《小逻辑》一书中他举例说:
   “譬如,我生存和我应有生存的手段本来可说是我的行为的一个主要动机。但假如我单独突出考虑我个人的利益这一原则,而排斥其他,因此就推出这样的结论,认为维持生存起见,我可以偷窃别人的物品,或可以出卖祖国,那么这就是诡辩。同样,在行为上,我须保持我主观的自由,这意思是说,凡我所作所为,我都以我的见解和我的自由行为作为一个主要原则。但如果单独根据这一原则来替我的一切自由行为做辩护,那就会陷入诡辩,会推翻一切的伦理原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诡辩是帮助人们实现意志与欲望的方法。诡辩中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所以我们无法否定诡辩术的重要。从论辩学的角度来说,诡辩就是有意用似是而非的论证为错误的观点作辩护或攻击正确的观点。
    二、诡辩的独特性
    从认识论角度看,在论辩中之所以能产生诡辩,是有其认识根源的。由于客观世界充满了矛盾,是多样性的统一,它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就是由相对性和灵活性变成了主观随意性,诡辩的本质就是这样的主观随意性。诡辩者把一切看成是主观的、任意的东西,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随意地证明它的真和假。诡辩者好象可以为一切辩护,但同时也可以反对一切。
    从论辩自身来看,双方从主观上都希望已方能够取胜,能够驳倒对方,因此,在论辩中总是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反驳对方的观点。而如果已知道对方持有正确观点而偏要去批驳它,诡辩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在论辩中常常出现诡辩。就连《墨辩》中也含混地说了:“辩也者,或谓之是,或谓之非,当者胜也。”这就混淆了雄辩和诡辩的特点,因为所谓“当者胜也”是一句含义很不清楚的话。“当”即可理解为言辞上的,也可以理解为事实上的。许多诡辩在推理形式上是非常严密的,从这方面讲“当让适当”了。《墨辩》又说:“辩,争彼也。辩胜,当也。”这就把诡辩包含在了辩论之中。
    (一)诡辩的功用
    不仅在古代中国,在古代西方,雄辩、巧辩与诡辩的界限也是清浊莫辩的,就连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家也没对它们做出明确的区分。他在《论智者的驳辩》中,将推论分为有效益的推论、辩证的推论、雄辩的推论四种,并明确地指出雄辩推论所依据的是虚构的或然命题或虚构的证明,也与诡辩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如果站在论辩者的立场上看,利用“诡辩术”巧妙地制服了对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不能叫诡辩,而只能叫巧辩。真理用“似是而非”的议论制服了谬误,也往往叫“巧辩”而不是“诡辩”,因此学习诡辩是十分必要的:
     1.诡辩能使人逢凶化吉,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2.诡辩是战胜胡搅蛮缠、摆脱尴尬的一个有效手段
     3.诡辩在某些通过正常渠道难以解决的难题面前可以发挥巧妙制胜的作用
     (二)诡辩的特点
    诡辩从其本意来看,可以归纳出如下三个特点:
     1.可以为一切辩护,也可以否定一切
     诡辩可以为正确观点辩护,也可以为错误观点辩护,这正是诡辩的目的所在。
     2.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证
      诡辩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迷惑性。它看上去像是在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似乎有道理,实质上是不正确的论证。
     3.进行似是而非的论证是有意识的
     诡辩的欺骗性不同于谬辩,即有别于论辩中的一般性错误。是否“故意”违反论辩原则是区分诡辩与一般性论辩错误的重要标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