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梅花相关的典故

 家有学子 2017-10-10

一枝春

“马上相逢情不尽,一枝谁寄陇头春。”

——于谦《和梅花百咏》(之一)

“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陈师道《黄梅五首》(之三)

诗中运用了“折梅寄远”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赠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借东风第一枝的梅将春的汛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思念传递给友人范晔,梅花作为寄托相思感情的媒介物丰富着咏梅诗的内涵。

西湖处士或孤山处士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苏轼《和秦太虚梅花》

“目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

——-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五)

西湖处士、孤山处士均指宋代著名诗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天下的林逋,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真正不同凡俗。

林逋共写了咏梅诗七津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许多咏梅诗人在目己诗词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与林逋相同的爱梅情结及超凡脱俗、高洁孤傲的节操、忘向。同时“海妻鹤子”也成了典故。

梅花妆

“厌厌对景无情绪,谩把梅花取次妆。”

——朱淑真《冬日杂咏》

“梅花妆”的典故是指寿阳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飘落到他额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为好看,宫中美人皆纷纷仿效之。诗中运用“梅花妆”的典故,个仅说明梅花妆为女性仪仪容的修饰,它为女性增添了雅致和风韵,而且在说明女性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何  郎

“自去何郎无好韵,东风愁寂几回开。”

——高启《梅花》

何郎,即何逊,曾做扬州法曹,在舍下种青梅树,日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因思梅心切返扬州,正值梅花盛开,于是赏玩不已,被后人称为“知梅者”。

何逊有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海。衔霜当路发,映雷拟寒开。”写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机及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慨叹,对后世咏梅诗创作影响很大。

高士、美人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高启《梅花》

此首诗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袁安卧雪,一是罗浮遇仙。(柳宗元《龙城录》),前者讲洛阳大雪时,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却高卧家中忍饥受寒,不求助于人。

后者讲陏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于松林间酒肆旁见一美人淡妆素服,芳气袭人,举止高雅,因扣家门与之共饮。

师雄醉卧至晓,发现自己在大梅花树下。用这两个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韵。

南枝北枝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葛长耕《早春》

由于南北方位的差异而呈现出冷暖不同所带来的结果—南枝花开早。南枝北枝的典故有作用,一是紧扣早梅,向南枝上开出了嫣红的花朵,是“梅破知春近”的预示,二是表达出对早梅的怜惜珍爱之情。

一枝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

“江头千树春欲闹,竹外一枝斜更好。”

——苏轼《和秦太虚梅花》

“一枝倒影斜斜月,满树浮光细细风。”

——刘秉忠《江边梅树》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原诗为“昨夜数枝开”,请教于郑谷,郑谷说中“'数枝’碍'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遵改,并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独表“一技”,一方面突出梅开之早,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梅花虚实飞动,疏淡娴雅的美感。这种以少胜多的写法对后来的咏梅者启发颇多。

文章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