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工电结合部关键测量项点精讲

 qjtqh 2017-10-10



  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交流  

前 沿    ▏ 适 用   ▏  精 品



内容导读 ID:gaotiexinhao
    工电联整作为现场工区重要的一项维护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保证工电结合部设备安全稳定,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工电结合部的巡检内容和标准。


一、道岔大框架的测量

尖轨框架测量方法:测量各牵引点及岔枕中心两基本轨间距。

相关要求:读数时起始点要以钢轨顶16mm下的槽线,目光垂直槽线边缘读数才准确。

心尖轨框架测量方法:用直钢尺放置在心轨尖端前约50mm处,读取两翼轨的开口值。

相关要求:心尖轨框架(俗称心轨咽喉开裆)数据的测量时,直钢尺放置时倾斜45度角,读数时要考虑肥边因素。

二、间隔铁、支距测量 

测量方法:用直尺支顶于尖轨非作用边的两段钢轨连接处,测量至基本轨外边缘间距(垂直读取钢尺数据)。

相关要求:间隔铁式尖轨跟端轮缘槽宽度与尖轨跟端轨距有关:普通道岔1/9、1/12单开道岔尖轨跟部轨距一律为1439mm,加宽4mm;AT及提速道岔尖轨跟端轨距采用1435mm,不加宽。当尖轨跟端轨距为1435mm/1439mm时,轮缘槽宽度分别为70mm/74mm。工务在此标注为140mm/144mm(跟端支距),为轮缘槽宽度加轨面宽度。 

尖轨支距测量方法:在测量处所,用钢尺垂直于基本轨内侧面(消除钢轨肥边),测量至尖轨内侧面距离。(如专线4249第28-29枕木中间(防爬限位器后)支距311mm)。

相关要求:AT或提速弹性可弯尖轨曲线型尖轨长12.4m(13.88m)导曲线尖轨跟端支距为311mm(其它支距见附表)。

支距大,会影响道岔刨切点处的密贴,使道岔存在反弹力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任何类型的道岔尖轨处,轮缘槽宽度,应以轨距容许误差内变化时不被车轮撞碰为原则。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间距。

三、三道缝检查 

检查方法:通过眼观或是塞尺,能够发现相关部位闪缝,根据标准进行调整。

相关要求:“三道缝”之一指基本轨轨底边与滑床台边有缝隙小于1mm;“三道缝”之二指基本轨外侧轨颚及轨底上部与轨撑接触部分有缝隙小于0.5mm;“三道缝”之三是指轨撑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小于0.5mm。

四、防爬限位器检查

测量方法:在缺口边缘处,用直尺垂直顶靠限位器凸台斜面,测量凸台和缺口内两侧间隙。

相关要求:跟端限位器距两边间隙7mm,允许偏差±1.5mm

五、顶铁间隙检查

检查方法:用塞尺检查顶铁与轨腰间隙,在日常运用时,道岔顶铁应作用良好。

相关要求:塞尺检查时要贯通顶铁作用面,日常维护时,道岔顶铁既不能顶死,又不能离缝太大,P60道岔不大于2mm、TS道岔不大于1.5mm,均要求有0.5mm以上间隙,否则会造成顶铁顶死,影响道岔宏观密贴,造成竖切不密、操纵时尖轨反弹力大等。 

六、爬行检查

基本轨、翼轨爬行测量方法:基本(翼轨)轨测量以直基(翼轨)本轨为基准,将直方尺放置在直基本轨(翼轨)锁闭框固定螺栓孔中心,并在曲基本轨(翼轨)上划线,测量该线与曲基本轨(翼轨)固定螺栓孔中心偏差,即为基本轨(翼轨)爬行量,窜动量不大于20mm。 

尖轨测量方法:尖轨测量以直基本轨为基准,将直方尺垂直放置在道岔尖轨尖端处,并在曲基本轨上划线,划线与尖轨尖端之间的偏差,即为尖轨爬行量。

相关要求:尖轨、心轨、基本轨的爬行,窜动量不得超过20mm,限位铁两边应有间隙,尖轨、心轨、基本轨爬行、窜动不得影响道岔方正,造成杆件别劲、磨卡及外锁闭框孔无调整间隙。  

七、防跳限位装置检查

检查方法:斥离尖轨在标准开口情况下,用直尺测量斥离尖轨底边与防跳限位器内侧之间的距离。

相关要求:防跳限位装置与斥离尖轨(标准开口)间隙应为3-5mm,尖轨防跳顶铁与密贴尖轨间间隙应为2-4mm,心轨防跳顶铁、卡铁、间隔铁与心轨间隙应为2-4mm

八、滑床板辊轮检查

检查方法:用塞尺斜45度插入第一辊轮与尖轨底边之间,确保间隙符合标准。在辊轮一侧滑床台上水平放置1-3mm调整片,将水平仪放置在调整片和辊轮上,根据所放调整片高度整辊轮高度。

相关要求:闭合状态下,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1~2mm;辊轮顶面应高于滑床台上表面1~3mm。

检查方法:用塞尺斜45度插入第一辊轮与尖轨底边之间,确保间隙符合标准。在辊轮一侧滑床台上水平放置1-3mm调整片,将水平仪放置在调整片和辊轮上,根据所放调整片高度整辊轮高度。

相关要求:闭合状态下,辊轮与尖轨轨底边缘间的空隙应为1~2mm;辊轮顶面应高于滑床台上表面1~3mm。

九、密贴状况及松紧程度检查

检查方法:在尖轨与基本轨宏观密贴的情况下,用塞尺检查尖轨与基本轨间隙,塞尺塞入深度必须大于16mm。

相关要求:尖轨、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其缝隙不应大于0.5mm,其余部位不应大于1mm。

十、道岔开程测量

尖轨一牵测量方法:尖轨第一牵引点的开程测量方法:人站在道心,使用直钢尺水平放置于斥离尖轨一头支顶于基本轨(低于轨面16mm处),此时斥离尖轨内侧边缘上直钢尺上的读数即为开程。

相关要求:测量时必须使用直钢尺,尺子必须放置在锁闭杆(道岔连接杆)中心,同一组道岔最好是同一人测试。

尖轨第二牵引点及以后牵引点开程的测量方法:人站在斥离尖轨的基本轨外侧,使用直钢尺水平放置于基本轨上一头支顶于斥离尖轨(低于尖轨轨面16mm处),此时基本轨内侧边缘上直钢尺上的读数即为开程。

相关要求:测量时必须使用直钢尺,尺子必须放置在锁闭杆(道岔连接杆)中心,同一组道岔最好是同一人测试。特别要注意的牵引点在尖轨刨切点后的开程测量值为斥离侧减密贴侧的读数。

十一、锁闭量测量

测量方法:使用直尺或专用卡具测量锁钩底部与锁闭杆凸台接触面的长度。

相关要求:各牵引点锁闭量定、反位两侧应均等,偏差应不大于2mm,其中多机道岔尖轨、心轨第一牵引点≥35mm,其他牵引点≥20mm。

十二、道岔4mm检查

检查方法:用4mm专用工具,紧贴斥离尖轨连接铁(U型铁)中心,向下约16mm左右,来回扳动即可。

相关要求:

  1. 单点牵引道岔牵引点及多点牵引道岔第一牵引点中心线处,密贴尖轨(心轨)与基本轨(翼轨)有4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其余密贴段牵引点中心线有6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锁闭或接通表示。

  2. 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20km/h小于或等于160km/h的道岔,尖轨牵引点间有10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接通道岔表示。

  3.  直向通过速度大于160km/h的道岔,在两牵引点间有5mm及以上水平间隙时,不应接通道岔表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