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老朋友又见面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享受食物带来的精神满足,是每一个人的追求,但摄食—吞咽障碍患者会导致肺炎、引起脱水等严重的医学问题,同时也剥夺了人的基本需要——“食之愉悦”,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因此,解决他们的摄食—吞咽障碍问题,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任。 随着康复医学科吞咽造影的不断开展和间歇置管的应用,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和营养得到很大改善,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吞咽障碍患者饮食的改进和日常进食小窍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说说吞咽患者饮食的改进。 “食物改进可降低误吸风险,提高吞咽安全性”。 流质食团从口腔流入咽部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在流体食团到达喉和气道入口处时,来不及关闭气道,可能造成误吸。利用食物改进的方法增加食物稠度,减缓液体流动速度,使患者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关闭气道,达到安全吞咽,减少误吸。 “食物改进可降低食物残留风险,提高吞咽有效性” 固体食物或稠度很高的液体,可能需要更强的舌部推进力,以驱动物质通过口咽,有些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力量或咽部肌肉力量减退,会感到吞咽后有食物残留在咽部凹槽后。可利用食物改进的方法改变固体食物性状,使口咽部减少食物残留,达到有效吞咽。 餐具选择
餐具的选择方面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汤匙面表浅,前面头窄。碗口较大方便端拿,这样的汤匙容量最安全也是最容易进食的! 食物选择 因为水的离散度较大,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来说我们不建议直接饮水。 液体食物:稠液体、能从勺中缓慢流下的液体。如:奶昔、过滤过的乳酪汤、果茶等。 固体食物:吞咽难度从易到难分为几个递进的形态; 泥状食物:如酸乳酪、果泥、土豆泥、菜泥、稠牛奶、布丁等。 绞碎的食物:如粥、碎肉、炒蛋、鱼片、软布丁等需要咀嚼的。 软食:如软饼干、水果罐头、三明治、软的炖过的食物、煮鸡蛋等需要更多地咀嚼力的。 正常饮食:所有允许的食物。
食物质地 避免进食纤维过多的食物如芹菜,莴苣等,以避免因咀嚼不充分发生误吸! 避免进食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菠萝,葡萄,西瓜等,以避免因汁液控制不佳发生误吸! 避免进食容易掉渣的酥脆的食物,如薯片、曲包皮、干脆饼等,以避免残渣的误吸! 食物性状 可以适当使用增稠剂(推荐使用奥特顺咽,一种专业医用的、用来调校饮料或固体食物的质状浓度的产品)。它不仅可以用来快速增稠日常食物中的水、中药、水果汁、牛奶等,还能有效防止误吸,而且补水率远远高于淀粉,简单易操作。对液体温度无要求,对唾液淀粉酶稳定。可长时间放置不改变食物的味道!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吞咽障碍患者的日常进食小窍门。 一、摄食姿势 可先尝试30度仰卧(即床头摇高30度)且颈部前倾(头部垫适当高度的枕头)。采取这种体位,可以利用重力使食物容易被摄入和吞咽。仰卧时,气管在上,食管在下,还可防止咽部内残留物掉入呼吸道。而颈部前屈时咽部和气管间有了角度,不易误咽。此外,采用仰卧位,颈部前屈,咽门变窄,可以防止食物在吞咽运动发生之前流入咽部而导致误咽。 如果患者功能有所改善,确认能安全吞咽的前提下,可抬高角度。在床倾斜至60度之前,应采取防止误咽的颈部前屈位。 有麻痹的情况下,最好采取“健康一侧在下,麻痹一侧在上”的半仰卧位,颈部朝向麻痹侧,重力作用下食物落至运动正常的健康一侧,使吞咽顺畅。 二、一口量(一口进食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问题) 过多的话,食物不仅难以通过咽门,残留在咽部时,还会加大误咽的危险。 过少的话,有时给会使食物在感觉、运动有障碍的患者口中操作困难,吞咽反射无法发生。 容易误咽时,要从少量1/3茶匙(约3—4毫升)开始,再逐步增至半茶匙、一茶匙,逐渐摸索合适的量 三、咽部残留食物去除法 空吞咽、数次吞咽 “空吞咽”指口中无食物时吞咽唾液,“数次吞咽”指吞入食物后多次进行“空吞咽”,通过数次吞咽去除咽部、食管的残留物。 交替吞咽 让患者交替吞咽固体食物和流食 侧方吞咽 转动或倾斜颈部,会使同侧的梨状隐窝变窄,挤出残留物。同时,另一侧的梨状隐窝变浅,咽部产生高效的蠕动式运动,可去除残留物 四、安全管理 消除、减少误咽:摸索最佳吞咽方法,选择安全食品 减少细菌的误咽、胃液的逆流:必须注意进食前、后的口腔内卫生,进食后,上抬头部,预防胃液逆流。进食后最好保持坐位30分钟,防止食物逆流 防止肺炎的发生:关键是要通过吸入、水分补给、排痰训练、咳嗽练习来提高咳出能力,改善自身状态,增强抵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