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和文学家,还是清朝组建的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自幼聪慧,机敏过人。他五岁启蒙,六岁即入家塾读书,八岁就能诵读八股文和“五经”,十四岁便可通读《周礼》《史记》。道光六年(1826),年仅十六岁的曾国藩应长沙府试,名列第七。二十岁时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二十三岁考取秀才,次年又中举人。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于二十八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仕宦生涯。 1847年,三十六岁的曾国藩被授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1849年又升为礼部右侍郎。在此后的九年中,他兼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掌管军政大权,十年七迁,连升十级,直至入阁拜相,官至二品大员,为清王朝的统治立下过汗马功劳。 名著《曾国藩家书》更是他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深刻总结和心血凝练,既阐述了伦理纲常,同时也对人生艰辛、世事无常进行了慨叹和情感抒写,此书劝勉后人在各自的人生之路上要学会精进、用心,在表达心事衷曲上也做到了艺术化,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的佳作。 精选了曾国藩的30个名句,一起看下为何“有父当如曾文正”? 1,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2,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3,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5,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6,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7,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8,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也最终会弄明白,会说你实际上在欺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你。 9,精神越用就越多,阳气越提就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 10,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1,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2,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3,是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 14,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15,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6,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7,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8,禁大言以务实。 19,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21,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22,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3,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4,人生莫惧少年贫。 25,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2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7,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28,平生不做封候愿,愿与梅花过一生。 29,一饭尚铭恩,况曾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千金难报德,即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30,曾国藩八大交友准则:一曰胜己者,二曰盛德者,三曰有趣味者,四曰能吃亏者,五曰能直言者,六曰志趣广大者,七曰患在当患者,八曰体人者。 曾国藩持家主修课程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锁。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五、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身不间断。 七、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八、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 九、谨言、刻刻留心 看完了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剩下的就是去努力做好了。 |
|
来自: 知鱼之乐uo5wu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