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池穴】--消除黑眼圈,消除肩膀酸痛,偏头痛等。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10-10

人体有很多穴位,而每个穴位的作用都不一样,穴位的保健养生方法也有多种,按摩就是其中一种。今天就为大家说说风池穴。



风池穴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这样说:“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陷者中,手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


风池穴,足少阳胆经,定位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

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或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风池穴的作用

1、风池穴能疏散少阳风热、清头目、利官窍,主治耳聋、气闭、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鼻炎、失眠等。


2、本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阳维为病苦寒热,故有祛风、散邪、解表的作用,是治疗表症的常用穴;主治感冒、头痛、热病初期、疟疾、颈项强痛等症。


3、本穴还能平息内风,具有息风止痉、通络之功;用于治疗眩晕、中风、口眼斜。


4、现代医学常用风池穴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无脉症、近视、鼻炎、甲状腺肿大、神经性衰弱、流行性乙型脑炎、癫痫、失眠、落枕、肩周炎、中风后遗症、感冒。



日常保健

风池穴是治疗头面部五官疾病的重要穴位,因此除了眼睛疾病以外,对鼻炎、耳鸣、咽痛等有一定作用;还常用于防治颈椎病,特别是颈肩部肌肉僵硬、落枕,或伴有头晕头痛者;此外,上下摩擦风池穴有祛风散寒的作用,能有效防治发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


按摩风池穴位的好处

1、治疗眩晕 

颈动脉供血不足常会导致头晕头涨、恶心欲吐、耳如蝉鸣、不敢睁眼等,头部侧转活动时症状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也可以用指压或刮痧法自己治疗。指压双侧风池穴3分钟,然后再按压头顶部的百会穴3分钟,即可减轻头晕症状。


2、减缓偏头痛 

突发偏头痛时,可以用自己的两个中指重力按压双侧风池穴,一边按一边揉,连续按压3分钟,再配合按压患侧的太阳穴3分钟、合谷穴1分钟,偏头痛的症状即可缓解。


3、治疗鼻塞 

因受凉而导致的鼻塞,也可以按压风池穴,配合按压印堂、迎香穴,每穴按压1~3分钟即可。


4、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改善颈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等。治疗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缓解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失眠、宿醉等


按摩手法

端坐,举起双臂,双手分别置于两侧后头部,以大拇指指尖分别点揉两侧风池穴;两拇指持续往上点按,或快速上下擦动。


点揉时指尖紧贴头皮,避免与头皮或头发形成摩擦;


点揉改穴时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以有酸胀感为佳,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双侧风池穴同时点揉。


风池穴的作用和按摩的好处多多,大家不妨按照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按摩手法常按摩按摩,会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效果。


【特别提醒】剧烈运动引起的排汗不建议揉风池穴,因为此时是人体正常的排毒阶段。


     关注每天一穴学习更多健康知识。


      欢迎交流中医小儿推拿及育儿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