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沈仲圭论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水木年华138 2017-10-10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40岁以后的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者,相当于中医头痛、眩晕、肝阳及心悸、中风等范畴,其发病机理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本病的临床表现,常是本虚标实,或挟痰热,治疗之法,应兼筹并顾,审慎立方。今将自己一得之见条列于下,供参考。

名医沈仲圭论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平肝养阴祛风法(近人方)

桑叶6克,菊花6克,白蒺藜9克,生地15克,制首乌12克,女贞子9克,生龙骨、生牡蛎、磁石各15克,牛膝9克,桑寄生12克,茯苓12克。水煎服。

按:本方以桑叶、菊花、白蒺藜祛肝风,生地、首乌、女贞子益肝阴,龙、牡、磁石镇肝阳,牛膝引气血下行,寄生补肝肾、降血压;综合各药性能,有平肝阳、熄肝风之效。用于高血压病初中期,症见头晕耳鸣,心烦少寐,头重足轻,脉象弦细而数,舌红少苔。

益阴潜阳涤痰法(自拟方)

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炙龟版龟板12克,钩藤、甘菊花各6克,元参、麦冬各9克,生地12克,白芍、瓜蒌仁各9克,川贝、枇杷叶各6克。水煎服。

按:本方用龙、牡平肝,龟板补阴,参、麦、地、芍滋阴养血,钩藤、菊花祛风,蒌贝、枇杷叶降火涤痰。综合各药性能,滋不足之肾阴,平上逆之肝阳。用于高血压病中后期,症见头昏目花,眠少梦多,腰酸腿软,火亢面赤,脉弦细数,舌红少苔。

滋液和阳汤(《类证治裁》方)

熟地18克,枸杞9克,白芍9克,枣仁9克,茯神12克,甘花6克,桑叶6克,生牡蛎12克,石斛12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

按:本方用熟地、白芍养营血,桑、菊祛肝风,枣仁、茯神宁神,牡蛎咸寒降虚火,五味子酸咸固肾阴,石斛强阴清虚热。综合各药性能,有滋营血熄肝风之效。用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症见头目眩晕,腰酸体疲,遗精盗汗,脉沉细,舌嫩红等症。


附:单方

名医沈仲圭论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

1.野菊花(全草)30克,夏枯草15克,水煎服。方中野菊清热毒,治头痛,夏枯草清肝火。对形体壮实、肝火亢盛者用之有效。

2.大青叶9克,焦山栀9克,海藻9克,茺蔚子9克,煎服。方中大青叶解心胃热毒,栀子泻心肺之火,海藻咸寒软坚,茺蔚子降血压。适应证同上。

3.侧柏叶、臭梧桐、桑白皮各18克,水煎。方中臭梧桐、桑白皮均有降压作用,侧柏叶凉血。适用于各期高血压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