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解释了这四个字的可能读音,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那三个问题又让我困惑不解:为何“萬丈”与“多年”在对仗上的不公整?为何多地发现同款或类似门额?从现存的明清建筑来看,在门额上题字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公共建筑则上书建筑名称,二是私人建筑则多写着家族道德准则。这四个字显然不能体现这两个目的,那么这个“达芬奇密码”到底真相是什么呢?我认为,很可能与清代民间结社组织天地会有密切关系,下面就跟着小星光来探究一下吧。 天地会的暗语有近四千个词汇,内容涉及各行各业甚至某些物体,已经发展到可以应付生活甚至生产活动的程度。如果我们把(萬丈)(多年),拆分为四个字或符号或象征来看,其中就蕴含了大量的和天地会相关的信息了。 小星光猜想一:联络暗号 这同样的门额若出现只在一个地方,可能是个不会对对子文人的文字游戏。但若在多个省份出现的话,则极有可能是某个跨省社团组织的私密联络暗语。网友们在安徽、江西、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发现这个门额,这就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资料搜集不完整,我没有得到这些古民居的时间、功用、内部结构等信息。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云南曲靖师宗县凤凰谷峡道上所刻的“靝(萬丈)(赤氣)(多年)”,成字时间不详,但石阶的形成时间大约有两百多年。那么两百多年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查找史料时我发现这个时期有跨省能力的大型民间社团,只有天地会。云贵总督伯麟也曾给皇帝上过一个折子,汇报了嘉庆十六年(1811年)广东人林润才、钟名扬“纠人结会”的事情,专门指出结会上沿用的仪式除了天地会的基本仪式外,还有跳火坑、盟誓、化誓文等。这位总督还透露说这伙人的非法集会地就在师宗县,但具体什么位置就语焉不详了。 有大量资料可以证明:福建天地会被剿杀后,会众在各山主的带领下分散到江西、安徽、浙江、云南、贵州等地,这些省份又恰好与出现门额字的省份有关联。因此,有这些联络暗号的建筑,极有可能曾经是天地会堂口或分支所在地。 云南凤凰谷摩崖石刻 小星光猜想二:藏字其中 1.谐音藏字 靝读作天,埊读作地,合起来便是天地会。援引自《幼学琼林》开篇之解:青气合之则为天,赤气合之则为地。而云南凤凰谷摩崖石刻上写的正是(青氣)和(赤氣)。去过凤凰谷峡道的就能发现,峡道仅能容一人经过,是个易守难攻的地理所在,有其战略意义,符合天地会余部驻守的需要。显然,(赤氣)在表达“地”的含义要比“埊”更为露骨。另据《天地会文献录》中收录了一首天地会歌谣,其词曰:云南赤旗第三支/四川起义灭胡儿/合成洪字为暗记/君臣自有太平时。其中,赤旗的说法似可以与摩崖石刻中的“赤氣”有呼应。 而这首歌谣第一段说的是:福建乌旗第一支/甘肃起义始奠基/彪字金兰传四海/一九江山谁敢欺!而乌旗怎么解释呢?在《清史稿台湾资料选辑》中记载了林爽文起义——清朝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农民起义斗争。原文为:“(乾隆)五十七年(1708年),同安民陈苏老、晋江民陈滋等为乱,设靝𪒉(黑氣)会,“靝(黑氣)”字妄造,以代“天地”;闽浙总督伍拉纳率按察使戚蓼生赴泉州,捕得苏老等,诛一百五十八人、戍六十九人。”这可能就是《汉语大字典》把“靝”“(黑氣)”解释为“天”“地”的来源。 此外,“萬丈”,以清代计量单位来看,十丈为一引,万丈便是“千引”,谐音为“牵引”。 天地会腰凭上有“结万为记”字样 2.藏称谓万
《洪门秘籍》中记载在康熙年间清兵火烧南少林,仅逃出了五个俗家弟子,便遵郑洪二为首领,意思是郑家洪门第二(遵郑成功为开山老祖),号为万云龙,请陈近南做军师,创立了天地会。这个传说明显嫁接了少林五祖征西鲁的故事,用“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手法来神化了自己一把。不过这个传说有部分佐证来自闽浙总督伍拉纳、福建巡抚徐嗣给皇帝的奏折,其中写道:“臣等查提喜于乾隆二十六年(1687年)倡立天地会……该犯俗名郑开,僧名提喜,又名涂喜,又名洪二和尚。”万云龙被杀后,天地会众不得再以“天地”或“洪门”相称,而改为“万家兄弟”,甚至把“万”字当作暗语,如:“您老哪个万?”在天地会的腰凭上就有“结万为记”的字样。在伍拉纳总督的报告中还提供了一个线索,“漳浦土话,万洪同音”。为此我特地给漳浦的朋友打电话求证,二者发音相近但不同,可能有语音流变的可能,音近而以万来暗指洪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天地会也叫“汉留”,在失败后会众以“万年流”中的“万年”来暗指“汉”,有可能把“万”和“年”二字隐藏在门额中。万年又因年与岁同,有“万岁”之意。 洪门秘籍中手绘的高溪庙图 3.藏堂号 天地会总堂设立山、水、香山主,那么埊字就可能暗示着山、水两堂,而香堂其实是由道宗禅师在康熙二十年左右(1681年)所创香花宗的僧人组成,以香字作为堂名正暗示僧人身份,在天地会失败后,继续以僧人的身份隐藏。山可能指樵夫、农民,水可能指渔民(此为揣摩,未考得)。 在《近代秘密社会史料》一书中记载了万云龙起义(书中称为“高溪起义”),高溪庙在今福建云霄东厦镇高溪村,门上对联曰:“一派溪山千古秀,三河峡水万年流。”《洪门秘籍》中的手绘高溪庙图中就有这对联。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提到天地会的暗号语是真实存在的:“地震南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其出处就在于此。对联中的第四个字便是山、水。有足够的资料可以证明高溪庙、高溪观音堂就是洪门五祖会盟地,亦即起义发源地。 顺便提一下,天地会的会首用切口叫元帅,又称大总理,同时拥有这两个称谓的人我们已经知道的有一个,名叫孙文。此人曾拜某社团的山堂,成事前曾自称“洪二”,建立民国后称总理,孙文在1907年和1923年两次自称为“大元帅”。而助孙文起事的三合会、致公党,已经明确是为天地会分支。孙文的称谓为何与天地会的切口这般相近,其中缘由自行脑补了。而孙文为何取中山,又为何称总理和大元帅,民国史料语焉不详。 天地会手语“国太民安” 4.藏三才暗语 天地会对暗语世界的贡献空前绝后,再没有任何一个群体的隐语能像天地会那样丰富、系统和神秘。晚清留下的《江湖尺牍》一书中能找到天地会暗号的详细释例,说明天地会会众通过完备的手势、身体动作,来配合暗语进行身份识别。天地会手语与“三”关系密切,会众“出手不离三,出口不离本”,最重要的暗语、暗号里都有“三”,其根源就在于天地会以“三才”为根本。所谓“三才”便是天地人,天父地母,人居其中。而“丈”字就包含了一个“人”字,正好形成“三才”之释。而“万丈”可以拆分为“万人一”取字在中,可隐含一个“心”字,“万人一心”正是天地会建立时的宗旨(具体可见萧一山《清代通史》新修本中关于万姓兄弟结拜的记载)。 福建云霄高溪村发现天地会创立时的旧物 小星光猜想三:拆字法
“多年”二字。把多拆为两个夕字,《康熙字典》中这样来说明“夕”字:年之夕月之夕日之夕。合“日月”为明字。这个猜想有些大胆,不过在查看《康熙字典》发现了“多”字的异体写法,如下图,形态正如伸直的三根手指,这是天地会的身份手势暗语——大指为天,小指为地,三指(中指)为人,把这三根手指伸出去,折起食指和无名指,形态上就像个多字。就像上图中天地会手势语中的“国”字一样。 《康熙字典》中多字的异体字形 而“年”则可拆为一个“八”字和“廿一”字,“多年”和起来就是“三八二十一”,这是天地会暗语,意指“洪”字。“多”和“萬”都能指向“洪”字,这样就能对仗了,且符合天地会“出口不离本”的要求。 由此,小星光在天地会文本史料搜罗出四句话来斗胆做一解读:“靝(萬丈)埊(多年)”的意思是“天父地母,明臣洪氏,万人一心,国太民安”。
补记:在写完本文时,正好看到一个重要证据——天地会重要的秘密文件《会簿》(嘉庆年间广西武源县抄本)的文字稿,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开篇写道: 起手不离三,开口不离本,只可自己看,不可传外人,别人看里,误了自己终身。 青气为天/黑气为地/山乃为合(当为会字) 青为天号 青黑山 黑为地号 山为会号 有此字样,勿需赘言。因找不到图片资料,也不插入上文,便补记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