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之友讲《神农本草经》之--石菖蒲

 txw40 2017-10-10

【处方用名】石菖蒲——天南星科Araceae.

【经文】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遂,或延年。一名昌阳,生池泽。


   本经要义   

     风寒湿痹:痹证名。因风、寒、湿三邪气杂至,致气血郁滞而成弊病。症见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

   痹,闭阻不通之意。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脏腑经络而引起的病证,通常多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人体肌表经络关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和重着等一类疾病。临床上主要为“风痹”“寒痹”“热痹”。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痹,《说文解字》:“痹,湿痛也。”《素问》卷十二·痹论篇:“黄帝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也。”

   风寒湿痹,又称。“诸痹”。《素问》痹论篇:“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而治疗风寒湿之医者,古称“痹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咳逆上气:同咳逆,即咳喘。《诸病源候论》卷十四·咳嗽病诸候:“肺虚感微寒而成咳,咳而气还聚于肺,肺则胀,是为咳逆也。邪气与正气相搏,正气不得宣通但逆上咽喉之间,邪伏则气静,邪动则气奔上,烦闷欲绝,故谓之咳逆上气也。”又咳嗽短气候:“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本经》所言“咳逆上气”药物,还见于当归等。


   开心孔:即开心窍。心主神志,神志不清,则心窍闭塞。“开心窍'当与'益心智'相关。“心孔'即“心窍。”《本经》在人参条有“开心益智”,在《伤寒论》中又有“开心下”,指胃脘之说。如“心下急”,即指胃脘部急迫微痛,胀满不舒之感觉。“心下满',指胃脘间痞闷胀满等,均可应用石菖蒲来治疗。


   补五脏:《仙经》称石菖蒲为'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补人体五脏也。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脏是指胸腹腔能充实致密,并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素问》卷一·五脏别论篇:“所谓五脏者,藏

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灵枢》本脏篇“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五脏是人体表里活动之中心,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五脏,加上六腑的配合,把人体表里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九窍:指人体头部七窍以及前、后二阴的合称。即阳窍眼、耳、鼻、口加阴窍前后二阴。


    声音:亦作“音声”。石菖蒲,用于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芳香清冽,化痰湿,辟秽浊之邪,展清阳而开窍,化痰浊而省迷,为豁痰开窍之品。治疗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能开音窍。故《本经》言出声音。

   

   药物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开窍祛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肌,噤口下利等。

【鉴别要点】

   药材鉴别  药材呈扁圆柱形,常有分支,多弯曲,长3~20cm,直径0.3~l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疏密不匀的环节,节间长0.2~0.8cm,具细纵纹,二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有环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气浓香,味苦辛。



   饮片鉴别  饮片呈扁圆形或长条形厚片。外表皮棕褐色至灰棕色,可见环节及根痕。切面类白色或略带浅红色,呈纤维性,有明显筋脉点即油室点。气味浓烈,味苦、辛。


【拓展阅读——中药经验鉴别专用术语】

   筋脉点:筋脉指根茎类药材组织内的纤维或维管束。药材折断后,其纤维或维管束呈参差不齐的丝状,犹如身体的筋脉,又称“筋”。饮片切面上所表现出点状痕迹称之为'筋脉点。。较大之维管束痕则称之为:“筋脉纹”。


【拓展阅读——商品流通中菖蒲的品种解读】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Aracee菖蒲属Acorus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ari-nowii Schott的根茎。天南星科植物有110属2000多种,我国分布有25属130余种,其中菖蒲属有6种,我国均产。目前商品药材中,菖蒲入药主要为石菖蒲和水菖蒲(Acorus calamus L.)。水菖蒲在民司广为应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藏菖蒲”之名收载。其他均为民间或地方用种:金钱菖蒲,茴香菖蒲,宽叶菖、和香叶菖蒲。石菖蒲有一别名,叫“九节菖蒲”,多指石菖蒲“惟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紧硬节稠,二寸九节者,是真也”,为菖蒲之最佳品。在商品流通中有一种“米菖蒲”(系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Fisch.exC.A.Mey.的根茎),亦习称“九节菖蒲”,具有神经药理毒性,不能作为芳香开窍药使用。



 

     医籍选论   

   菖蒲处处有之,种类不一。其生流水中,根茎络石,略无沙土,稍有泥滓即易凋萎,此种入药为良。李时珍曰:菖蒲凡五种,生于水石之间,根细节密者,名曰石菖蒲,可人药,余皆不堪。

   太阳之气,生于水中,上与肺金相合而主表也,与君火相合而主神。菖蒲生于水石之中,气味辛温,乃禀阳寒水之气,而上合于心肺之药也。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者,太阳之气,上与肺气相合而出于肌表也。开心孔者,太阳之气,上与心气相合而运其神机也。五脏在内,九窍在外,肝开窍于二目,心开窍于二耳,肺开窍于二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前后二阴。菖蒲禀寒水之精,能濡五脏之窍,故内补五脏,外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是通耳目口鼻之上窍也。又日主耳聋、痈疮者,言耳不能听而为耳痈、耳疮之证。菖蒲并能治之。温肠胃,止小便利,是通前后一阴之下窍也。菖蒲气味辛温,性唯上行,故温肠胃而止小便之过利。久服则阳气盛,故轻身。心气盛,故不忘。寒水之精,太阳之阳,标本相合,故不迷惑而延年。益心智者,菖蒲益心,心灵则智生,高志不老者,水精充足,则肾志高强,其人能寿而不老。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

 


    菖蒲性用略同远志,但彼苦而此辛,且生于水石之中,得太阳寒水之气。其味辛,合于肺金而主表其气温,合于心包络之经,通于君火而主神。其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者,从肺驱邪之解表也。开心窍至末句,皆言补心之效,其功同于远志。声音不出,此能人心,而转舌人肺以开窍也。痈疮为心火,而此能宁之。心火下济而光明,故能温肠胃而止小便利也。但菖蒲秉水精之气,外通九窍,内濡五脏,其性自下以行于上,与远志自上以行于下者有别。

       ——清·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风、寒、湿三者,合rm成痹,辉则气血俱闭,菖蒲人肝,肝藏血人肺,肺主气,气下能行,味辛能润,所以主之也。辛润肺,润则气降,而咳逆上气自

平。辛温为阳,阳主开发,故开心窍。辛润肺,肺主气,温和肝,肝藏血,血气调和,五脏俱补矣。通九窍者,辛温开发也。辛温为阳,阳气出上窍,故

明耳目。肺主音声,味辛润肺,故出音声。主耳聋,即明耳目之功也。治癌疮者,辛能散结也。肠胃属于手足阳明经,辛温为阳,阳充则肠胃温也。膀胱寒,则小便不禁,菖蒲辛温温肺,肺乃膀胱之上源,故止小便利也。久服轻身,肝条畅也。不忘不迷惑,阳气充而神明也。延年,阳盛则多寿也。益心智、高志,辛温为阳,阳主高明也。不老温能活血,血充面华也。

    ——清·叶天士《本草经解》


     水菖蒲Shuichangpu


 【处方用名】藏菖蒲——天南星科Aracea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藏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藏菖蒲Acrus cala机·s L.的干燥根茎。系藏族习用药材。民间以“水菖蒲”之名入药。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辛。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温胃,消炎止痛。用于补胃阳,消化不良,食物积滞,白喉,炭疽等。

【鉴别要点】

  药材鉴别  本品呈扁圆柱形,略弯曲,长4~20cm,直径0.8~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节明显,节间长0.5~1.5cm,具纵皱纹,一面具密集圆点状根痕叶痕呈斜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侧面茎基痕周围常残留有鳞片状叶基和毛发状须根。质硬而韧,断面淡棕色,内皮层环明显,可见众多棕色油细胞小点。气浓烈而特异,味苦、辛。


  饮片鉴别 饮片呈扁圆形或不规则长条形厚片,外表面灰棕色,可见明显环节及根痕。直径o.8~lcm或更大。切面平坦,类白色,纤维性;可见明显的环纹(筋脉点)和油室小点。气特异浓烈,味辛、苦。

【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注意事项】

  注意石菖蒲别称。九节菖蒲。的品种鉴别与临床作用,并注意处方书写用名。

  石菖蒲与藏菖蒲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但临床疗效有差异,处方用名与药房调配要注意区别。



  【现代应用】  

   1.豁疾开窍。用于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芳香清冽,化痰湿辟秽浊之邪,搌清阳而开窍,化痰浊而省迷,为豁痰开窍,和中化浊之品。如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配伍应用,如《济生方》之'涤痰方。。若痰热蒙蔽,神昏谚语,常与郁金、竹沥、

栀子、远志、半夏等清热化痰开窍之药配伍应用,如《温病全书》之“菖蒲郁金汤”。


   2.和中辟浊。用于湿浊中阻,脘痞胀痛。本品辛苦芳香,能化湿醒脾以行气除胀,开胃进食,故为治疗湿浊中阻,胸腹胀痛,脘闷不饥,痞塞疼痛的良药。临床上常与藿香、佩兰、厚朴、苍术、茯苓、砂仁、陈皮等行气、化湿药物配伍应用。若湿从热所化,湿热蕴伏,身热吐痢,胸脘痞闷,舌苔黄腻者,常与雅连、厚朴等配伍应用,如《霍乱论》之“连朴饮”。


  3.噤口毒痢。菖蒲芳香化湿,味辛又能燥湿以行胃肠之气,常与清热燥

湿,行气导滞药物配伍应用。对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之噤口痢,症见不

思饮食,呕恶不纳,下痢频繁者,常与雅连、陈皮、石莲子等配伍,如《医学心语》之“开噤散”。


  4.风湿痹痛。本品味辛性散,祛风通络,味苦能燥湿,性温可散寒,故可

用于风寒湿痹,肢节关节疼痛,常与生姜、乌头等配伍应用,如《圣济总录》之“菖蒲散”。


  5.本品用于治疗劳心过度,心神失养引发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常与

补养气血之党参、白术、龙眼肉、酸枣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应用。若心肾两

虚,耳鸣耳聋,头昏,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墨旱莲、丹参、首乌藤等配伍应用。


  6.妇女赤白带下,男士阴囊湿痒。本品味苦燥湿,芳香化湿,故常用于,

治疗因湿邪下注所致之阴囊湿痒及妇女赤白带下证。此外,本品也可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


  【类药比较】  

    石菖蒲与远志,均有祛痰湿之功,既能开窍醒神,又可安神益智,用于痰

湿秽浊蒙闭清窍之神志昏乱,癫狂痴呆及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症。但远

志偏重于化痰,兼能止咳,常用于咳嗽痰多,消散痈肿作用亦较好,故善治痈

疽肿毒,乳房肿痛;而石菖蒲,宁心安神,芳香化湿,兼能和胃,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胀痛及噤口痢。

   石菖蒲、冰片、麝香,均为芳香开窍之品。但冰片、麝香善走窜,用量小

而开窍回苏之力较强;石菖蒲芳香化湿浊而奏化痰宣壅、开窍通闭之功,而

回苏之力弱,化浊之力强。



作者:祝之友  整理者:祝之友洪雅工作室  迪亚拉   许清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