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我的国!又㕛叒添三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黑扭 2017-10-11

第四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公布

中国3个申报项目全部入选

中国水利网站讯 (通讯员 李云鹏)正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8届执行理事会,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上午的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7年度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中国申报的宁夏引黄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和福建黄鞠灌溉工程3个项目全部入选。


国际灌排委员会名誉主席高占义告诉记者,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设立为水利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使社会各界认知了独特的遗产类型,让人们走进灌溉工程遗产,从中了解区域历史、文化和水利,领略它的风采,感知它的博大。这些灌溉工程不仅是水利工程遗产,也是各国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评选,必将促进灌溉工程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传播、交流、弘扬水文化。


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成立于1950年,是以国际间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专业类国际组织,目前有约100个会员国。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国际灌排委员会为保护、挖掘和推广具有历史价值的可持续灌溉工程及其科学经验而设立,自2014年开始在全球范围评选。每年由各国家委员会组织申报,经由国际专家组评审提出推荐名单,国际执行理事会投票通过后正式列入遗产名录。第四批入选遗产名录的工程还有其他4个国家的10个工程。


目前,我国陕西郑国渠、四川东风堰等10处已成功申报,加上此次成功申报的3处,我国已有1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背景资料

宁夏引黄古灌区

宁夏平原引黄灌溉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秦汉时期。自秦朝起,宁夏地区就开始屯垦开发,历经汉代的移民开发、屯垦凿渠,唐代的筑堤引水、垦荒开田,元代的因旧谋新、建闸设堰,明代的疏浚修治、改立石闸,清代的“地丁合一,奖励开垦”,新中国成立后的裁弯取顺、除险加固,逐步形成了覆盖宁夏平原纵横交错、密如网织的灌溉古渠系,推动了宁夏地区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发展,造就了“塞上江南”的富庶锦绣。宁夏引黄古灌区是宁夏平原2200余年来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具有独特的、创新的、科学的引水工程结构。

宁夏引黄古灌区

宁夏引黄灌区渠系图

宁夏引黄灌区河西总干渠闸


陕西汉中三堰

“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是汉中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均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多次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灌溉和防洪效益。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先后多次对“汉中三堰”灌区进行续建和改造,形成了今天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灌排工程网络,三堰灌溉面积合计达21.75万亩,为汉中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汉中盆地灌溉农业历史悠久,公元1世纪已有相当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11世纪进入了第二次汉水流域灌溉工程发展的高潮,其中汉中三堰是典型工程,其工程技术、管理机制蕴含着深厚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五门堰

山河堰

杨填堰


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黄鞠灌溉工程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发现的系统最完备、技术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遗址。工程位于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10多公里,灌溉面积2万余亩。黄鞠灌溉工程是古代南方山丘区水利工程和民间自筹修建、政府指导管理的典范工程,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景观审美和社会价值。

龙腰水渠

琵琶洞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