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肿瘤高危人群预防体检及畏惧胃肠镜检查者
吞“胶囊”无痛查肠胃
胃镜检查由于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情况,并且还可以进行活体的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所以是目前诊断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传统胃镜检查往往需要从口腔插管进行检查,易引起被检查者的不适,不少朋友因此而抗拒检查,从而延误了疾病的及时诊治。“为减轻检查时的不适,被检查者还可采取‘胶囊胃镜’的较先进检查方法。”河北以岭医院消化科董胜利主任介绍,以岭医院已经引进高端磁控胶囊胃镜,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通过这个系统,医生可以通过软件实时精确操控的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的运动,改变胶囊姿态,按照需要的角度对病灶重点拍摄照片,从而达到全面观察胃黏膜并做出诊断的目的。
与普通胃镜相比,“胶囊胃镜”具备更多的检查优势,董主任介绍说,“胶囊胃镜”图像清晰,检查精度高;采用专利磁控技术,全方位无死角,不遗漏任何可疑病灶;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而且全程不需要麻醉,易吞服、无不适感,经15分钟检查完后可以立即进食或进行正常工作检查,更便利、快捷。
“胶囊胃镜”可用于防肿瘤检查
胃镜检查对消化道疾病的诊疗有特殊的意义,它能帮助医生评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或吞咽困难等症状,与X光片等检查相比,能更准确地发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中的炎症、溃疡或者肿瘤。但由于传统胃镜检查插管会对被检查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不适,许多人因此放弃了胃镜检查。“实际上,胃镜不仅对于一些消化道疾病有确诊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及早发现、诊治肿瘤的重要手段。”董主任表示,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以及一些消化道疾病患者等,都需要定期胃镜检查,而采取“胶囊胃镜”检查就可以避免不适感,轻松检查防病。
董主任提醒,以下6类人群更需要注意定期做胃肠镜检查,预防疾病发生:消化系统和病史患者的定期复查,包括息肉、炎症、溃疡、出血等;出现消化道症状需要确诊者,包括慢性腹痛、腹泻、厌食、黑便或柏油样便、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等;上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包括有家族病史、不良饮食习惯、常在高压力下工作、生活不规律、经常大量饮酒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尤其是经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无阳性发现而怀疑小肠出血者;肠营养吸收不良病及小肠影像学异常者;健康人群常规体检,消化道疾病高危人群筛查。
“胶囊胃镜”也能用于小肠检查
“除了能检查胃部,‘小胶囊’还能查肠道。”董主任介绍说,小肠镜和胃镜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会对患者造成痛苦。小肠镜的操作难度很高,一是小肠镜一般在患者的腹腔内顺着小肠的方向绕上几圈;二是小肠腔比大肠小,操作空间小;小肠镜又细又长又软,医生的操作手柄距离前端近2米,力量及方向的控制难度大。而且检查小肠镜,必须在全麻状态下完成,这就需要患者必须禁食12小时,完成检查或手术后必须等患者全麻清醒才可回去,而且还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继续禁食。而采取“胶囊胃镜”进行检查,则可以避免这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