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兆文化——历史事件精编之三国、两晋、南北朝(二)

 金色年华554 2017-10-11

桓温北伐

桓温在穆帝时任荆州刺史,握长江上游兵权,在攻灭成汉后,声威大震。他企图通过北伐,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势,于永和十年(354年)、十二年、太和四年(369年),先后三次进行北伐,总称为“桓温北伐”。第一次北伐时率军四万,攻入关中,进至长安附近,后因受挫于苻雄,同时军粮不足,被迫撤军。第二次北伐时,打败姚襄,收复洛阳,屡请穆帝还都,但为士族所阻,遂留兵镇守而还。不久,洛阳复为前燕攻占。第三次北伐时,先是连战皆捷,后因军粮不继退军,途中为前燕击败。桓温还朝后继续专权,废司马奕,立简文帝,以大司马身份出镇姑熟(今安徽当涂)。宁康元年(373年)病死。

国兆文化——历史事件精编之三国、两晋、南北朝(二)

桓温北伐

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想乘机攻灭东晋,便不顾王猛的遗言和其他大臣的反对,强征各族人民为兵,于太元八年(383年)发步骑兵八十七万大举南下。刘牢之在洛涧(即洛河,在今安徽淮南东)夜袭秦军前哨获胜,挫秦锐气。谢石遂率晋军抵淝水东岸,与秦军隔河对峙。苻坚登寿阳(今安徽寿县)城观阵,见晋军严整,遥望八公山草木,以为都是晋兵,始有惧意。秦晋相约在淝水西岸决战,谢玄要求秦军略向后移,苻坚企图在晋军半渡时加以截击,遂挥军后撤。但毫无斗志的秦军,一退便不可收拾,加上被俘的晋将朱序在阵后大呼“秦军已败!”几十万秦军顿时溃散,自相践踏,死者不可胜数,正是所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晋军趁势猛攻,苻坚大败,退返北方。不久,为羌族首领姚萇所杀。历史上这一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被称为“淝水之战”。

国兆文化——历史事件精编之三国、两晋、南北朝(二)

淝水之战

侯景之乱

侯景原为北朝将领,因与掌握东魏大权的高澄发生矛盾,于太清元年(547年)献河南十三州之地投梁。高澄为了挑起梁朝与侯景的矛盾,表示愿以被俘的梁朝将领萧渊明交换侯景,双方重归于好。梁武帝对此竟然同意。侯景本来就有灭梁之意,遂与梁宗室萧正德相勾结,于次年八月反于寿阳,率部从采石(今安徽当涂)渡江攻建康,萧正德开门迎侯景入城,侯遂立正德为帝。太清三年(549年)攻下建康台城(宫城),武帝萧衍饥愤而死。侯改立太子萧纲为帝(简文帝),正德对被废不满,被缢死。接着,侯景在江东连年用兵,到处烧杀抢掠,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极大的破坏,建康几成废墟。大宝二年(551年)废简文帝,立萧栋为帝,旋又废栋自立,改国号汉,建元太始。552年,建康为梁将王僧辩、陈霸先攻破,侯景在逃亡时为部下所杀。历史上把侯景叛乱的事件,称为“侯景之乱”。

国兆文化——历史事件精编之三国、两晋、南北朝(二)

侯景之乱

魏孝文帝改革

延兴元年(471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嗣位,年仅五岁,由其祖母冯临朝称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对内政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太和八年(484年)颁行俸禄制(魏官吏原来没有俸禄,任意向人民进行掠夺),禁止官吏私自加税,统一财政收支。太和九年颁行均田制,实行新的租调制。次年建立三长制,由邻、里、党三长负责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亲政后又进一步进行改革。太和十七年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以汉姓、汉语取代鲜卑姓氏、语言,革除鲜卑旧俗,注意发展农业生产。这些改革对于巩固北方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历史上把拓跋宏亲政前后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统称为“魏孝文帝改革”。

国兆文化——历史事件精编之三国、两晋、南北朝(二)

魏孝文帝改革

六镇起义

又称北魏末年北方边镇起义。早在北魏初年,为了抵御柔然贵族的南犯,捍卫首都平城,北魏在北部边界设置了沃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黄河南岸)、怀朔令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北)、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西)、抚冥(武川东北)、柔玄(今河北尚义西)、怀荒(今河北张北)等军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自迁都洛阳后,这些军镇的地位逐渐下降,镇将任意霸占土地,克扣军粮,奴役镇民,阶级矛盾趋于激化。正光四年(523年),柔然贵族进犯六镇,大肆劫掠而去。怀荒镇军民要求开仓赈饥,遭到拒绝,遂杀镇将于景起义。次年三月,沃野镇士兵在破六韩拔陵率领下,杀戍主起义,占领沃野,继克武川、怀朔。接着高平镇民也举行起义,举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北边六镇全被义军攻占。北魏统治者遂勾结柔然贵族,对义军实行内外夹击。孝昌元年(525年),破六韩拔陵兵败牺牲,各镇义军相继被镇压。

国兆文化——历史事件精编之三国、两晋、南北朝(二)

六镇起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