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书法的味道非常甜

 一尘buran 2017-10-11

        最近,一个小故事风靡了朋友圈: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故事的来源在这里——

        如果把陈望道的故事浓缩为一个成语,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废寝忘食。

        人在努力、拼搏的时候,在专注、投入的时候,废寝忘食是常态。

        因此,吃墨水的故事还有多种的版本,比如在以前的语文课本上,就有《陈毅吃墨水》的文章——

        读书太投入,吃错对象并不稀奇。你把墨水当糖水,我把墨水当酱汁,这都是异曲同工、真切温暖的小段子。

        而最早关于吃墨水的故事,则来源于书圣王羲之。

        相传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就迷恋写字。有一天,他很专注地练字,忘了吃饭,母亲让书童给他端来他爱吃的馍和蒜泥,督促他赶紧吃掉。

        这个故事很真实,因为王羲之小时候在山东,这吃法也很山东。

        后来母亲检查,发现他满嘴墨汁,吃了一半的馍也是黑的,蒜泥却安然无恙地摆在旁边。

        据说他的母亲也问他,味道怎么样?他的回答是:不错,就是有点苦。

        回过神来,墨汁当然是苦的。但在写字的时候,墨汁一定和蒜泥一样香,和糖水一样甜,不然的话,就不可能津津有味地吃下去了。

        所以,如果成年王羲之回首这段往事,并接受记者采访的话,我相信他会脱口而出:书法的味道非常甜!

        书法的味道非常甜,甜就甜在因专注而带来的那份从容。


        书法的味道非常甜,甜就甜在因静谧而带来的那份安详。


        书法的味道非常甜,甜就甜在因挥洒而带来的那份优雅。


        书法的味道非常甜,甜就甜在因投入而带来的那份自信。


        书法的味道非常甜,这是我们爱它的最甜的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