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很多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

 喜欢读的文章 2017-10-12


闲聊职场
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很多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合同上约定的工资会比实际发放的低。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相对而言处于弱势,要想得到工作,只有违背本意硬着头皮签。

对绝大部分企业而言,即便劳动者签了这份合同,实际工资还是会按照事先承诺的标准支付。那也许有人会问,何必多此一举呢?单位选择这样做,一般是基于以下3点考虑:


一是不足额缴存社保及公积金,只按照合同上载明的金额申报缴费基数;

二是美其名曰合理避税(实质上是偷税漏税),这本不是用人单位的好心之举,单位是为了少缴社保及公积金,将工资基数人为做少了,个税自然就降下来了,相当于顺水人情;

三是涉及与月平均工资挂钩的项目计算时,单位可以少支付费用,例如补偿金、加班费及未休完的年休假应折算的费用等。


如果劳动者没有证据能证明实际工资收入中有超出合同约定的部分,那在仲裁或司法实践中一般会按照合同载明的金额计算,毕竟凡事要讲证据。

比如某员工实际月收入是8000元,但合同上只写3000元,这在涉及上述费用计算时,就会吃大亏。如果你不幸也签了类似这样的劳动合同,不妨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收集自己实际工资额的证据:

工资代发银行打印流水

有的用人单位图省事,虽然合同约定的工资比实际收入低,但员工的全额收入还是通过银行代发的。这种情况就比较简单,需要证明实际工资收入时,就直接到银行将工资流水打出来。银行的工资流水是很有说服力的。

不过有些用人单位做的比较细,银行卡只发放合同约定的工资,剩余部分通过现金发放,并由财务做内账处理。这种情况下直接打银行流水也不能体现实际收入。


妥善保存每月工资条

如果单位每月发放了工资条,不管上面有没有盖章,都将它保存着。通过微信、短信及电子邮件等形式发送的,也将这些信息保存好。最好能截图保存,以防单位后期进行撤回或删除操作,很多OA系统是具有这种功能的。

这些工资条保存最近12个月的就可以了。也许单拿这项材料说服力不是很大,但如果能与其它材料相互印证,万一发生争议,对劳动者而言还是很有帮助的。

现金签字时拍张照

如果条件允许,以现金支付的工资在领取签字后用手机拍个照。一般情况下发现金是财务负责,你拍照他们也不会制止。不过最好稍微隐蔽、自然些,免得他人有想法。万一被问为啥拍照,你就说老婆管得严,总怀疑每月工资没上交够,拍个照片好回去交差。

如果单位在这方面管得比较严,明确指出不允许拍照,那最好还是不拍。否则你可能会因此被穿小鞋,或者会受到直接处罚。


买房开具收入证明

如果以上几招都因种种原因不好使,还有一招就是用好买房的收入证明。一般情况下,对于员工买房要求开收入证明,单位是不会拒绝的。你如果正好要买房,收入证明就多开一份保存着。

收入证明上一般不会只写合同上载明的金额,因为写低了贷款可能会批不下来。如果单位不按照实际收入给你开证明,你就以工资写低了贷款办不下来为理由要求单位按实际收入开,这种情况单位一般会同意的。

曾经司法上就有过案例,员工提供买房时开具的收入证明作为证据,法院是予以采纳的。这个判例也提醒用人单位,员工买房的收入证明最好不要虚开,按实际收入出具就行了。

有人也许会问,我不买房怎么开收入证明?傻了,人固然要讲诚信,但也不能太实诚了。这是单位过错在先,你通过点手段保护自己利益,有什么愧疚的。

不管将来用不用得上,未雨绸缪准没错。万一哪天需要时再临时收集证据,估计就没有那么顺畅了。用人单位在员工利益问题上也不要算得太死,尽量双方协商一致,减少劳动争议事件发生。

创建于2017.1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