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朝陈郡阳夏谢琨考略

 微风中的绿叶 2017-10-12

六朝陈郡阳夏谢琨考略

谢燕颉

(一)

据清严可均《全晋文》卷八十三载:“◎谢琨:琨,爵里未详。(案:《艺文类聚》以为宋人,下文称苏彦、何瑾、伏系之皆为宋人,知诸「宋」字皆「晋」之误;「琨」与「混」形相近,今姑编于谢混之后,俟考。)◇《秋夜长》:'秋夜长兮,虽欣长而悼速。送晨晖于西岭,迎夕景于东谷。夜既分而气高,风入林而伤绿,燕翩翩以辞宇,雁邕邕而南属。(《艺文类聚》三)”

严可均(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建德教谕,以疾辞归。清文献学家、藏书家。

爵里,官爵和乡里。俟,等待。苏彦,南朝梁孝武时,为北中郎参军,有《苏子》七卷。何瑾,其《悲秋夜》:“欣莫欣兮春日,悲莫悲兮秋夜。”伏系之,平昌安邱人,伏滔之子,约晋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前后在世,有文才,历黄站郎,侍郎,侍中,尚书,江禄大夫,有文集十卷传于世。欣长,颀长。悼,悲伤,哀念。翩翩,飘忽不定的样子或优雅的样子。邕邕,群鸟和鸣声。

《全晋文》说的是,谢琨的官职和籍贯都不清楚,(按:《艺文类聚》以为是南朝宋时期的人,下面的苏彦、何瑾和伏系之都是刘宋时期的人,要知诸位“宋”字都是“晋”字的错误;“琨”字与“混”字形状相近似,今姑且编于谢混之后,待考。)其《秋夜长》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多么漫长啊,虽然颀长而悲伤却来得迅速。才送清晨的阳光到西边的山岭,就迎来了晚景于东边的山谷。夜既分别而气冷天高,风入树林而伤害绿野,燕子翩翩飞翔以辞别旧屋,大雁阵阵鸣叫而向南迁徙。(见《艺文类聚》三)

我们知道,夏至至长,冬至至短。春至日渐长,秋至日渐短。秋夜长,其实是秋夜渐长,昼短夜长。这是一首悲秋诗,可知作者当时的心境是非常消极的。表面上在说昼短夜长,其实是在说阳光少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燕子、大雁起飞走了,让人怎不伤感。这是古代文人的通病,只有唐刘禹锡《秋词》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谢混(379412),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会稽内史谢琰幼子,太傅谢安之孙,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婿。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时人认为“风华江左第一”,工诗,钟嵘《诗品》谓“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南齐书·文学传论》称“谢混情新”。在政治上支持北府兵将领刘毅,与刘裕抗衡,晋义熙八年(412),被捕入狱,隔天刘裕即赐狱中自尽。其妻晋陵公主被贬为“东乡君”,被迫改嫁琅琊王练。刘裕受禅时,谢晦告诉刘裕:“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刘裕也很后悔说:“吾甚恨之,使后生不得见其风流!”作品早佚,今存诗三首,收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因为“琨”和“混”字形相近,又二者辈分相同,故在不少古籍中把“谢混”说成“谢琨”。为此严可均也存疑,却一时又弄不清,只好“俟考”。

关于“谢琨”其人,在北宋陈应时《吟窗杂录》中却非常明确指出,“宋仆射谢琨”即谢混,出现在“诗品中”;而“晋谢琨”,则出现在“诗品下”。谢混是刘宋时期人,是仆射;而谢琨是晋代人。谢混的诗比谢琨的水平高。

据宋陈应行《吟窗杂录》卷二诗品载:“诗品中:……宋陶渊明、宋光禄颜延之、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琨、宋太尉袁淑……。”“诗品下:……晋征士许询、晋征士戴逵、晋东阳太守殷仲文、晋谢琨、宋尚书令傅亮、宋记室何长瑜、……宋光禄谢庄……齐黄门谢超宗……。

陈应行(约11261262),字、里、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撰有《吟窗杂录》五十卷,《四库总目》集诸家诗论而成,然多伪作。

查阅现存钟嵘《诗品》,发现诗品下中并没有谢琨其人。这可能是因为谢混曾多次出现,被有意或无意删除了“晋谢琨”,如“逮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嵘谓益寿轻华,故以潘为胜;《翰林》笃论,故叹陆为深。”“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宋太尉袁淑、宋徵君王微、宋征虏将军王僧达:其源出於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课其实录,则豫章仆射,宜分庭抗礼。徵君、太尉,可讬乘後车。征虏卓卓,殆欲度骅骝前。”“骨节强於谢混,驱迈疾於颜延。”“其源出於谢混,微伤细密,颇在不伦。”“义熙中,以谢益寿、殷仲文为华绮之冠,殷不竞矣。”这可是谢应行是北宋时期的人,所看到的应当更接近《诗品》原著。有可能是被后人“更正”掉了。

值得重视的是,不少史料,不仅谢琨与谢混淆,还与谢鲲混淆。谢琨与谢混同辈,出现错误还情有可原;而谢琨是谢鲲的孙辈,不知为何也会弄错?

(二)

谢琨正史无载,乃至方志也不见记载,一度成为个谜。幸亏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太平镇白鸽山,有“品”字形分布的三座红色长方形石棺墓,让人一见分晓。前面一座是谢裒夫人庄氏的,而后面二座则是谢琨、陈氏夫妇的。

谢裒夫人庄氏墓志铭:

元嘉甲申岁九月

曾祖妣庄太君

丙午日癸巳时”

刘宋元嘉二十一年(444)九月丙午日癸巳时(9时至11时),这是谢裒夫人庄太君改葬的时间,离谢裒去世已经九十六年了。她是由曾孙谢天锡从建康(今南京)梅岭石子罡迁来的。

谢裒(282348),字幼儒,又字幼裒,号桓彝,晋武帝太康三年生于陈郡阳夏县,谢衡次子。317年,晋建武元年为晋琅琊王司马睿府掾吏,拜参军,转郡尉;322年,永昌元年升太常卿;323年,永昌二年吏部尚书、万寿子;?年,侍中、吴国内史;347年,晋穆帝永和三年吏部尚书、国子监祭酒、福禄伯;永和四年殁,享年六十六岁,葬在建康梅岭石子罡(今南京市城西善桥)一带。妻孙氏、周氏、焦氏、张氏、辜氏、王氏、庄氏。子谢奕(301358)、谢据(304327)、谢安(320385)、谢万(321361)、谢石(327389)、谢铁。

太君,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唐制,四品官之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宋代群臣之母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称。

当年谢天锡把父亲,以后把母亲也安葬在这里。

谢琨墓志铭:

元嘉甲申岁九月

先考谢学政琨公

丙午日癸巳时

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学政,古代学官名,提督学政,主管一省教育科举,简称学政,俗称学台,与按察使属同级别,正三品。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谢琨(365444),谢裒曾孙,谢据之孙,谢方之子,为广东雷州榜山谢姓始祖,生于东晋帝兴宁三年(365),于东晋元熙元年(419),谢琨由闽宦游入粤,任学政,任满“因兵燹蹂躏”,不能东归,故卜居于交州(今雷州),占籍于斯。南朝宋元嘉二十一年(444),卒,享年七十九岁,与曾祖母庄氏、夫人陈氏同葬于椹川(遂溪)太平白鸽山,即今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造甲仔村西南山坡。19951015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墓志铭:    

元嘉甲申岁九月

先妣陈太孺琨公夫人

丙午日癸巳时

先妣,对已离世的母亲的称呼。太孺,太孺人,古时称大夫的母亲。“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谢琨夫妇的坟墓在庄太君墓左右两侧,也同石棺墓。

(三)

谢据(304327),小名虎子,字据石,又字符通,?年,东阳太守、散骑侍郎。早卒,享年三十三岁。妻王绥。子谢朗、谢方、谢允。

谢朗(?-376),字长度,又名胡。362年,晋隆和元年为东阳太守。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殁。著有文集六卷传于世。妻李氏。子谢重。

谢方(?—?),字正度,早卒。妻李氏。子谢琨。

谢允(?-?),字令度。妻胡氏。?年,宣城内史。子谢裕、谢纯、谢甝、谢述。

谢重(?-399),字景重。392年,晋太元十七年为骠骑将军长史。妻郭氏、苏氏。子谢绚、谢曕、谢晦、谢嚼、谢遯。女谢月镜(适王愔之)。

谢裕(370416),字景仁。?年,前将军行参军、辅国将军参军;?年,著作佐郎;?年,行参军、大将军参军;?年,楚台黄门侍郎、骁骑将军;405年,大将军武陵王刘遵府记室参军、从事中郎、迁司徒府左长史;409年,晋义熙五年为镇军将军司马、领晋陵太守、复为车骑将军司马;?年,大司马府左司马、专总府任、右卫将军、加给事中、迁吏部尚书;415年,义熙十一年迁领军将军、尚书右仆射、转尚书左仆射;晋废帝太和五年(370年)生,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去世,时年四十七岁殁,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子谢恂。一女庐陵王刘义真妃;一适王僧朗。

谢纯(?-412),字景懋。父谢允。妻庾氏。?年,豫州刺史刘毅府别驾;412年,晋义熙八年荆州刺史卫军将军刘毅长史、南平相。时王镇恶率军袭击刘毅,毅适疾病,左右乘车欲逃,谢纯叱之:“我人吏也,何逃之?”乃入卫。及刘毅兵败,谢纯也被杀害。妻郭氏。子谢绹。孙谢沈。

谢甝(?-?),字景甝。?年,司徒府右长史。妻史氏、刘氏。

谢述(390435),字景先(光),小字道儿。?年,主簿;?年,太尉刘裕府参军、吉阳县五等侯、世子征虏将军府参军、转主簿、宋台尚书祠部郎、世子中军将军府主簿、转太子中舍人;?年,出补长沙内史;425年,宋元嘉二年为中书侍郎;?年,武陵太守、彭城王骠骑将军刘义康府长史、领南郡太守;429年,元嘉六年为司徒府左长史、转左卫将军;433年,元嘉十年出为吴郡太守、补吴兴太守;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年)生,元嘉十二年(435年)殁,时年四十六岁。妻范氏(太子詹事范晔之姐)。子谢综、谢约、谢纬。

谢琨出生于金陵(即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乌衣巷,成人后仿效汉司马迁“二十而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进入福建游历,见这里水甘土肥,景色秀丽,便卜居于莆田县井头村。

井头村,属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后郭,为最早入闽的谢氏之一。

元熙元年(419),谢琨任粤东交州合浦郡学政。

交州,东汉置,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治所在番禺(今中国广州)。三国时期,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交州辖境减小,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广东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治所在龙编(今越南北宁)。

合浦郡,岭南九郡之一。南越相国吕嘉叛乱,汉武帝出兵十0万,兵分五路平定南越国,将原其属地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后增海南岛的珠崖、儋耳二郡,合岭南九郡。

由于地处边陲,居住的多为少数民族,习俗迥异,士人视岭南为畏途,不愿在这里为官,而谢琨却欣然登程。

所到之处,兴庠序,葺州学。到处书声琅琅,弦歌不辍。既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又促进了民族融合。传播中原先进文化,改革陋习,推广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发了雷州半岛。

一年多后,刘裕取代了东晋,建立了刘宋政权。社稷易主,江山变色。五十六岁的谢琨,只好淹留岭南,把家安在交州合浦(合州雷阳,今雷州),成为谢姓来雷州半岛开基第一世祖。

交州州治所就在今的今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榜山村,原名英灵村,原属遂溪县。这里物产丰饶,交通方便,人烟辐辏,是理想的建村之地。

榜山村有雷州半岛最早的谢氏大宗祠。谢大门石刻楹联是“基开晋代,业绍周藩”八字。表明由于谢琨卜居于此,才使晋朝声威远被;周宣王姬静封元舅申伯于南阳古谢国,为周王朝的屏藩。

据榜山村谢宪祠乾隆年间古碑载,谢琨“莅官学政后抵雷,榜山村是条多姓合居的自然村,以谢、王、黄、杨四大姓为主体,兼有陈、高、符等姓。多姓兄弟,同奉陈姓雷祖。”

在雷祖古庙的碑廊中,抗日战士谢德华敬题的碑词“两祖四古之乡”。所谓“两祖”,一指雷祖,二指谢祖。

东晋六朝后期,谢氏家族式微,谢氏祖坟往往被毁而被逼迁。谢琨致仕后,自然想起了迁葬先人骸骨的事。当时祖父、父亲享年不永,骸骨不知埋葬何处,已难寻觅,叫儿子谢天锡将庄太君的坟墓迁葬,棺椁运抵交州古合州。

谢天锡从金陵乌衣巷跟随乃父来到交州古合。朝代鼎革之后,他在南朝刘宋居官,据说曾作过京城太守。

宋元嘉二十一年(444),八十岁的耄耋老人谢琨一病不起,乘鹤西去,他的儿子谢天锡,遵嘱将谢琨及其夫人、陈氏同葬在庄太君墓左右两侧。

谢天锡后来卜居东海琅琊村,死后就葬在那里,离高祖母与父母的坟茔大约二十华里。

如今湛江市已有谢氏人口九万,分布在三区(麻章、赤坎、霞山)、一市(雷州市)、两县(遂溪、徐闻)。

据传,谢琨有一患传染病的儿子,怕传染其它宗亲,忍痛含泪将他逐出了家门。这个儿子飘零在外,辗转来到海南岛定居。如今海南岛的几万谢姓,均是谢琨的裔孙,包括海瑞的母亲谢太恭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