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阿瑟|陈寅恪的“恪”,应读作kè(克)而不是què(雀)

 昵称3806818 2017-10-12


沈阿瑟|陈寅恪的“恪”,应读作(克)而不是què(雀)

 

107日那天,是大学问家陈寅恪逝世48周年的忌日,看到微信朋友圈内不少发图发文表示纪念的。我虽俗气商人一个东吴野人一枚,当天也装风雅一回,在圈里发了一张陈寅恪的照片(如题图),并配上陈自己写的两句诗“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说起陈寅恪,早在十多年前,有两位很有文化的人,就考过我了,当时的考题是:

 

陈寅恪的“恪”字,发音为què(雀)而不是(克),阿瑟你知道的吧?

 

我的确不知道,我诚实地坦白:于我来说,只知道“恪守”的“恪”发音为(克),其它的我就不懂了。这两位文化人,也是比较高兴地做了一回老师。曾很长时间里,在文化人圈子中,如果你把陈寅恪的“恪”字发音为(克),是要被取笑的,瞧,你这木有文化的土包子。

 

但事实上,陈寅恪的“恪”,应读作(克)而不是què(雀)。我的考证如下:

 

第一、读què(雀)的来源,是被1949年后的《辞海》所害。我查了1979年版和1989年版的《辞海》,都说读(克),但有一个蛇足“旧读què却”。最新版的《辞海》(2009年版)我没有手头没有,不知是怎么说的。


1979年、1989年版的《辞海》

 

第二、再查民国时期的《辞海》,我查阅到的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辞海》(影印版更名为《老辞海》,可能是为了避免与四九后的《辞海》重名吧?),上面明确注明:可郝切。按反切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就可知道“恪”字读(克)。顺便说一下,“郝”字本来读,而不是现在的hǎo,据康熙字典,“郝”是黑各切,故发音才是原来的。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辞海》

 

第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的《辞海》是很权威的,四九鼎革后,一个“恪”字为何摇身一变,凭空多出了“旧读què却”?实在是有疑的。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错误。

 

第四、陈寅恪早年在外国游过学,所用的英文姓名是Tschen Yin Koh,这是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其实就是现在的Chen Yin Ke。所以,当读(克)才是对的。

 

第五、还有一种传闻,说在上世纪30年代上下,几乎大家都把陈寅恪的“恪”念作què,包括王力、赵元任等大师。这种说法,于正式文献,我没有看到过。

 

我想,最大的可能是:陈寅恪是江西九江市下辖的修水县人,可能在修水县这个地方的方言,把“恪”字读成què吧?

 

古希腊先贤、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先生,他认为女人的牙齿比男人少,亚里斯多德的弟子们对他的这个说法深信不疑。为此,英国人罗素不无风趣地评论道:亚里士多德说女人比男人的牙齿要少,尽管他结了两次婚,但是他都没想过要检查一下他老婆的牙。

 

2017109日星期一,于浙江海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