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情思缥缈如梦似幻

 丰少少爷 2017-10-12

当一份浪漫多姿的才情在一个像贺双卿一样温婉娇柔的女子身上绽放出美妙的花朵的时候,如梦似幻一般,咏絮之才将会产生在一对望穿秋水的双眼之中,产生在一个缠绵悱恻的情怀之中,产生在一份温柔明丽的回忆之中。多少灵光一闪即是翩翩的情思,多少回眸一笑即是绵绵的柔情,多少垂首一叹即是点点的追忆。迢迢不尽之处,几多流连如水,几多眷恋似海,飘飞不尽的则是如同漫天飞扬的柳絮一般的思念。

“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情思缥缈如梦似幻

贺双卿,一位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的才女,江苏金坛薛埠丹阳里人氏,最初名叫卿卿,又名庄青,字秋碧,是她们家中第二个女儿,所以名为双卿。被誉为“清代第一女才女”,“清代李清照”。她虽然名声没有李清照响亮,但却是有着满腹的才华与不尽的情思,在诗词中流露出的那些感情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其真情流露,所以读来总能给人一种情深意切的感觉。脉脉含情之中,几多情思缥缈,使人浮想联翩。

“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情思缥缈如梦似幻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遥。

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

别离之时,周围的一切都抹上了一层黯然神伤的色彩,“寸寸微云”在渺远的天际,冉冉升起的是内心里的不舍与眷恋,“丝丝残照”薄暮时分,飘飘洒洒的落日余晖镀上了周围的景物,使得其更增添了一丝悲伤惆怅的气息。“有无明灭难消”这个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境地里多少的思念成灰,几多的爱恋作古。“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写尽内心那种渐渐迷失的感情,销魂入骨处,令人早已断肠,“闪闪摇摇”反映着那种飘忽不定的状态。

“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情思缥缈如梦似幻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山山水水,迢迢不尽,仿佛也都含着这份悲伤一样,惹人无限的情思,人影已去,难以再去寻觅。同时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叠字的手法,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情抒发得十分得当巧妙。

“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情思缥缈如梦似幻

杳杳深深的青天多么深邃,难以穷尽,一如她内心里无穷无尽的思念一般。“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自我感觉非常无助的双卿是多么想要得到一种指引,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她思念的再多,也只是无济于事的苦苦挣扎而已。那相思之情幽微难言,袅袅不尽如同是那缠绵不尽的烟雾一样横亘于她脆弱的内心里。“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枯萎的花朵在凋零中有谁能够怜惜呢?本就已经很脆弱的内心里,再加上世俗风霜的欺辱,“怎敌他晚来风急”。

“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情思缥缈如梦似幻

“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多久的等待之中有着几重的期待与忧愁,多少次“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枯寂的等待只是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痛苦而已,在一次次“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怅惘之中,破碎的旧梦逐渐有了痕迹可以去寻找,但是也只是一个又一个的伤心回忆。“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叠词的使用加重了这种惆怅忧愁的情绪,“生生世世”可能是那人与她许下的诺言,如今早已无处寻觅,“夜夜朝朝”只剩下她一个人空冷地守着一个空落落的屋子,顿时这种愁苦越发深重,让读者也为之唏嘘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