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418节;迅读网手机版

 乐水无涯 2017-10-13







  战国




  齐国卷(51)


  英雄用武之地

  孙膑回到了齐国之后,但是他并不是立刻就被提拔做了齐国的军师。实际上,孙膑在那个时候还只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已。没有功勋,没有后台,是做不了大官的。

  依照正史的说法,孙膑是主动说服了齐国使者才被带到齐国的。认识到他才能的,除了庞涓,那就只有这个不知姓名的齐国使者了。至于齐威王田因齐、田忌还有墨子久闻孙膑的大名,那只是小说的杜撰而已。严谨地说,田因齐和墨子极有可能还没听说过孙膑这个人。

  我们可以大致推测一下孙膑到达齐国后的境遇。那位齐国使者先是向田因齐推荐了自己从魏国偷偷带回来的这位人才,但田因齐见孙膑出身低微,还是个残废,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履历,便拒绝了提拔孙膑。齐国使者没有办法,便把孙膑介绍给了田忌做门客。田忌家有钱有势,门客众多,多孙膑一个不多,就当做善事收留了这个残疾人。

  那个时候的田忌也没认识到孙膑的才能,只当他是一位极普通的门客,平日里分配孙膑干点力所能及的杂活,比如写写字,抄抄书之类的。孙膑就这么无聊地混了一段时间,每天领着微薄的薪水勉强糊口。

  但是,在孙膑的心中,向庞涓复仇的信念之火从来就没有熄灭过。他觉得按眼前这样百无聊赖地生活下去是绝对不行的,他不能等下去,他必须找一个机会让田忌和国君发现自己,重视自己。

  于是就有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典故——“田忌赛马”。

  这个故事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学到过,说是孙膑教田忌用上等马跑赢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跑赢齐威王的下等马。当中具体的情节就不多说了,我们只需要了解,孙膑正是依靠这次表现,得到了田忌的赏识。田忌没想到自己的身边有这样一个懂谋略的奇才,他经过此事对这个残疾人是刮目相看。

  很快,田忌便把孙膑留在了身边做参谋,然后又把他推荐给了田因齐。有了田氏宗族的举荐,孙膑顺利地得到了朝廷的重用,他被田因齐调派到了齐军中当幕僚(军队中的文官),做专职参谋。至于小说中说的“军师”一职,是一个汉朝才出现的官职,战国时代并无此职位。

  有了军队的指挥权,孙膑已经有充足的实力向庞涓复仇了。现在他只缺一个时机而已,一个齐魏两国交战的时机。

  一场包裹着同窗恩怨的齐魏双雄之争即将拉开战幕。

  但是那个时候的魏惠王魏瑩显然没有把崛起的齐国当做自己的对手,就连经过商鞅变法而强大起来秦国,他也没把它当做一回事。缺乏远见的他反而错误地把三晋的同门兄弟——赵国列为了重点攻击目标。

  赵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而且距离魏国首都安邑比较近。魏罃为了自己的安全,就简单地认为赵国是心腹之患。但是魏罃完全忽略了赵国那个时候军队素质并不高,充其量只能是给魏军当陪练的份儿。而且赵魏韩同属三晋,关系密切,虽然偶有交战,三国仍然会经常帮助,联合出兵。正是因为三晋的团结,楚、齐等强国才对三国保持着畏惧之心。然而,三晋的兄弟之情最终被魏罃的短见给破坏了。

  赵魏韩三晋曾经联合南征,攻打楚、宋、郑三国。因为魏国和韩国在位置在南,所以两国顺利地侵占了宋国和郑国的部分领土。唯独赵国最憋屈,位置在北方,没有与楚、宋、郑三国接壤,一块土地都没捞着。赵国人就不平衡了,回头一看,自己国家的周围还有一个卫国可以欺负。于是在公元前354年,赵国出兵攻打卫国,侵占了两座城邑,并要求卫国归附自己,向赵国纳贡。

  赵国以大欺小,心里是痛快了,但是它忘记了关键一点,那就是卫国是魏国的保护国。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赵国不看主人,直接就把狗给打了,即便狗主人是自己的兄弟,狗主人也是不会轻易饶过他的。

  果然,魏罃对赵国的行径是暴跳如雷。心想赵国人也太不识抬举了,兄弟的狗也敢打,那就别怪兄弟翻脸无情了。魏罃随即便下令,以援助卫国为借口,由庞涓为大将,率领8万精锐攻打赵国首都邯郸。

  直接攻打他国的首都,等同于要灭他人之国,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攻击行为了。魏军直扑邯郸,对自己兄弟之国痛下杀手,三晋的兄弟之情遭到了极严重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