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356节;迅读网手机版

 乐水无涯 2017-10-13


  战国



  赵国卷(86)


  江山北望

  给秦国人情的机会要等终会是有的。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出意外身亡了。秦武王生前没有留下子女,秦国的王位继承便成了一个问题。一时间,秦国诸公子蠢蠢欲动,意欲争夺王位。

  赵雍得知秦国诸公子争夺王位,想到了原来在燕国的另一位秦国公子嬴稷。这嬴稷是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排行仅次于秦武王,可以算是秦王最合适的继承人选,只不过他当时 还是一个不到十五岁的小孩。赵雍便从燕国接回了嬴稷,派使者把他送到了秦国。

  到了秦国之后,赵雍的使者又去拜见了当时秦国的权臣魏冉。魏冉是嬴稷的舅舅,又是太后的弟弟,能够在王位继承的问题施加影响。赵使的一番游说,让他同意了拥立嬴稷。在魏冉的作用之下,嬴稷最终压倒其他的公子,继位为秦王。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昭襄王。

  赵雍对秦国的这次帮助,让秦国人对他感激不已。赵雍又派了一个叫楼缓的友好使节到秦国来结好,这个楼缓一张伶牙俐齿,说服了秦国与赵国停战结盟。秦国与赵国就此维持了十多年的和平。这楼缓作为赵国的友好大使便一直在秦国定居了下来,秦国人非常喜欢他,后来一度让他做了秦国的丞相。

  解决了北方和西方的两个边境隐患之后,赵雍又派了多名友好使节出访秦楚齐韩魏五国,表达赵国的友好意愿,游说五国不要与支持中山国。中山国在国际上被彻底孤立了。

  完成这一些列外交活动之后,赵雍觉得终于可以安心去做自己的那个伟大创举了。为了能让大臣们领悟到自己这个想法的重要性,赵雍特别安排了三个步骤来引导他们。
  第一步,就是开座谈会。

  公元前307年的正月,赵雍召集了赵国所有的军事要员和重臣谋士们,在赵王宫参加了一场由肥义主持的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主题史书没有记载,但我个人推测无非就是“关于如何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打赢中山国扩张主义集团的进攻”之类的。

  议题一开,赵国的文武百官纷纷各抒己见,文官说用赵国的中原文化来感召中山国的野蛮人;谋臣说封锁孤立中山国,等中山国内乱之时偷袭;车兵将领说要大力发展战车部队,多开发新式战车;步兵将领则说要多给些军费,给士兵们改善一下装备。

  赵雍在座位上认真听着,他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他开这次会议,一是想听听自己的大臣们会不会说出些真知灼见,二是想让大家明白如今的赵国是多么迷惘,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所有人仍然是从自己的立场和利益出发想问题,对国家富强之路并无帮助。

  这个座谈会一开就是五天,与会人员的吃住都在王宫里。虽然有人提出了一些不错的建议,但整场会议仍然是争论不休,没有一个人能提出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想法。会议最终以没有实质成果收场了,大臣们都垂头丧气。这个时候赵雍采取自己的第二个步骤了。

  第二步,就是实际操作。

  会议结束后不久,赵雍亲自带兵,向中山国的房子(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发起了一场小规模的进攻。中山国反应迅速,立刻派出精锐将赵军击退了。赵雍用这场房子之战的失利告诉了臣民,赵国现在的处境是多么尴尬,连中山国都不能取胜。

  第三步,就是实地考察。

  房子之战后,赵雍带着一干大臣沿着赵国的北方边境进行视察,他们自东向西,从代地出发,一路途径赵国与中山国边境、赵燕边境以及赵国与北方异族林胡人、楼烦人的交界地,最后达到了黄河岸边的秦赵边界。这一路走下来,赵雍君臣们都看到了赵国北方边境的地形和人民风貌。赵雍让将领们都见识了赵国严峻的边境形势,明白不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连自保都是要成问题的。

  在黄河岸边的一处高台之上,赵雍当着众臣的面,终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对身边的楼缓(当时还未去秦国)说道:

  “赵国的先王趁世事变化,作了这里的主人,依靠漳水、滏水的天险,修筑长城,打败了四邻强敌,扩大了版图,但没有完成大的功业。现在我国中间有中山国,北有燕国,东有东胡,西有林胡、楼烦和秦国。强敌窥伺,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保卫,肯定是要亡国的。寡人认为要有高于世俗的目标,就一定不能受到旧习俗的拖累。寡人想要在全国推广胡服骑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