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当代艺术摄影解析

 梦幻的云儿 2017-10-13
看了很多摄影理论体系的文章,深有感触,发现在这个科技进步的今天,摄影成为了大众触手可及的门类。每个人都能拍出令自己拍案叫绝的片子。对我来说,却恰恰认为是摄影的悲哀。人们越来越在追求一些写真?胡同抓拍?还是一些几十年前摄影界已经过时的黑白纪实艺术。人们追求的摄影,没有内涵,没有情感价值体现,人们越来越淡忘了艺术摄影!如果止步不前,摄影只会越来越消亡。

当代艺术摄影要创新,才能进步,而不是循环式的模仿先辈。就像是在摄影中发展出来的电影艺术,已经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先进。

谈到摄影艺术,我突然悟出来一个道理。摄影与电影相比,真正的优势是什么?电影有着摄影所没有的,动态的,全景式的画面表达,声音的气氛烘托更是摄影所不可能带给观众的心理节奏感。

我突然明白了,摄影的优势是“静”,是去除一片嘈杂之下的安逸。是恒定画面下的思考,情感的表露,品味画面,品味作者思虑,审视自我的一种静止状态!
前几十年的摄影趋势更在追求于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抓拍到的情感,才是正统。我不讨厌抓拍,而是我知道,摄影的当代发展方向,不再是一些老一代摄影家们孜孜不倦教诲的那种黑白的,瞬间定格的,快门式节奏的程序摄影作品了。当代摄影作品,要发展,离不开画面的前期设计,现代数码后期技术的艺术修饰,模特的性格塑造,环境气氛的人工布局衬托,才能把作者的想法,真正的融合进作品当中,让观众在静止的画面中,去沉思,去找寻一丝情感的共通性。

画面的设计,在于画面布局的智慧,在于气氛环境的选择性烘托,在于光线的控制,在于色彩的使用。而形而上的,也是核心的内涵,在于“意向”的表达。

“意向”是东方美学的核心范畴,源于中国古典美学,意向的美学特征即为象征性,表意性,含蓄性,暗示性,神秘性。而这也是摄影作品所说的情感的表达的核心价值体现。

而这,才是当代艺术摄影的思考研究范畴。再从各行各业的艺术门类中,吸收意识形态化为表达内涵,从高科技设备中优化拍摄方式,从摄影后期技术中锻造出符合人类视觉学的艺术图像。

当代摄影艺术的目的就是以最理想的形式表现完美无瑕的美。在其创作美中 ,美只能由作者基于其个人的艺术素养来寻求某种形式而展现。但必要的,其创作的美要批判的继承作者所处的当下社会的潮流 ,审美认知。其所追求的潮流可以是小众,但不可以是个体。在其创作的美的视觉画面,体现了美的形式就能透过感官使观众被动的作用于心灵。使人获得美的艺术享受。好的作者的目的就是使作者所传达的画面,使观众被动的受其感染,不管是喜爱还是厌恶,都是触动其情感的一种瞬间情绪波动。艺术摄影的价值在于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和对于色彩,光线,线条的掌控力,弱化美的具体形态,将形式感与被动视觉感受置于首要地位。在其创作对象中,并不存在是否合乎伦理。纯粹的艺术不应与伦理同属一个范畴。艺术只具有一种艺术道德,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运用各种常规以及非常规的手段,来转化成美学视觉触动。

形式大于直视,意向高于表象。在艺术摄影中,往往人们更加遵循的是筹划一场意识场域,而非艺术摄影,人们更遵从的是一种一目了然的瞬间审美。许多艺术摄影师开始更加的迎合大众,迎合这个快速生活的时代 ,迅速,直接的反应已成为了这个时代特有的性质。

在艺术画面的表现形式上,当代摄影可以多吸收各种艺术体系的优势,例如日本的浮世绘,中国的水墨画,西方的油画等。

例如对日本浮世绘的借鉴,它的画面表达可以判定为一种对画布有效取景的画外想象延续。
简单来说,四边构图,也就是画面四边所框取的取景范围在视觉上是一种视觉结束。但是在其思想意识中可形成意识延伸。

其创作手法上,可以采用对画布有效取景事物的主体通过色彩,光线进行强调视觉表现。对其主体以外的陪衬/环境可减弱其色彩光线的层次感/空间感。再通过对拍摄画面的部分截取,使观众视觉被动的受拍摄主体色彩光线的视觉延伸控制,即使四边终结了画面表达,也可以达到观众思想上窥视画布以外的意识延伸效果。

其核心技术上可以理解为通过对透视效果的弱化,减弱了其水平方向的视觉被动引导。通过对其主体的色彩光线的强调,以及模特姿态的线条感,强化了垂直范围内的视觉被动引导。

对于构图来说,模特的姿态也是一种构图要素。简称为线条美学。它与四边构图捆绑于同一个平面内。这时候线条美学就充当着构图活力的核心。线条是一种视觉意向语言,是一种能够使观众迅速识别的视觉传播手段。任何一个物体的轮廓外形都是一种线条构图美学。它与四边构图融合后产生艺术领域的独特视觉片段。线条语言也可以分为,线条意象,线条形象,线条表达,线条造型造型等层面。

理解当代人类的审美趋势更是当代摄影师的重要课题。

众站在观众个体的审美体系中去评判,作者站在自我艺术体系中去创造,你不能苛求观众能与你在同一频道中与你共勉。你需要做的一是挑剔的迎合时代的审美潮流二是利用视觉被动体系去引导观众进去你的频道。
所谓的视觉被动体系,是人类视觉对光线,色彩,氛围的被动感知能力以及被动情感感受能力。

总结下来,可以看出,当代摄影艺术的方向,一方面是一种发展中的画面艺术,视觉吸引力是核心,是作者展现画面美的目的。也是摄影后期艺术的修饰中心点。

另一方面是继承中的情感艺术。继承摄影的本质是体现情感的价值,在画面当中传递符合当代人类心理的情感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