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忽略的“刺点”——品读解海龙的《大眼睛》

 摄影与诗歌 2019-12-26

摘要:这是2013年写的文字。 发前再补充一点:我理解,巴特在他的摄影随笔《明室》里所提出的“Punctum”与“Studium”,都是讲的在面对摄影作品图像上的某些细节或传达的信息,所产生对画面的意会。如果以“刺点”命名“Punctum”,这种“刺点”属于伤痕式的重温或想象的体验,包涵具象与抽象两种。“Studium”是对图像信息的某种熟悉感,所引起偏爱式的肯定。


摄影 解海龙

被忽略的“刺点”——品读解海龙的《大眼睛》
文:郭广林

被忽略的“刺点”一:《大眼睛》作品上的那双眼

既然摄影是现代主义的主要承载者与塑造者,那么,有别于传统美学中以艺术体验为论据,摄影美学主要以现实为经验,它的特点是客观性与多元性。摄影美学的内容和目的,是通过评判、研究摄影复制现实的方法和程度及与现实的关系,来强调摄影的现实立场和意义。

而《大眼睛》十分典型的摄影视觉惯例与其中的写实主义,使这幅作品富于探讨摄影美学的范本作用。

为什么《大眼睛》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推广形象,为什么《大眼睛》使人动容,为什么一幅照片能如此深入人心?

按符号学对文本线索的分析方法,《大眼睛》的画面属于指示性的符码。所谓指示性就是特定成因造成的结果。如冰封的湖面是因为气温的降低,气温降低是因为冬季的到来,而冬季的到来是因为太阳照射角度的改变。罗兰·巴特认为摄影画面是指涉的“意符”,是画面对现实的逻辑关系与意义。

从《大眼睛》画面所记录的场景及画面上的人物苏明娟伏案抬眼的瞬间里,我们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会大略推断出:“大眼睛”是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什么样的家庭生活状况下,才会使你看到她如此的状态。

《大眼睛》镜头语言的特征明显:大光圈、焦点实、主体曝光准确、前后景虚化适宜、典型的摄影构图——恰到好处——没框取头顶,这一不完整的取舍,为画面赋予张力。

更难得的是,拍摄时对光线的运用。后上方的侧逆光,打在被摄者左侧头发上,而左侧头发正好处在低光背景的衬托下,被摄者没受光的右侧头发正处在高光背景里。大眼睛的两侧肩膀也因侧逆光使之轮廓鲜明。不能不承认,画面上这种赋予节奏感的场景是对摄影写实主张的奖赏。




大眼睛面部本来是背光,但由于桌面及白纸的反射,让面部受到相当于低角度的光线照射,这使得苏明娟的神态看上去略显低沉。而她的眼睛却因桌上白纸的反射光被映照的十分明亮。微微前倾的身子使苏明娟在看镜头时不得不抬起眼睛——把眼睛睁到最大——这也是作品为何有一双十分明亮、醒目大眼睛的关键所在。

纵观苏明娟的面部——从桌面反射的低角度光线为其神态略施阴郁。眼睛尽管大而明亮——但那属于她自己、也属于她那个年龄段、甚至是属于像她一样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们、在见到陌生人、面对昂贵的照相机时,自然流露出来的眼神——她的、也是他们的眼神里有询问、有茫然、有自卑、有胆怯,甚至有一点点期待。

总之,因为一双明亮、醒目的大眼睛使很多人在观看这幅作品时忽略了对其他细节的阅读,甚至是画面上极其重要的元素!

被忽略的“刺点”二:《大眼睛》作品上的那双手
 

法国已故语言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r)在他散文式论述摄影的著作《明室》里,借用拉丁语提出了Punctum——刺点的概念!所谓“刺点”我的理解:就是曾经抽象或具体的痛苦体验,无意中被摄影画面某处细节点所触动,引发自己突如其来感伤(如受伤一样)的体验——像被用针刺了一下。其中拉丁语中的 Punctum里有刺伤、小孔、小伤口,及被刺伤的意思。

刺点在照片上所体现的本质,是成为刺点的细节与整幅作品的意符或相悖、或不相干。它是摄影“视觉无意识”记录的结果。人们对刺点共性的感觉几率不多。因为个人素养、生活,情绪、性格、情感经历不同;何时有过痛苦、被刺痛过,因何事痛苦与被刺痛,其情形千差万别。所以照片上的细节是否成为刺点,因个人体验而异,需要观看者用以往的经历去过滤、验证。

刺点除了在摄影画面某一细节的具象体现,罗兰巴特还对抽象刺点有所论述,暂且不表!

就《大眼睛》这幅作品,其镜头中所记录的那双明亮、醒目的眼睛,尽管它对人的视觉具有不可争辩的“冲击力”,但这种冲击力只是视觉感到的强劲“表现力”而已。它对观看者所发挥的影响力,无论从方向及力度来讲基本上呈恒定。因为,仔细品味苏明娟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一些神情,我们在很多城里孩子的眼睛里也不乏会见到。这种眼神,往往会使成年心中充满柔软而温情。

而照片上苏明娟的一双手——所呈现的形状、形态、动作至少深深刺痛了笔者——因为那不像一双我们十分熟悉、一个八、九岁女孩子娇嫩的小手。




苏明娟的手显得过于“沧桑”,与她的年龄不成正比。拿着铅笔的右手,其弯曲的样子——看似变形、不健康、接近病态;那支长长的铅笔,感觉在她手里异常沉重、拿得很吃力。而她按在纸上使关节反向弯曲的左手食指,甚至,让人看了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疼痛。另外,从其略长的指甲上,也能解读出他们粗砺的儿童生活。

恰恰是画面上的这双手,即标志了现实的状态。当被作为公共视觉时,它的指示性符号——阐明了《希望工程》这项公益活动与读书的关系。

从情感上看,面对这双眼睛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怜爱。而一双手却令我的心被刺痛。从眼睛里我们读懂了一颗童心,而从一双手上我们深谙了他们童年的苦难与贫困;如果那一双大眼睛是在召唤我们,那一双手赋予我们动力;一双眼睛提醒我们肩负的责任,一双手告诉我们怎样的责任。

从社会价值上讲,《大眼睛》是一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现在”时态的作品,它不该成为记忆或回忆。就我们这个社会的现状来讲,“大眼睛”一直对我们、对这个社会炯炯而视。就像《义勇军进行曲》所表现的时间感、危机感。无论从现实、道德的要求来看,中国社会贫困人口依旧极其庞大,教育质量依旧亟待提高。所以,二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尽管苏明娟学有所成,正在回报曾经帮助她的这个社会。但《大眼睛》已然成为了中国教育需要整体国民投入更多情怀、更多关爱的召唤性的符号。鲁迅早就提出改造国民性,国民性改造的首要条件,就是教育必须先行。只有国民受到更多、更高的教育,中国这个社会才会有更多的人——把悲悯当做自己的信仰。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