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眼睛 分析

 天马a行空 2015-02-04

 

原创)大眼睛在诉说:我要上学---我的视角

 照片中,在一间光线并不敞亮的教室里,小女孩俯在矮矮的课桌上,右手紧攥着一支细细的铅笔,蓬松而凌乱的头发下,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正在专注的望向前方。这双眼睛,包含着求知若渴的坚定,但似乎又有些许莫名的迷茫与凄凉。

 

这张照片属于黑白纪实摄影,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主人公抬头的瞬间,而背景的灰暗也使小女孩的脸更加突出,更好地衬托出了那双几欲倾诉大眼睛。整张照片中黑白灰三色过渡自然流畅,简单的色彩变化使画面干净简洁,但细节却仍然饱满且富有内涵。

从主体选择来看,图片采用单一主体,但人物形象饱满,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图片的拍摄地点是在大别山区一个小学破旧简陋的教室,作者取景静拍,成功地抓住了画面主体的面部表情。使人产生一种直逼心底的压迫感,而这种令人压抑的宁静中又渗透着无奈与酸楚:孩子们就是在这样昏暗的教室里努力追寻着心中无比清晰的梦,就是在这样寒冷的空气中用瑟瑟发抖的手一笔一划书写着未来。

整幅图片采用中心平衡构图和开放式构图,主体位于画面中心的位置,这样构图简洁明了,直接突出了照片内容,尤其显现主人公那双极度渴求知识的大眼睛,强烈地震撼受众的心理。

从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上来说,这幅图片采用中景别画面,平拍截取人物的上半身。使环境居于次要位置,着重表现画面主体。

从用光方面分析,这幅图片明暗对比非常强烈,原本顶光逆光就很难拍照,加之照片是黑白的,难度更大,摄影师巧妙的利用了主角课桌上的反光,为主角的面部加了光,使整个图片当场生辉。主角大眼睛的神情,加上她手中握着的被阳光照射着的铅笔,还有她那握笔的小手细微的抠动的动作,说明她当时不是在写字,而是在思考,一幅渴望知识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

作者使用长焦镜头来拍摄,使主题放大,视角变小,压缩了空间,突出摄影主体而减少周遭环境在照片中对摄影主体的干扰,也起到了烘托主体的作用。另外,这幅照片用近镜头、大光圈对前景进行了虚化处理,这就增加了照片的空间感,同样突出了主体,易于将读者全部的注意力放在画面主人公身上,来仔细分析研读这个山区小女孩的表情与心理,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摄影作品,尤其是人物摄影作品,要以传“神”为灵魂。对这幅画来说,它的“神”就是小女孩那双纯净的大眼睛。照片中,作者巧妙取景,画面平衡,使用竖拍,人物充满取景框,对准人物眼睛聚焦,形成一个突出的视觉中心点。在这样的安排下,读者极易被画面的中心——那双大大的眼睛所吸引,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关于影调,作者采用的是低调、冷色和硬调,以大面积的深暗影像与小面积的浅色影像对比而形成画面,既可以渲染出沉重、忧虑的整体氛围,又可以将拍摄现场中杂乱和与主题无关的背景隐藏在黑暗中,使主体处在明亮处更显突出。

同时,这样的拍摄又给作品奠定了一种沉重、忧虑,又使人动力勃发情绪基调。一方面,小女孩代表山区的贫困儿童,窘迫的现实使进入课堂学习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或者一个极为奢侈的现实,这让我们不禁为他们感到担忧,担忧他们急需知识滋润的心会突然干涸,担忧他们想要改变命运的梦会中断。但另一方面,在这样艰辛的环境下小女孩还拥有那般清澈坚毅的眼神,这带给从未感觉生活艰辛,为了学业不剩厌烦的我们极大的心灵震撼,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下,我们自惭形愧。

这是获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特殊贡献奖的个人摄影集《我要上学》系列的代表作,作者为著名摄影师解海龙。这幅《大眼睛》充分诠释了解海龙的愿景:用自己的照片去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

1991年5月,7岁多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的苏明娟,由此,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摄入他的镜头。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从此,这个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8岁女孩的照片,就和希望工程连在了一起,打动了无数热心助学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