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苦难的眼睛(摄影)

 聽雨軒sjh 2014-01-11

苦难的眼睛

苦难的眼睛(摄影)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讲小说要通过对人物的眼睛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可以从中透露人的内心世界。如鲁迅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就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悲惨命运。其实,摄影艺术也是如此。下面举例说明。

苦难的眼睛

苦难的眼睛(摄影)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1908- 2004)法国人,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布列松认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的立意是高远的,但他选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因而,他的相机对准的都是我们现实中可见的、熟悉的人和物,是他让我们发现,在这习以为常中有美和感动。

    1948 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的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深重的悲惨和苦难。那男孩充满苦难的眼睛,震撼着每位读者的心灵!

渴望的眼睛

苦难的眼睛(摄影)    解海龙:生于1951年,1992年进入《中国青年报》,任摄影记者。1990年开始关注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状况,用了十年的时间,行程两万多公里,走了中国26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100多个学校的上万名孩子,拍摄了上万张照片。他要用照片替农村孩子争取受教育的权利,用相机记录希望工程。作为一个摄影家,解海龙身上所表现出的勇气、良知与毅力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解海龙不仅以他的影像为我们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文献,推动了全社会关注失学孩子这个严重的现实问题,而且还以一个摄影家的实践,为所有严肃的中国摄影家提示了一个方向,提示了作为一个摄影家的基本人道主义价值观。

    其中,《大眼睛》已成为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1991年,他来到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跟着一群孩子,解海龙来到了学校。解海龙的目光在寻找感人的瞬间。他看见了正在那儿低头写字的苏明娟,这时,正巧苏明娟一抬头,把解海龙的心牢牢地抓住了,他发现,这孩子的眼睛特别大,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感染力。解海龙迅速地换上了变焦镜头,稳稳地端住相机。当女孩握着铅笔再次抬头时,解海龙果断地摁下了快门。前后只拍了两张底片,一横一竖,那幅竖图成了经典。

    那大大的充满渴望的眼睛,让人们感受到了摄影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和感染力,这就是摄影艺术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