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290节;迅读网手机版

 乐水无涯 2017-10-13

  战国



  赵国卷(20)


  以和为贵

  光降低诸侯的贡赋标准,赵武觉得还不足以扭转晋国的国家形象。就像齐桓公,身为诸侯的盟主就要给诸侯们做点有意义的好事出来,才能让诸侯们感受到在晋国荫庇下的益处。

  赵武继任正卿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549年,齐国发生了动乱。一位名家乌余的卿大夫带着自己封邑廪丘从齐国分裂了出来,转而要投靠晋国。当时齐晋两国仍然交恶,士匄便同意了给予乌余保护。

  但是,这个乌余并不是什么好人,背叛了自己的祖国还不肯安分,他仗着有晋国做靠山居然做起了打家劫舍的强盗勾当。他在廪丘培植了一支小军队,四处袭扰周边诸侯的城镇。诸侯们对乌余恨得咬牙切齿,但又害怕得罪晋国,便一直不敢拿他怎么样。乌余的气焰愈发嚣张,开始攻城略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他居然先后从卫、鲁、宋三国里侵占了三处城邑。

  赵武对乌余的狗仗人势极其厌恶,决心一定好好教训这个给晋国抹黑的恶棍。他秘密照会了卫鲁宋三国,通知他们派人来接收失地,但要保持行动的隐秘。接着,赵武说服了晋彪,假命赐给乌余封地。他却派了一个叫胥梁带的人带着三国的武士冒充是晋国国君的特使,一路来到了廪丘。

  乌余不知道是计,兴高采烈地带着一帮党羽便出门迎接了。胥梁带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那些假扮的三国武士便将乌余连同他的党羽全部拿下了。随后,赵武剥夺了乌余的卿位,没收了他的土地,将这些土地全部物归原主。

  整场行动在不流血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可以说是大快人心。赵武又一次为晋国加了分,“诸侯是以睦于晋”。

  解决了东边这厢,赵武又把目光投向了西边的秦国。秦晋两国从好亲家到老冤家,上百年的时间里打了不下数十次战争。双方都已经被拖得筋疲力竭,尤其是秦国,由于国家贫穷,实在禁不起与超级大国晋国长时间的对抗。两国都希望能有一次真诚的和谈。

  赵武便顺水推舟,多次派人到秦国表达停战的意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谈判,终于在公元前547年,秦国公子嬴针出访晋国期间,两国签署了停战协定。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上百年的恩怨至此终于告了一个段落,两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双方的下一场战争,要等到晋国分裂后的战国时期魏国入侵秦国了。

  和睦了诸侯,赵武还不忘一直落寞的周天子。他派了老朋友韩起拿着不少财物去成周拜访了当时的天子周灵王。周灵王几乎不敢相信这个时候还有诸侯来朝见,他还担心韩起另有所图,便问到:

  “你来做什么啊?”

  韩起回答说:

  “在下只是按照礼制来向天子进献贡品的,没有别的事。”

  周灵王感动地说:

  “你们韩氏没有丢弃礼制,一定会在晋国繁荣昌盛的。”

  在赵武的主持之下,晋国向诸侯展示出了一个友善的国家形象。然而,晋国的外交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完全掌控的。他的上司,也就是晋彪,并不是一个完全不管事的国君,只要他对某件事感兴趣,他就会来插手,而且往往做出与赵武截然不同的决定。

  当时,卫国的国君与下面的卿大夫不和(卫国这方面历来有传统),引发了一场内战。而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仍然可以算是“鸡毛蒜皮”。

  说是卫献公衎(kàn)有一天邀请大夫孙林父和宁殖吃饭,两位大夫早早地就来了,但他们没想到自己从早上一直等到太阳落山,都没有等到国君的身影。两人肚子饿得咕咕叫,便去问卫衎身边的侍从,侍从回答说:

  “君上今天一天都在宫苑里打猎。”

  两人便道:

  “你可否带我们去见一见君上。”

  侍从便带着孙宁二人去了卫衎所在的宫苑,经过层层通报,侍从们终于把二位大夫在苑外等候的消息告知了卫衎。原来,这卫衎今天打猎太兴奋了,以至于把宴请孙宁二人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而得知二人在外等候之后,卫衎没有换上正装,穿着打猎的一身戎装就出来接见了他们。

  按照古代的礼节,无论君臣,相见的时候都要穿上正装以示庄重。你穿着其他的衣服去见面,就好比相亲的时候穿着乞丐装一样,是非常失礼和让人生气的行为。孙宁二人当时看见卫衎这么随随便便就来见他们,就像被人鄙视了一样气愤。联想到自己又被卫衎放鸽子,整整饿了一天。两人的气愤顿时演变成了仇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