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世纪25部最佳电影!贾樟柯导演的电影高居第四

 陆拾壹 2017-10-13

贾樟柯是学院派导演中的第六代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小武》、《站台》、《三峡好人》、《A Touch Of Sin》、《山河故人》等。

在第六代的早期作品多以青春片入手的时候,他将目光对准了“小武”,一个被抛弃的小人物,并且在20多年创作中始终用克制冷静的镜头语言叙述着中国高速发展中的边缘人物,成为观看中国的另一种方式。

曾有国家媒体东方早报这样评价他:

贾樟柯,一个来自中国基层的民间导演,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他特立独行,用镜头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直言批评当代中国电影缺乏对真实生命的关注:第四代执著于伦理道德,第五代迷恋于历史寓言,第六代在都市摇滚里陶醉、在中国电影集体向好莱坞投降、沉沦于虚无缥缈的非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贾樟柯对中国现实的强烈人文关注显得尤为可贵。

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小时候数学不好的他被送去学美术。一次在学校旁边一所“公路局电影院”中看到了《黄土地》。当时觉得特别牛B,自此立下当导演的愿望。

贾导可能学习真不太好,考了3年才在1993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陈凯歌《黄土地

在大学时的贾樟柯组织“青年电影实验小组”,发动一切可发动的力量,用DV拍下第一部剧情片,1995年的《小山回家》。这个片子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让他有了些名气,给他下一部片子打下基础。

之后凭借1997年的长片处女作《小武》,一战成名。

1997《小武》

《小武》是贾樟柯的毕业作品,可能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影片在开头醒目的两行字告诉你:这个电影的牛B之处。

《小武》讲的是山西某县城一个扒手的故事,一个曾经英雄式的人物苟且于金钱之下,在面子与女子之间被无情抛弃,所有人物围绕着金钱打转,关系变得脆弱的不堪一击。

最后镜头中,他被拷在一个电线杆上羞的无地自容,旁边的人面无表情看着这个边缘人。

电影以原生的形式还原了一个小县城的各色人群,无论是KTV老板娘、乡村土大款还是县城警察,都像极了身边的人。通过小武的经历将这些人物串起成改革发展的一个边角,时代的步伐踏过整部电影。

该片获得包括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在内的8个大奖,进入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

同时《小武》因未通审核违规在国外参赛(官方解释),导演被jin,不得拍摄电影。

由此也开启了贾樟柯的dixia电影之路。

幸亏他第一任妻子帮他在国际上站稳脚跟。朱炯,北京电影学院的副教授,并且是国际上知名的摄影师、策展人。

贾樟柯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她教我如何跟国外的机构交流,如何拿到资金,我很感谢她。”

这之后贾樟柯的电影作品开始在国外发行,用国外的资金拍摄作品。

2000《站台》描述改革开放之初一群文工团青年的生活,这部电影同样将焦点聚焦到青年人身上,描写他们的爱情梦想和冲动,让普通人成为历史的一个重要角色。

2000年《站台》

2002《任逍遥》则是一个即兴的作品,影片一改往日的朴实平淡,风格怪异流离,故事中的主人公从文工团变成了孤独的小镇青年。而促使他产生创作冲动的纪录片《公共空间》拍摄过程中,大同这个城市带给他的超现实主义气息。

整个城市弥漫着的疏离气息与莫名兴奋着的人群形成极大的反差,这让他觉得这个城市极其性感。他被那些游动于灰色空间中的冷漠少年所牵动,他发觉他们承受着某种压力,并在形成一种暴力的性格。他马上决定拍摄一部故事片,讲一个下岗的厨师、一个无业闲散人员和一个矿区野模特的故事。

-—豆瓣网友 丁小云 评

2002年《任逍遥》

《小武》、《站台》、《任逍遥》被称为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三部影片都放在他所成长熟悉的家乡山西。

离开山西之后,贾樟柯把拍摄地放在北京,而且要不出北京,看遍《世界》。

2005年《世界》

2006年贾樟柯迎来了最负盛名的作品《三峡好人》,这部不应该存在的电影是在以三峡工程为背景的纪录片《东》中,套拍,在威尼斯电影节拿下金狮奖,这也是他在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中首次获得重要奖项。

2006年《三峡好人》

《三峡好人》以一个三峡民众的姿态,将国家jiqi与个人命运牢牢捆绑,世纪工程的背后,是千千万岸边人生活形态的巨大转变,它是超现实的,却是现实的。它告诉你无论你是学生、白领、社会精英,你都是三峡好人

然而,这部电影同样被jin。

jin片导演似乎是贾樟柯的一个标签,就像他的另一个身份纪录片导演一样,通过电影记录某一刻对社会的思考。

2008年的《二十四城记》,则是介于纪录片与剧情片之间,影片通过对不同人物的采访,讲述工厂与城市的变化,取材于真实事件,又加上演员的演绎,让影像在真实与虚幻之间跳动。

2008年《二十四城记

这样的手法同样用到了另一部作品,2013《A Touch Of Sin》。

通过几件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的社会事件,从山西一路向南串起整个故事。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方言、动物隐喻,并且难得的xuexing场面震撼人心。

2013年《A Touch Of Sin》

每个故事又通过人物之间的关联串到一起,导演用这种手法表明这不是个体事件、偶然事件,所有的极端个案都与社会方方面面有脱不开的关系。

影片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剧本奖,在国内因ziyuan提前泄露,没有公映。

贾樟柯发微博向投资方道歉:

昨天下午还去电影局沟通《A Touch Of Sin》公映的事情,晚上网上已经流出了。大陆市场尽失,在此对投资伙伴表示最深的歉意。我自己的公司将承担起经济责任,我们决定停止艺术电影院的建设与投入,将资金用以弥补合作者的损失。近十个月都在为《A Touch Of Sin》国内发行奔走,这是值得努力的事情,努力不会停止。

里面提到两点,一个是停止对艺术影院的建设,一个是承担投资方损失。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国内艺术电影的现状,一个在国际上频频获奖的导演,在国内的电影市场却不受喜欢。

正应了那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015年的《山河故人》,似乎在商业片中摸到一些门路,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甚至有人说,“贾樟柯你变了!”

2015年《山河故人》

《山河故人》同样讲到了时代变迁,同样的时代流行曲,同样的山西,同样朴实的镜头,同样的女主赵涛,贾樟柯怎么就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