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约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那你们先来打倒东亚病夫!

 青木森森 2017-10-13


“动!动!动!全部都要动起来!”时间回溯至20世纪50年代,那时清华大学的运动场上,总有一个嘹亮的声音在讲述着体育魅力;直至如今,为锻炼学生体力,清华大学校园内仍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洗澡法”:先冲一遍冷水,再冲一遍热水、再来一遍冷水...


上述种种都与一个传奇人物相关:他便是清华大学无人不识、近代国内的体坛传奇、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马约翰。  

   

在中国的体育史,马约翰实在太有名了。 


-马约翰-





清华校园内,有12座雕像

除众所周知的闻一多、朱自清、王国维

一众国学大师、科学巨擎、文学巨匠中

其中一尊,便是体坛师表马约翰



因此,马约翰最是“独特”

他是清华唯一因体育被奉“名家”之人

他凭何获此殊荣?

这还要从他一生的传奇经历说起...



-1-

小时侯被骂东亚病夫,他眼里直“冒火”


20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国民体质普遍羸弱。更令人感到屈辱的是,在1896年的万国运动会上,眼看各国国旗伴着国歌缓缓升起,当清朝的黄龙旗升起之时,全场却一片寂静:偌大一个中国,居然连国歌都没有! 


-1896年万国运动会体育盛况-



生在国度如此羸弱的一个年代,马约翰的民族荣誉感便特别强烈,每每听到有人骂中国人“东亚病夫”时,马约翰眼里直冒火,并直接扬言:要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首先你要来打倒东亚病夫! 


又因家庭原因,幼小的马约翰很快便比其他孩子表现出更具“体育天赋”:他酷爱体育运动,并是学校足球、田径、棒球的主力队员。


犹忆1905年在上海举办的万国运动会的田径赛场上,比赛一开始,四位日本选手一字排开,故意排挤他人。正当场上数百个日本观众开始呐喊鼓掌之时,马约翰突然猛地从最前那位日本选手右侧越过,最终成为赛场第一!



“我们有一种气魄,不许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马约翰

4DAGE技术支持:

马约翰纪念馆虚拟漫游



最让他感触的是,在这场比赛的冲刺阶段,场内观众不再是呐喊他的名字,而是高呼“中国,中国”!这让他强烈的感受到,强健的体魄对于捍卫祖国荣誉,远比他想象中要重要。


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甚至有外籍教师嘲笑中国学生,并戏称他们为“东亚病夫”。这种屈辱感深深扎根在马约翰心中,也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下定决心:为祖国荣誉而战,强健自身体魄!





-2-

马氏的“强迫运动法”:

梁思成、钱伟长、梁实秋等“无一幸免”


清华流传着一句话:上个世纪所有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学生,都受过马约翰先生的教诲。 


1914年,马约翰被邀约进入清华任教。据说,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周培源,水力发电学家施嘉炀,数学家赵访熊,文学家梁实秋,近代文学先驱吴宓等,都是他在清华教过的学生。 


担心学生体质太弱,马约翰对不愿意运动学生实行“强行运动法”:每到下午四五点,要求学生统一到操场运动。据闻,他亲自拿着小本本到每个角落巡查,并说服学生运动;怕中国学生出国被欺辱,马约翰更是制订规则:体育不及格者,一律取消留洋资格。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进入纪念馆,一个棕色牌匾在荣誉墙格外醒目

这是马约翰的名言,也是对祖国后人的警醒

4DAGE技术支持:

马约翰纪念馆虚拟漫游



在马约翰眼里,只有拥有强健体魄的人,才算一个健全的人才。因此,大批学者科学家“无一幸免”。    


当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刚入学时体重不到50公斤,在马约翰的督促下,钱伟长在大学期间没停止过运动,毕业时成为清华著名长跑运动员;


著名作家梁实秋,铅球、铁饼、标枪、跳高、跳远等田径项目都刚好能及格,却惟独游泳是一窍不通,在校期间竟从未下过水。毕业前的游泳一直不过关,马约翰笑称:“你不努力训练,没人能够帮你毕业。”


就连老年的梁思成亦忆马约翰:“别看我如今又老又瘸,当年可是马老师的好学生,因此,我非常感谢马约翰。” 


在日后清华校长蒋南翔的演讲中,更是力提马约翰的精神:“纵使马老如今已经76,却依旧红光满面。”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不仅成为清华大学的口号,更应成为全民的意志。



“他一生兢兢业业,为国家体育事业作贡献”

由照片可看出,高龄的马老依旧精神矍铄

上世纪清华校园的操场内,人们常常能看到

一位鹤发老叟在耐心训练年轻的面孔





-3-

“相比起体育成绩,更重要的是体育精神”


相比起国人羸弱的体质,马约翰更为担心的,是国人在体育场上的道德精神。要知道在旧中国,体育场上的秩序和运动员的道德风尚都不大好,国内部分队员狂妄自大的风气亦有所增长。


于是,马约翰决定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他要求运动员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教育队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更不能弄虚作假、或打人骂人。


据闻,当年球队的当家球员染上伤人的坏风气,他当场把球员拿下并严肃批评:“不改掉这些坏毛病,就开除你!” 不仅如此,马约翰还亲自组织北京几所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等成立体育会,宣传树立良好体育道德精神。 


从如今看来,马约翰给后辈灌输的体育道德观念,与当今现代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

珍贵史料:马约翰为学生讲课



直到现时,后辈仍谨记马约翰的教导:“在运动场上,我们只需把最精尖的技术展现。球可输,但体育道德万万不可输”;“体魄与人格并重、运动才是健康的源泉”...据闻,马约翰高度的体育精神,得到国内外许多名将的信服与敬佩。



纪念馆中,记载马老为中国体育事业耗尽一生

几十年前,马约翰许下他的中国奥运梦:

“希望有天,中国运动员能在奥运拿金牌

还能有一天奥运会能在中国举办”


4DAGE技术支持:

马约翰纪念馆虚拟漫游




-4-

他是马约翰,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鹤发童颜,步履矫健”,精神奕奕的马约翰先生,本身就是提倡体育运动的一个活榜样。作为中国近代体育先驱,他为上世纪中国体育发展兢兢业业大半生,并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体育人才。


作为中国第一位体育教授,马老如今许多体育论述,言犹在耳。就像后人评论:在旧中国,“体育救国”的善良愿望终究不会变为现实,但毕生一颗赤诚之心,投身祖国伟大事业,单凭这一点,马老精神便让后世敬佩。




最后,特别鸣谢马约翰纪念馆

马约翰纪念馆数字漫游即将上线

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