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归来,览书中的远方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7-10-14

 

 


 

长假结束,人们自远方归来,回到生活的日常。

  好在,还有书中的远方正静默着等候人们的目光。

  书籍,记录着人们对远方的描摹与感悟,同时本身又是“远方”的一种——让人们通过阅读脱离现实的柴米油盐,海阔天空。

  在关于旅途的书籍中,那些具有情怀感悟和文化思考的作品,不仅带领着读者迈向不同的远方,更会让读者恍然——“原来,脚印也会有光芒”。本版选取了几部这样的作品,为读者构筑一个书中的异彩纷呈的远方。

 

  行走的方向

 

  远方有多远?

  有时,那就是人与自己内心的距离。

  无论《旅行是为了抵达内心和远方》,还是《旅行的艺术》,它们所承载的其实并非旅程的片段,而是旅途中所绽放的精神或思想的光亮。这照亮了行走的步履、旅行的意义。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信奉,旅行的意义在于寻找让自己与灵魂产生对话的环境。这其中包含了人们对已知环境的热诚,对未知的向往,以及和周遭厮磨中找到的人生乐趣。

 

  脚印也会有光芒

 

  《旅行是为了抵达内心和远方》

  毕淑敏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旅行是为了抵达内心和远方》是作家毕淑敏环球旅行后的一份感悟。书中十多个国家几万里的行程,让读者看到“原来,脚印也会有光芒”。

  脚印的光芒,是来自于行走者“带上灵魂去旅行”。

  在作者看来,“人的知识永远是不完备的,他无法知道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时代是否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全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所不同的只是栖息的这口井的直径大小而已。每个人也都是可怜的夏虫,不可语冰。于是,我们天生需要旅行。”

  随着我们的脚步在路上的不断延伸,我们所栖息的这口井的直径会不断扩大,而旅行也会给所有平凡的风景加上痴迷的滤镜……而最终,有光芒的脚印会把行走者带往自己的内心与远方。

  因而,内心与远方,是道路延伸的方向,也是旅行进行的两翼。

 

  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安静

 

  《旅行的艺术》

  []阿兰·德波顿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旅行是一种精神的体验,而不是身躯的奔波。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为旅行注入了他关于文化、艺术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于是,旅行成了一种鲜活的艺术。例如,他写道:“飞机的起飞为我们的心灵带来愉悦,因为飞机迅疾的上升是实现人生转机的最佳象征……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安静。在我们的下面,是我们恐惧和悲伤之所,那里有我们的敌人和同仁,而现在,他们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无足轻重。”

  飞机的起飞,让作者感悟到“云朵带来的是一种安静”,正是这种随处发现意义的敏锐,让他笔下的旅行,迥异于人们日常的经验与期待。他的步履所至,也许与众多游客并无二致,但他的“向导”着实与众不同。华兹华斯成为英格兰湖区之旅的向导,福楼拜充当阿姆斯特丹的引路人,凡·高作品引领普罗旺斯之旅……读者读到了旅行别样的意义。

  在记录旅行过程的同时,作者也写下对曾生活在此的作家、艺术家等的回顾,以及自己的心灵历程,使得“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如果说旅行有一种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意义,那么,它的意义或者说它的艺术就在于通过旅行,人们能找回被自己忽略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比起日常生活更有一种永恒的意义。

 

  异乡的文字

 

  在远离家乡的大地上,文字是旅行者的一个伴侣、一种慰藉,并最终成为旅程里格外温暖而迷人的一部分。

  当阅读和书写,在颠簸的路上、远方的窗前一再进行时,有时是让人“终于知道,是否拥有内心生活”;有时是让人跨越时光看到当时的“河山样貌和风土人情”。无论是阅读还是书写,那些飘荡在异乡的文字,都会让旅途超越本身的内涵,有了更丰富深远的意味。

 

  知道自己是否拥有内心生活

 

  《在西伯利亚森林中》

  []西尔万·泰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法国作家西尔万·泰松来到贝加尔湖畔,栖息于一座与世隔绝的小木屋。最近的村庄在120公里以外,没有邻居,偶尔有奇怪的访客。冬季,气温降至零下30摄氏度;夏季,熊在湖岸陡坡出没。

  “天地,静寂,孤独——已在那里”。他孤身一人,带去的是书籍、雪茄、伏特加。在西伯利亚的森林里,他与自然相处,与文字为伴:面朝湖泊和森林,注视着时光流逝;在山间行走;大量阅读,看了60多本书……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经历了满足、狂躁、绝望后,归于平和。

  在远离家乡的西伯利亚森林里,他行走,他阅读。这既是一段旅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窗前的酒精灯摇晃着黯淡的光束,一排空酒瓶齐齐地码开,他提笔在日记里写道:“生平第一次,我将一口气读完一本小说。我将终于知道,是否拥有内心生活。”

 

  跳出来看,是一种回忆

 

  《旅行人信札》

  陈嘉映 著

  华夏出版社

 

  《旅行人信札》是哲学家陈嘉映1981年春夏独游全国时寄给北京亲友书信的合集。书信所记录的这段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旅程,让今天的读者得以一览那时的河山样貌和风土人情。

  那一年,青年陈嘉映自北京出发,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路上。尽管舟车劳顿,他还坚持在旅行间歇读书、思考、笔耕不辍。“一路上,人们常问我,一人出门,不寂寞吗?从买卖兴隆、拥挤喧嚣、体臭熏人的感情仿制品商店脱身,落入寂寞与孤独,自当庆幸;即使身处真情实意之中,人也该有一个机会出离他处熟的环境,中止不断重复的话语,在寂寞中同自己交流,从沉默的方面把生活再体会一遍。”

  人在旅途,遇见风景,也遇见人间百态。一个个陌生人、一次次遭遇,被作者的文字所记录,构成了旅途中的种种滋味。

  有时,生活进进出出、走走停停才能有所体悟。正如作者行至庐山时所做的那一番思考:“只有离开一段距离才可得观其全貌,得观其外部的轮廓。但这个全貌就是庐山的真面目吗?我们必须曾在此山之中,勘踏过其中的草径,漱饮过其中的溪流,抚摸过其中的石和树,我们必须曾活在那里,才能真正看到,才能从外形看到实质。看,跳出来看,是一种回忆。惟曾在者能看。”

 

  旅途的味道

 

  有些旅途有自己专属的味道,比如,咖啡香、书香。

  安身于不同地方的咖啡店或者书店,用小小的屋檐连缀出那些独有情怀的游者的路程,用不同的芬芳弥漫出旅程中的文化味道。

  这些主题鲜明的行程,心无旁骛,重墨浓彩,盛满着我们人生的况味。

 

  散发着清冽苦味的教室

 

  《咖啡苦不苦》

  陈丹燕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有一种旅行的味道,叫做“咖啡苦不苦”。

  《咖啡苦不苦》是作家陈丹燕欧洲文化旅行随笔中的一册,是她从经年的旅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文字。

  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在世界各地停留过的各色咖啡馆:从慕尼黑的城市博物馆咖啡室,到伊斯坦布尔的君子们咖啡馆,再到马德里的希洪咖啡馆……作者品味的不仅是咖啡,还啜饮着异域的文化和风情。

  咖啡,苦不苦?在书中已凝聚为不同旅程里的一种文化味道。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讲述一座座咖啡店的渊源,捕捉一排排座椅的情调,勾勒一个个顾客的神貌,她的咖啡店旅途弥漫着咖啡般浓稠的文化醇香。恰如评论者所说的,“陈丹燕旅行书系营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就像在光线恰到好处的咖啡馆,那儿有柔软的沙发、浓香的咖啡、迷人的音乐,让你有种温柔的愉悦,会激起你自己去行走的渴望,或许还会改变你旅行的意义。”

  其实,旅行中用来遮风避雨的咖啡馆,也是我们人生中散发着清冽苦味的教室。

 

  书店比海边小屋更宽阔

 

  《日本古书店的手绘旅行》

  []池谷伊佐夫 著

  重庆出版社

 

  日本插画家池谷伊佐夫的书店之旅,构成了这本《日本古书店的手绘旅行》。书中有作者手绘的书店与各种珍奇古本,也有其边读书边到各地书店旅行的故事。

  当旅程是由一家家各具特色的书店连缀而成时,读者从中可以感受的是双重景致——目光所及的和心灵触动的。

  跟随着作者书店之旅的展开,读者可以探访特色书店,领略日本京都、大阪、北海道等地的古书店文化,感受异域古书街的氛围和情调。

  在介绍书店的同时,作者也穿插了自己的观点,为单纯的游记增加了思想上的碰撞。例如,他对“好旧书店”的要求是,“必须要书量丰富、价格便宜、有专业领域、店内气氛良好”,对此读者都会有共鸣。

  一次次出发,一次次寻觅,作者的旅途时时闪现着与好书相拥的感动,更具有了别样的深邃和宽阔。因为,“书的世界比海更为深邃,书店也比海边小屋更宽阔”。

  (本报记者 黄玮 综合)

20171014   07 :读书周刊/读书·连载·广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