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三桂到底是好人是坏人?看看他投降之前做的1件事,你就会明白

 chhzbb 2017-10-14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重要历史人物。他虽是明朝的一个小小武将,却曾3次在关键时刻深刻影响了历史走向。第一次是他坚守山海关,在清朝和李自成之间,选择了前者,使得李自成一败涂地,清朝顺利入关。第二次是在康熙年间悍然起兵造反,把清朝逼入绝境。第三次是在造反期间,兵锋势如破竹之际,突然止步长江,被危如累卵的清王朝逆转转战局,结果功败垂成。

吴三桂降清,原因复杂,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为了陈圆圆“冲冠一怒”,有的说他因为家中财产被李自成抄掠,其实这些都是捕风捉影之谈。李自成虽然是草莽英雄,但也不会傻到这种地步,在招降吴三桂的关键时刻去抄他的老家、抢他的爱妾。当然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他卖主求荣的借口,吴三桂叛明降清,已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过吴三桂也并非生来就是十恶不赦的奸恶之徒。在明朝辽东的武将中,他素以骁勇善战闻名,连老对手皇太极都对他赞佩有加,多次说:“吴三桂果是汉子,得此人归降,天下可得。”曾先后数次写信招降,还让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两次劝降。当时明朝已是残灯末庙,岌岌可危,但吴三桂却始终不为所动。甚至在投降前4个月,他还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几乎把清朝皇帝气死。

当时是1643年九月,经历了松锦会战之后,明朝关外疆土几乎全部沦于满清之手,只剩下一座宁远孤城,和附近的几个城堡。宁远守将正是吴三桂,他已成为山海关之外,明朝驻留的唯一一支队伍。形势已经极度凶险。满清对于明朝仅存的最后一个据点,必欲除之而后快,实现他们几十年来的独霸辽东的梦想。谁知却在吴三桂手下结结实实地吃了个大亏。

《明清史料》中记载了明朝的一份兵部塘报,详细记载了事情经过。九月初,满清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武英郡王阿济格,统领八旗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宁远。清军此番志在必得,不仅精锐尽出,还携带红衣大炮等重型火器。从九月二十五到十月初一,清军横扫宁远的外围据点,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三座城堡全部被攻破,只剩下宁远城中的吴三桂。

几天后的十月初八,清军乘胜出击,6万八旗兵直扑宁远,妄图一鼓而下。吴三桂毫不畏惧,他没有选择凭坚固守,而是下令打开西门,带兵出城迎战。清兵一看正中下怀,野战突击乃是他们的强项。谁知吴三桂早有安排,“密调大炮列之阵内”。等到八旗兵发起冲锋时,“伺其渐近”,明军队伍中隐藏的大炮突然开火,由于距离近,铁弹“直透中坚,奴贼纷纷落马不可数计”,清兵伤亡惨重。

清兵退回休整,也拉出大炮,立即发炮还击。吴三桂一声令下,宁远城头的十几门大炮居高临下,对准清兵阵地一阵狂轰。明军城上城下数十门大炮同时开火,清军被猛烈的火力轰击的溃不成军,再也无心恋战,匆忙撤军。到了夜间,宁远城头还能听到,收拾战场尸首的清军“彻夜嚎哭”。天明再看,清军已全部撤离。宁远城又一次经受住了战火考验,成为明清战争中唯一一座从未被攻破的城池。

世事难料,此时在宁远城下雄姿英发大战清军的吴三桂,仅仅4个月之后,就在山海关叛变降清,使百年雄关对清军敞开了大门,英雄与罪人,只在一念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