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与中国传统文化

 ccj610 2017-10-14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说到礼,那么,礼究竟是什么?礼与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是涉及到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的重要问题。近年在某些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的作品中,礼每每被翻译为“礼貌”“礼仪”或者“宫廷制度”,礼被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组成部分之一。为了讨论这一认识的是非,我想首先向大家介绍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与一位美国学者的谈话。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1983年7月,钱穆在台湾接待了美国学者邓尔麟,在长达三小时的谈话中,钱先生从如何认识中西文化的根本区别的高度,提出了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的结论。钱先生指出,西方人把风俗作为区分文化的依据,文化往往是指某种风俗影响所及地区的各种生活习惯的总和。“在西方人看来,文化与区域相连,各地的风俗和语言就标志着各种文化”。中国不然,“对中国人来说,文化是宇宙性的,所谓乡俗、风情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中国自古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如果用风俗来划分文化,那么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就无从谈起。钱先生说,他的出生地荡口镇与他曾经执教的江南大学的所在地荣乡,同在无锡,相距并不遥远,风俗却已不同,国家南与北、东与西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无论在哪儿,‘礼’是一样的。‘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统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比如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征兵、签订和约和继承权位等。要理解中国文化非如此不可,因为中国文化不同于风俗习惯。”钱先生认为,“与欧洲的文人不同的是,中国士人不管来自何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这个超越风俗、方言、地域的共同文化就是“礼”。他认为“只有‘礼’被遵守时,包括双方家庭所有亲戚的‘家族’才能存在。换言之,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民族’。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

  钱先生把“礼”看作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的词,他说“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以上钱先生语均引自: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钱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精深的研究,上述意见显示了他非凡的洞察力和把握中国文化脉络的功力,读之有振聋发聩之感。

  邓尔麟说钱穆先生为他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文化课”,但他公布的有关记录却不足千字,不免令人遗憾。本文拟在钱先生结论的基础上,将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进一步的铺陈,希望能有助于读者对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理解。古代典籍中的论礼之处,可谓触目皆是。对礼的概念与功用的论述,往往因具体的语境不同而有不同的层次。

  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 人是从动物界脱胎而来的,人与动物有共性,也有区别。有人将语言作为区别人与动物的主要标志,儒家不赞成这种看法,《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作者认为,语言是动物可以模仿的,即使是能学人话的动物,也不能与人类比肩。例如,动物的异性之间只有苟合,可以“父子聚麀”,“麀”是雌鹿,即父子合用同一个性配偶。最近有资料说,日本某动物园的猩猩,已经能够模仿人用硬币从自动售货机中选购自己喜欢的饮料,令人吃惊。但是,即便如此,它们依然属于禽兽。人类懂得同姓通婚会导致种族衰败的道理,所以有婚姻嫁娶之礼,以限制性行为的泛滥,提高人口质量,使人类不断进化。婚礼如此,其他也无不如此。人有文化,动物没有。礼是文明,是中国古代先贤创立的文化知识体系,比文化更高一个层面,动物永远也不可能具有。所以《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人猿相揖别,始于工具的制造。但是人与动物的差别日益扩大,则是文化的作用。人类能够自觉地与禽兽拉开距离,剔除自己身上的动物性。在中国的古人看来,能够拉开这种距离的就是礼。所以,唐人孔颖达说:“人能有礼,然后可异于禽兽也。”例如,人类的进食习惯最初与动物无别。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的饮食习惯依然残留着动物性。因此,儒家要求人们克服这类与文明格格不入的习惯。《礼记·曲礼》记载的饮食礼仪规定,在进食时“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意思是喝汤时不要满嘴横流,吃菜时舌头不要在口中作声,吃肉时不要把骨头啃出响声;此外,吃黍时用错餐具(应该用匕,但用了筷子),吃羹时连菜带汤地吞食,如此等等,都是动物吃食时的不雅习气,君子进食时不应该如此,应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知自别于禽兽”,正是食礼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这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区别,指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儒家把礼作为判断文化高下的标志。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后人对于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有很多讨论。韩愈在他的名著《原道》中说:“孔子之作

  《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在韩愈看来,一部《春秋》,讲的是严夷夏之别,而夷夏之别无非是一个“礼”字。当时王纲解纽,周边一些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乘机进攻中原。在这个天下大乱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不能保持既有的先进文化,反而被蛮风陋俗所化。对于这样的诸侯国,只配把它当夷狄看待,因为它已经是无礼之邦。相反,有些夷狄之邦向慕华夏文明,处处取齐于中原之礼,久而归化。对于这样的夷狄之邦,则不妨将它当作中原的诸侯国对待,因为彼此已经没有文化差别。韩愈认为,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者谁统治谁的斗争。礼是中原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华夏先进文明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对《左传》中触目皆是的“非礼也”还是“礼也”的史评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