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病到这步,医生也发晕!老患者常有此证,大中医妙招解难

 龙叔文馆 2017-10-14

本文理论依据:《内经》、国医名家祝谌予先生用药心法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胃疼。

展开论述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张医案。此案的代表性很强,体现了不少患者的切实情况——

话说有一个男性患者,29岁,胃痛八年,曾经被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但是在服用了止痛、抑酸,和肝胃的的中药后,无济于事。 没有办法,他找到了当时的国医名家祝谌予先生。

话说祝师,乃是民国京城四大名医施今默先生之高徒,深得真传,后来历任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兼金匮教研室主任、中医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等职务,为杏林名家,在我国当代中医药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祝师查体,发现患者常常在饥饿或者饭后4小时左右的时候疼痛,伴发胃胀,得食则减,同时喜温喜按,并且有吞酸、大便干燥、小便发黄、失眠等症状。观察舌象,属于舌苔厚腻、发黄,舌质发红。于是挥笔写下一方。患者服用6剂之后,病情大减。后来效不更方,稍加化裁,持续治疗,终告痊愈。

这名患者用的是什么方剂?“精诚名医汇”为您记录如下——

钟乳石30克,肉桂5克,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甘草6克,木香10克。水煎服。这里面,钟乳石30克,肉桂5克,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甘草6克,这五味药是核心。它们它构成了祝师调治胃病的一张经验方,这就是钟乳石方。

这张出自名家手笔的方剂,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说起来,它就是寒热并治,对于寒热、虚实夹杂的难治型的胃病患者,效果十分明显 。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很简单。胃痛,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来论治。其中一个是肝气犯胃,另一个就是寒热错综、虚实夹杂。临床上,凡是老胃病,往往要呈现后一种状态。这就是胃病日久,化瘀热而伤络的表现了。同时,我们的脾胃,前者属阴,后者属阳,其性截然相反,这就注定了,中焦病变往往顾此失彼,寒热交错,使得状况十分复杂。

值得一说的是,什么样的胃病患者,属于虚实夹杂、 寒热错综交织之症呢?这就是既有胃部冷痛,得温则减,喜温喜按之寒象,同时也有舌质红,舌苔黄厚,大便干、小便黄、容易反酸等热象。临床上,老胃病患者具备这些特点的,不占少数。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少医生是难以下手的。但祝师此方,却可以有效化解,这不得不令人钦佩。

话说方中的钟乳石,性味甘,温,入肺、肾、胃经,功在温肺,助阳,平喘,制酸。它可以温肾暖脾,安养五脏。话说那肉桂,辛甘大热,入脾经和肾经,可以很好地温肾阳暖脾土 ,守而不走,通畅血脉、除积冷。这两味药的应用,重在补养驱寒。从现代医学角度考虑,钟乳石可以缓解胃痛反酸的症状,而肉桂所含的桂皮油,则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功能,缓解胃肠痉挛,具有止痛之效。

至于方中的黄柏和蒲公英,效果恰好相反。其中黄柏,性味苦,寒,入肾、膀胱经,功在清热燥湿,泻火除蒸。一般认为,它可以滋肾阴,降肾火,固肾气。还有那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抑菌,历来也被视作健胃的良药。这两味药,性偏寒,功在剔除中焦久病所致淤热。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那蒲公英对于加速溃疡面的愈合,是非常好用的。

由此可见,此方寒热并举,对于虚实夹杂、寒热交错的胃病,可谓直中病机。同时,这里面的钟乳石、肉桂、黄柏,也都是入肾的药物。入肾药为什么能能治胃?君不见《内经》里就说:“肾者胃之关也”。肾气充盈,可以令脾胃之气得以充养。益肾和养胃之间,本来就是有紧密联系的。

方剂是不错的。但是我们在具体应用前,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如果应用得当,效果可以期待。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